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云端”开唱 梦系红楼——红楼梦全版主题音乐会赢得满堂彩

951

  红楼梦全版主题音乐会上,著名女高音吴碧霞的演唱让人如痴如醉。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1987年,电视剧《红楼梦》横空出世,收视席卷全国,成为人们永恒的记忆。而电视剧里面的音乐,更是创造了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奇迹,一首首旋律优美、委婉动人、风格各异而又主题鲜明的歌曲被广为传唱,至今仍耳熟能详。这些歌曲不仅道出了红楼儿女的爱恨情愁,唱尽了人间世态炎凉,也为剧情增添了别样的感染力。

  9月26日晚,由著名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吴碧霞、国家一级指挥家张列,中国国家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佟凡共同演绎的“梦系红楼——红楼梦全版主题音乐会”在成都高新区ICON·云端天府音乐厅动人开唱。作为“第24届‘蓉城之秋’成都国际音乐季”的重磅演出之一,四位大咖齐聚,加上小提琴国家一级演奏家王大章、成都乐团的通力合作,再现了当年红楼的经典华章。

  完美展现《红楼梦》

  天籁之声带人梦回红楼

  演出正式开场前,天府音乐厅就座无虚席。来听音乐会的,不仅有头发花白的老人,也有带着孩子的年轻父母。“我们小时候是看着87版《红楼梦》长大的,现在带着孩子来重温一下。”一位观众告诉记者。

  一首器乐合奏的《红楼梦》序曲,用熟悉的旋律拉开当天音乐会的序幕。一声纯净、清澈、穿透力极强的吟咏,瞬间把观众带入了《红楼梦》的世界,经由吴碧霞的天籁之声,回到了那个如梦如幻的年代。收尾时的袅袅余音,更让人切身体验了“愁肠百转”4字的深刻含义。

  当晚的演出,以民族管弦乐、独奏、齐唱、混声合唱、朗诵等多种形式呈现。吴碧霞时而化身成心比天高的晴雯、时而化身成敏感多愁的黛玉……《晴雯歌》《枉凝眉》《葬花吟》等13首熟悉的红楼乐曲轮番上演,在半吟半唱中为大家再现了当年“红楼之梦”。几近完美的演唱,将《红楼梦》音乐中“满怀愁怅、无限感慨”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现场观众如痴如醉,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鼓掌。

  值得一提的是,87版《红楼梦》电视剧配乐的创作者——著名作曲家王立平也来到了演出现场。对于吴碧霞的演绎,他称赞不已,“她的技巧、声音水平几乎无可挑剔,有一种心灵的穿透力。”演出结束后,台下掌声雷鸣。年近80岁的王立平还与吴碧霞共同加演了一曲由王立平创作的歌曲《大海啊故乡》,歌声雄厚、有力,再次博得了满堂喝彩。

  忆创作之难

  王立平称赞成都观众是知音

  毫无疑问,王立平谱写了一部传世的经典。在演出现场,他和大家分享起30多年前的创作故事。“当年创作这一套配乐,我用了4年半的时间。” 在王立平印象中,创作过程极其艰难,“胆敢”接下这份工作的他,更是“胆大妄为”。 从主题歌的选择、到具体用哪一首词作为唱词,每一个决定都经过了王立平和当年的创作团队的再三选择。“我用了一年的时间,才下定决心用《枉凝眉》作为整部电视剧的主题曲。”尽管王立平称此次创作是“一辈子写得最难、流的泪最多”的一次,但他也坦言,“这是我人生中最过瘾的4年半,我已倾尽所有,没有遗憾。”

  他还向记者透露了一些87版《红楼梦》的幕后故事。当年,30多集的电视剧,他一集的酬劳是250块钱,去掉税也就200块钱左右。“王扶林导演和欧阳奋强、陈晓旭等主要演员,他们都是一集75块钱,30集总共2000多块钱,但在当时,所有的人都没拿这个钱当回事,就是想把作品做好。后来组织他们去走穴、演出,就是因为挣的钱太少,让大家能多赚一点。在我看来,不是这种方式值得纪念,而是这种精神值得传承——锲而不舍,做不成不罢休。”

  “从掌声中,我感受到了大家对曹雪芹的尊敬和对《红楼梦》的喜爱。早在10多年前,我和郑绪岚就来成都演过这个音乐会,连演5场、场场爆满,所有观众都是满含热泪在听。我相信大家是有“红楼情结”的,作为一个创作者,大家的倾听让我非常感动。”在王立平心中,成都观众早已成为他的“知音”。“成都的老百姓对艺术有追求,有音乐修养,我觉得成都成为‘音乐之都’,肯定没问题。”他表示,未来还将带领《红楼梦》主题音乐的演出团队再来成都,“为大家带来更大型、更多场次的演出。”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0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宁波城市站
金华城市站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