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家庭医生进机关,为工作人员义诊。
“这位女士,请您将手臂放在仪器上然后深呼吸,测量需要1分钟左右。”12月11日中午,成都市市级机关第四办公区大厅一角,整齐摆放着几台血压测量仪,来自成都高新区南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几名医务人员,正在这里为前来咨询的机关人员办理家庭医生签约业务。记者现场了解到,这是成都高新区基层医疗机构开展的“家庭医生进机关”活动。
自启动家庭医生签约工作以来,成都高新区持续推进家庭医生深入企业、机关、学校、院落、家庭的“五进”活动以及“互联网+健康医疗”模式,通过普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让更多居民享受到上门医疗服务。
家庭医生“签而有约”
全区签约人数已达396425人
家庭医生签约的目的,在于让居民不用去大医院就能享受到全方位的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为做好这项工作,成都高新区出台了《成都高新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高新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准入条件(试行)》等配套文件。通过制定统一的各级、各类机构准入标准,定制不同内容的签约服务包,搭建居民签约服务管理平台,让居民可以轻松实现“不出家门,医疗服务送上门”。
如何做到“签而有约”呢?记者从成都高新区基层治理和社会事业局卫计处了解到,近年来,成都高新区积极探索“互联网+社区健康管理”新模式,搭建远程服务中心,并通过家庭医生“五进”活动,在辖区企事业单位、派出所、中小学校、居民社区院落、家庭建立“远程健康管理室”,实现居民远程健康管理。
同时,在开通远程服务基础上,全区所有家庭医生团队可根据居民需求提供上门服务。“我们要求每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引进远程血压、心电、血糖管理,签约居民可享受免费使用远程血压计、远程血糖仪等服务。”据卫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许多家庭医生团队都已配备了便携式电脑和可穿戴监测设备,在上门服务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及时将居民的健康状况通过网络上传,还能根据可穿戴设备反馈的信息,为居民提供在线健康监测评估,实现全程健康管理。
“少跑路”“服务好”让居民切实感到了家庭医生的实用和贴心,也让全区家庭医生签约工作迅速而顺利地推进。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12月14日,成都高新区共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131个,全区家庭医生签约人数已达396425人、总体签约率44.5%,重点人群签约193681人,签约率80%。
探索“互联网+健康医疗”模式
打造两个服务闭环
基于“互联网+健康医疗”模式,成都高新区通过优化家庭医生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技术打造了两个服务闭环,让家庭医生签约和咨询更简单,让专家和患者距离更近。
“我们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部建立了闭环式服务流程,居民通过智慧健康卡、诊间缴费、呼叫系统、家庭医生随访包、手机APP、自助式服务终端等可以享受‘一站式’服务。”据卫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家庭医生的签约形式也更加多样。“我们已经开通了微信、APP、电视等多种形式线上建档、签约,居民可通过多种渠道实现签约服务功能,让健康服务‘一触’可得。”
居民到大医院就诊,面临着人多、费时等多方面痛点,随着家庭医生服务的开展,成都高新区大力推进远程医疗建设,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三甲医院的医疗服务。“在医联体建设的带动下,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开通了远程联合门诊,通过预约,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与华西专家面对面看诊。需要转诊的患者,还可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直接预约华西医院的检查、门诊、住院服务。”南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加快发展社会办医和健康产业,引入民营机构、三甲医院托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和利益壁垒,推动改革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卫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2019年,成都高新区将进一步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向民营机构开放,使公立与私立机构之间优势互补,共同提升,促使更多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