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项民生工程的实施,都让高新东区百姓的生活变得更好。
精神文化的延承
未来之城的生态本底
高品质的工作生活环境
品质
·创业与生活
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嬗变
宜居宜业环境聚“人气”显“城气”
如果说产业活力标志着区域发展的高度与效能,那么生活品质则折射出区域发展的温度与质感。30年来,成都高新区不断提升营商环境,吸引海内外菁英来此创业兴业。
在城市的不断变革中,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嬗变,宜居宜业环境聚“人气”显“城气”。蓉漂们在此扎根,从“蓉”创业的快节奏、慢生活都安放在高品质和谐宜居公园城市之中。
40年前,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之举,“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加速了中国人才的全球流动。
《2018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从1978年至2017年底,累计有519.49万人出国学习深造,这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领域最多的一次出国潮。这其中 ,313.2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他们活跃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各个领域。
拥有资本合伙人、市政协常委、市工商联常委等多重身份的梁刚,就是那313.2万分之一。
2005年,在高朋大道“创新中心”的一间小办公室里,在美国工作多年的英国华威大学金融硕士梁刚开启了他的第一次创业。“回来就想找一个和美国环境相近的地方,朋友都推荐我来成都高新区试试,没想到成都高新区还给了房租补贴。”一年多以后,梁刚的公司开始转型做环保领域的投资财务顾问。让他印象深刻的改变发生在2010年。这一年,移动互联网产业初见端倪,诸多传统产业探索“触网”,各类新兴产业加速涌现。同一年,梁刚创业的项目开始进军天使投资、风险投资。
2015年,梁刚和合伙人共同创立“熊猫资本”,专注互联网行业投资。2016年,“熊猫资本”投资了被誉为当年最佳创投项目的摩拜单车。在摩拜单车的推广运行过程中,成都再一次打动了梁刚。“成都是第一个主动接纳摩拜单车的城市,这彰显着一个城市对新生事物的包容和渴望。”梁刚称,正是成都这种对待“创新”的态度,让他决定将自己参与创立的第二支基金“银杏阿尔法资本”总部设立在成都高新区。
10月15日,在位于成都高新区交子北一路79号的伍衍生命科技馆里,梁刚如数家珍地向前来参观的人讲解“生命的奥秘”。生命科技馆所属的四川伍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银杏阿尔法资本投资的第一个项目。从这个总投资1.2亿元,专注于干细胞研究、储存的项目,可以窥见,梁刚及其合伙人对成都生物医药产业未来发展的信心和远见。
今年,成都高新区30“岁”,梁刚回国创业的那一年,也是30岁。从传统行业到互联网行业,再到生物医药行业,十余年来,梁刚在事业上的发展方向,与成都高新区的产业发展方向同符合契。
“刚创业时,客户到我公司觉得‘有点远’。现在,客户到我公司都说这是最繁华的区域。”梁刚笑称,自己不仅看着鳞次栉比的高楼拔地而起,更是见证和感受了成都高新区发展变化。这“变化”,不仅仅是创新创业要素、资源集聚的“宜业”环境,还有在快节奏的商场背后,让人们“慢下来”的高品质“宜居”环境。
这,或许是一代创业者和高新人的共同感受。
每当夜幕降临,在白昼以读秒时间计量的忙碌节奏渐渐缓下来,夜色高新,有了与白天里不同的味道。剑南大道旁的锦城湖湿地公园,爱生活的乐跑族三五成群,挥汗如雨,加速奔跑。这个总面积166公顷的湿地公园,自2012年开建便标志着环城生态区湖泊水系建设的大幕拉开。一年四季,绿植与湖水交映成趣,让“栖息”于此的人们能从繁华中寻觅到“湖光山色”,邂逅与创业场节奏迥异的静谧与自然。
城有水则秀,居有水则灵。桂溪生态公园、新川之心中央公园、交子公园、大源中央公园、江滩公园,无一不是绿道环绕,“山”水交融。而星罗棋布的小游园、微绿地,更是将生态景观嵌进了街头巷尾。仅仅在南部园区,成都高新区就规划了1处郊野公园、29处城市公园、47处社区公园、98处“口袋”公园。
如梁刚所说,一座城市的发展在于细节。行走在成都高新区,处处能感受到“国际城南”的品质——天府软件园、新川科技园、金融城,展示着产业发展的速度与效能;繁华热闹的新南天地、铁像寺水街商圈,透露着商业的现代与活力;气势恢弘的中国-欧洲中心、“大魔方”成都演艺中心,折射着日益丰富的文化与内涵……在这片快节奏与慢生活相生相伴,现代化与原生态和谐共融的区域,人们对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定义正在被重塑。
延承
·精神与文化
从精神文化需求破题
生活品质折射城市温度与质感
三十而立,成都高新区迎来日新月异变化的同时,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老百姓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
从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破题, 让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成都高新区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更多更优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断促进有感发展,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改革开放历经40载,成都高新区已走过30年。回望这几十年来,国家面貌翻天覆地,人民的物质生活得以改善,精神生活也日渐充实。在成都高新区,文化活动阵地从无到有,文化活动设施从简陋到齐全,让人民充分享受了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2018年10月17日,成都高新区芳草街街道“庆祝祖国改革开放40周年、建区30周年、成都普天成立60周年”专场文艺演出在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举行。穿梭在活动现场,72岁的袁顺柱正专注地拍摄着照片,像往常一样记录着正在上演的一个个精彩节目。
用专业相机拍摄感兴趣的照片、学习舞蹈练习书法、观赏高品质的文艺演出……这是和袁顺柱一样退休的居民们再平常不过的业余生活,但在几十年前,他们的文化生活却没有这么丰富。
时间回到1988年,当时的袁顺柱还是成都电缆厂的一名职工,成都高新区的建设刚刚起步,“那时没有那么多文化活动,厂里组织一场坝坝电影,周围十里八乡的居民都早早来占位置观看,其他空闲时间基本上没有什么活动让大家参加。”
渐渐地,随着物质生活越来越好,精神文化生活也得到了很大的丰富和改善。听广播、看电影、看电视等文化娱乐活动得到广泛接受和普及,再到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活动,日益丰富的文化生活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大家更希望追求高品质的精神生活,社区综合体的建立实现了所有人的愿望。”
袁顺柱口中的社区综合体,正是成都高新区首个社区服务综合体——芳草街街道社区综合体,也是袁顺柱每周都会前来和朋友交流摄影技巧的地方。在这里,篮球馆、书画室、图书室、声乐室、舞蹈室,多个活动空间满足居民需求,街道还依托这一阵地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多姿多彩的社区文化、广场文化,为辖区居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自2008年开始建设社区综合体以来,成都高新区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多元投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把一个个“盆景”变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成为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乐园。如今,成都高新区7个街道12个乡镇和230个社区(村),已经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全覆盖,初步建成“15分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圈”,并新建了10个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示范点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进一步实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综合利用、服务统一提供。
走出社区,从新落成的文艺演出新地标“大魔方”成都演艺中心,到正在建设的省文化中心、高新文化中心,再到已经投入使用的云端音乐厅,成都高新区正全面提升城市能级,为市民提供更丰富、高品质的精神文化服务。
经济是“骨”,文化是“魂”;经济发展,文化惠民。推进打造精神文化阵地的同时,成都高新区不断创新文化服务方式、深化文化惠民工程,区域文化软实力得到有效提升。引进澳大利亚、斐济等专业艺术表演团队开展专场音乐会,引入四川交响乐团全年面向辖区市民开设管乐、弦乐等免费培训鉴赏活动,开展文化赛事、流动巡演、公益电影进影院等文化惠民活动,举办百姓故事会巡讲巡演、“走基层”文化惠民演出等系列活动,打造民俗节庆、广场文化、全民阅读等群众性文化品牌……一场场精彩的活动,为辖区市民送去精神文化艺术“大餐”。
如果说产业活力标志着城市发展的高度与效能,那么生活品质则折射出城市发展的温度与质感。一个区域内,产业发达集聚、生活舒适便利,创业兴业于此的全球菁英们自然更愿来此筑梦;环境优美和谐、设施现代完备,世代生活于此的居民们自然更坚守在此安居,以人为本、先人后产、以产带城、以城促产,民生高新的幸福图景在此绘就。
未来
·崛起与希望
从规划图到实景图
乐业宜居的未来之城在东区崛起
2017年4月1日,对于丹景乡等简阳市12个乡镇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日子。这一天,它们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高新东区。
一年多来,嬗变,在这片土地上每天都在演进。这样的“变”,不仅是一座直面全球的空港新城从一张白纸到渐成雏形,它同时还是祖辈生活在此的高新东区群众,可感可知的每一条道路的畅通、每一处游园的笑语、每一股饮用水的清冽……
王勇是高新东区芦葭镇共乐村土生土长的原住民,同时也是一名摄影爱好者。谈起最让他自豪的事情,就是从2017年4月1日成都高新区托管简阳市12个乡镇以来,每一次重大活动,每一个重要时刻,他都用镜头一一记录下来,从未缺席。
2018年10月13日,王勇一大早就来到芦葭镇建安村安置小区“蹲点”。历经前期加紧施工建设,建安村2000户农迁居民即将住进新家。“从打第一处地基,到如今建成在即,农迁小区建设的每个重要节点,我的镜头几乎都记录下来了!”王勇告诉记者,看着拿到新房钥匙的居民乐得合不拢嘴,手中的相机仿佛也有了生命,快门声和笑声融合在一起,王勇和村民们共同享受着搬进新居的喜悦。
在王勇的镜头下,一年半的时间里,芦葭镇不仅“颜值”有了改变,“气质”也在不断提升,道路全部黑化,路边绿意盎然,街面整洁有序。用王勇自己的话来说,高新东区每一项民生工程的实施,都让当地百姓的生活变得更好,在享受着民生投入带来的改变时,自己也要当好时代的记录者。
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区域实现发展的第一役。自托管以来,成都高新区不断加大在高新东区的民生投入,从路到桥,从学校到住宅、从精准扶贫到产业集群,累计150亿元的规划建设固定投入,让接踵而至的变化,在高新东区48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演绎着产业与民生相融相生的美好图景。
所有倾力而为的“殊途”,皆因让人民群众收获获得感而“同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都高新区建立起脱贫长效机制,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将脱贫工作精准到户、到人,确保贫困户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同时,通过引入龙头企业、引进现代农业产业,培养致富带头人,以点带面带领广大贫困户脱贫,截至2017年底,已实现高新东区2153户贫困户共6380人全部脱贫,待摘帽的8个贫困村全部摘帽。
要致富、先修路。今年6月,芦葭镇民丰村到建安村的道路完成铺油,这也标志着高新东区总长达230公里的61个乡村公路项目提升改造全部完工。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成都高新区持续民生投入的背后,是一个个民生工程从“规划图”到“实景图”的建成投用,是当地群众宜居乐业持续提质的幸福笑颜。朝着打造一座创新之城、科技之城、低碳宜居之城的目标,一座乐业宜居的未来之城正在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