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经走向创新驱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产业结构与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盛朝迅在11月25日创头条主办的“新思维、新动力、新举措——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推进创新创业深入发展”专家座谈会上,做出如上论断。
该座谈会由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双创研究组、国家信息中心中国创新创业发展研究中心指导,重点探讨未来创新创业如何升级发展。盛朝迅说,中国正在由以商业模式创新和消费领域创业为主的“双创1.0”向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生产领域创新创业为重点的“双创2.0”演进。对此,盛朝迅提出了5点建议:
1、营造更有利于技术创业的制度环境。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和假冒伪劣产品的惩罚力度,切实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促进研究成果向应用技术转化,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完善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提高科学家、技术研发人员和职业技术工人的地位和工资待遇。进一步推动科技型创业,鼓励“双创”与“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战略紧密结合,促进龙头骨干企业发展研发设计、生产管理、营销等生产性服务业,培育更多富有活力的中小微企业。探索政府创业投资容错机制,鼓励政府投向回收期长的早中期生产、技术类创新领域。
2、加快建设一批适合产业创新的平台载体。
在现有“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的基础上,拓展区域、行业布局,加快建设一批新型创业创新平台,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全方位、专业化服务,更大程度上释放创新创业活力。聚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通过龙头企业、中小微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创客等多方协同打造产学研用贯通的众创空间。注重完善产业发展链条,打造一批融合产业链资金链价值链、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型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3、加大适应“双创2.0”需要的新要素扶持。
提升“双创”对产业迈向中高端的支撑作用需要大量符合产业提档升级的资本、技术、人才等新要素支撑。要拓展符合“双创2.0”与新动能发展特点的融资渠道,加大直接融资力度,更多依靠种子基金、天使资本、风投创投等提供多元融资支持。开展股权众筹试点,运用好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支持符合条件的创业企业通过资本市场上市、发行票据和债券筹集资金。加强产业技术研发平台建设,引导企业为主体建设一批创新创业中心和高水平科研基地,引导更多技术创新要素向“双创”集聚。加快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拼搏精神的企业家、具有探索精神的创新型人才和从事先进制造的工程师与产业工人队伍,形成与“双创2.0”需求相匹配的人才梯队。
4、构建更加完善的“双创”生态。
适应“双创2.0”技术型创业发展需求,把完善重要基础设施和改善政府服务作为营造良好“双创”生态的关键。加大对有利于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兴起的“云网端”等信息基础设施,基因库、基因检测中心等生物技术基础设施,智能电网、充电网络等绿色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要适应新兴市场主体发展需要,及时调整相关政策、法规和行业规定,抓紧修改、废止阻碍新动能发展的规定,建立适应及时更迭和产业变革要求的标准动态响应和调整机制,用高效的服务为创业创新赢得更多机遇。
5、弘扬有利于生产创新的社会文化。
发展“双创2.0”,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是一个持续创新的过程,必须在全社会树立厚积薄发、长期创新的思想准备,防止急功近利的行为。要更加重视生产领域的创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企业主体作用,引导企业增强质量、品牌和营销意识,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尊重技术、追求品质和精益求精的良好社会氛围。
您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ID:ctoutiao),给您更多好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