截至2022年4月30日,全部89家北交所上市公司均披露了2021年年报。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668.9亿元,净利润7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1%、23.8%,净利润中位数4629万元。88家上市公司2021年实现盈利,盈利面达99%。整体上看,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上市公司经营保持稳健,创新驱动作用增强,负债结构向好,规范性水平持续提升,体现出较强的韧性和活力。
一、生产经营提质增效,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新冠肺炎疫情、大宗商品涨价等给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承受较大压力,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和公司管理效率提升给企业经营恢复提供了坚实保障。89家上市公司公开发行融资188.9亿元,平均每家2.1亿元,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平均存货周转率同比提高27.9%。54家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正增长,17家公司净利润增幅超过30%,净利润5000万以上的公司占比近半数。全球锂电池负极材料龙头贝特瑞实现净利润14.4亿元,同比增长191.4%,碳纤维原丝国内龙头吉林碳谷实现净利润3.1亿元,同比增长126.1%。
二、创新驱动作用显著增强,标杆企业初步形成聚集效应
与传统大型企业不同,中小企业轻资产属性明显,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更多依靠技术、人才等要素投入。2021年,上市公司研发支出合计30.4亿元,研发强度达4.7%,是规上企业平均水平的3.3倍。高端无线通信测试仪器服务商创远仪器聚焦于5G/6G和毫米波研发,已连续3年研发强度超20%,报告期内研发强度达39.2%。为充分有效激励人才,22家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合计对1880名员工进行激励,授予或行权价格平均为市场参考价的67%,有效调动了员工积极性,激发上市公司创新活力。
标杆性企业初步形成聚集效应,主阵地作用持续有效发挥。19家公司属于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9家公司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定,2家公司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电池生产企业长虹能源“碱电+锂电”双核心布局,建成目前西部最大的“高倍率圆柱锂电池”生产基地。军民伺服器供应商星辰科技产品多次服务于“天宫”“神舟”系列飞船测控等国家航天工程。
三、负债结构明显优化,境内外业务同步拓张
去年以来,消费和投资恢复迟缓,扩内需和稳出口同时面临挑战,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面临一定困难,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出台援企纾困政策,中小企业获得感明显增强。2021年,北交所上市公司共获得政府补助7.1亿元,同比增长35.7%;受益于灵活精准的货币政策,上市公司长期有息负债占有息负债比重达21.8%,同比上升5.8个百分点,企业负债结构明显改善。中小企业融入双循环的动力不断增强,2021年上市公司实现境内收入541.8亿元,同比上升29.5%;境外收入127.1亿元,同比上升38.5%。即时开胃凉菜供应商盖世食品实现境内收入1.6亿元,同比增长39.1%;境外收入1.8亿元,同比增长76.6%。
四、规范水平不断提升,投资者关系管理迈向新台阶
公司治理是决定上市公司运行效能的关键要素,2021年公司治理专项行动显示,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日趋完善,三会运作基本规范,股权结构明显优化,有效的内外部制约机制逐步建立。第一大股东平均持股比例35.3%,较上市前下降9个百分点,上市公司均按要求聘任了独立董事,超4成公司设立了审计委员会,近8成的上市公司设立了内审部门,监督和指导公司财务和审计工作。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持续加强,北交所设立以来,55家公司接待各类投资者调研113次,年报披露期间已有35家公司召开业绩说明会,董事长或总经理通过视频、文字互动等方式增进与投资者互动交流,森萱医药、贝特瑞等收到投资者提问超百条,上市公司整体回复率接近100%,市场反应整体积极正面。
五、投资者回报持续稳定,积极践行社会责任
上市公司在持续回报投资者,服务国家战略等方面的潜能持续有效发挥。现金分红方面,超8成公司发布现金分红方案,拟分红金额达19.5亿元,同比增长11.2%,34家公司现金分红率超过40%。稳就业方面,上市公司报告期末员工人数总计7.3万人,同比增长6.5%,全年新增就业岗位4400余个,为疫情期间稳就业、促民生提供有力保障。环保、扶贫方面,37家公司积极采取节能降耗措施,推动实现“双碳”目标,佳先股份主要生产线环保投入累计达4700万元;26家公司通过慈善捐赠、提供就业、定点帮扶等方式, 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球冠电缆持续8年发起“球冠帮扶公益行动”,与社会福利基金会共同携手走进新疆、四川、青海等16个省市自治区,帮助20所学校近千名儿童完成学业,帮助15家医院改善医疗条件,直接、间接惠及约8万人。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