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人工智能产品研发,以灵性设计赋予产品灵性的交互体验,为产品注入鲜活的生命。
融资情况:完成A轮融资
创业者背景:2016年被《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杂志评选为科技创新35俊杰(TR35),拥有硬件和软件的22项美国发明专利,120余项国内专利,曾在微软研究院从事人机交互研究,担任百度深度学习实验室主任研发架构师
顾嘉唯说:创造一个人机共生的灵性世界,打造最有灵性的消费电子产品。
在2017年全球消费类电子品展(CES)大会上,位于主会场二楼的物灵科技展台让无数参观者眼前一亮。物灵科技展台不仅拥有大气简洁的设计,也带来了不同应用场景的智能机器人产品。
作为负责物灵人工智能产品研发的联合创始人,顾嘉唯希望通过AI(人工智能)带来的不仅仅是科学技术上的震撼,而是真真切切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他曾在百度创造了智能可穿戴BaiduEye、百度自行车DuBike,盲人助理DuLight以及脸优等人机交互产品,如今他领导物灵试图创造一个人机共生的灵性世界,先创造有产品用户价值的刚需产品,在场景应用中打通情感价值,创造有思维有温度的机器人。
通过Jibo, Orby, Birdy, Wavebot等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和应用场景机器人,让它们在潜移默化中帮助人类获得意想不到的体验升级和需求价值,将“Samantha”(电影《Her》中的智能操作系统)、“贾维斯”(钢铁侠的智能管家)以及“Baymax”(电影《超能陆战队》中的大白充气机器人)一步步变为现实。
顾嘉唯:每一个时代都会有各种新的机会涌现出来。我刚毕业就进入了微软研究院去学习深造。当时的选择是因为看不清楚移动互联网下的自己能够实现什么价值,而研究院正好也需要软硬件相关背景结合的人去做新的东西,比如Hololens、Surface、Kinect上非常多部件型技术的研究,比如AR在真实场景的渲染与手势识别技术结合,haptic触觉感知与仿真实体交互技术,Windows交互式磁贴跨设备交互等。在那个时期其实是在技术领域钻研到最深的阶段,做技术Demo、发论文、写专利、参与各种各样的学术会议等。
当时觉得最大的缺失是,虽然做了很多基础技术性的创新工作,将技术转化给各个对应的微软产品部门并帮助他们解决了一些技术难题,但是自己没有直接定义和创造属于自己的产品。所以,我就在考虑有没有机会再回到创新落地最直接的移动互联网,回到产品上,挖掘一下自己的潜力。
百度作为国内数据流量最大公司,有机会直面用户去做一些产品,并且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这是当初我加入它的原因。
加入百度之后的工作,实质上是去用AI去重塑一些数据挖掘方式,随之产生三种创新,一种是通过深度学习技术直接提升关键搜索技术的效率和准确性随之直接产生价值,比如更精准的推荐系统和用户画像数字标签等,你可以理解为核心技术引擎的再升级,第二种是通过数据反推有哪些用户体验维度可以去创造新产品的机会,比如同样通过深度学习在语音和图像技术方面的提升来创造新型人机交互界面,甚至创造一些新的场景化用户需求,比如个人助理和自动驾驶等。
做下来发现AI最重要的是找到商业机会里的技术切口,就像2006年乔布斯发明iPhone之前,其实在1985年就有触屏专利了,这20年间就没有一个产品使所有大众都能接触到这个技术。产品背后如果没有足够大的信息去承载用户的价值,用户的价值链条就打不通。
我觉得一定程度上利用AI的时间点和用户切口很重要,我当时分析了很多机会:有的可以做基于AI放在嵌入式设备上的芯片,或者做AI数据挖掘中间的解决方案。我觉得用AI打造一个新的消费生态的机会是存在的。首先利用AI的初期阶段,通过你的交互体验,通过你的选择门类,先切入到消费市场中去,让品牌有一个立足点,同时再把用户的产品价值挖掘的链条打通,就有机会逐渐形成一个互联网时代的大品牌。
所以,我当时想能不能换种思路,用一种新的模式去创业。
在这期间一直有很多上市公司来跟我接触交流,直到遇到了东方网力的董事长刘光先生,我们对无人车、AR、VR以及服务机器人未来市场和产品机会的看法超乎预料的一致,于是最终决定先加入东方网力这家投资了Jibo和Knightscope的A股上市公司,以成立子公司的方式来实现消费级人工智能新事业的启动,创办了现在的物灵。
顾嘉唯: AI行业确实跟互联网行业不一样,包括在美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不管像人才,还是初期的品牌建设和产品用户价值的创造,都需要去积累。在发展中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先创造用户产品积累数据然后去挖掘价值。像滴滴、今日头条,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创造了用户价值的粘性,通过AI的管道、方式去变现,本质上是在移动互联网技术上通过AI的方法去提升效率的一种方式,AI是效率提升的工具。第二种是挖掘传统行业的数据价值,比如我们正在尝试着做新的AI领域专门研究院,进行开放式研究,解决当下to B技术型AI创业公司,行业数据,科学家,传统企业这四者之间的距离和矛盾,通过运作一个基金模式的研究院的模式去帮助传统企业挖掘数据,同时提供给想要加入AI创业浪潮的科学家们提供一个孵化平台,辅助产业工程化和商业模式的推出的机制。
而物灵是想要创造一个新的数据获得方式,就是未来家里面所有的终端都变成机器人了,不只是智能手机这一个品类。智能手机已经存在十多年了,基本上所有粘性都有了,移动终端已经把用户移动场景的绝大多数数据链接都收集起来了,这也是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么大的产业机会。但我觉得更大的催生机会一个是把所有移动互联网上的AI改造成消费升级和效率提升后的服务,然后连接到你身边所有的东西上。以后可能桌子、椅子、沙发、电器等在联网的同时有AI升级后的能力的智能数据挖掘,他帮你去推荐服务,一切东西都是自动化,信息流和服务流在推荐系统下提供潜移默化的连接,家里面有一个像管家一样的智能,生活里有一个像秘书一样的贴身服务人员。未来AI消费升级的过程中把这些做起来,需要把身边的设备联网、数据采集之后,协同作战,完成对于信息加上智能组合带来的最大价值。
顾嘉唯:创造一个人机共生的世界是我们公司的愿景。人机共生的本质就是你身边的很多智能设备帮你获得数据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取得想象不到的利益价值。
我认为未来一定向着Personal AI的方向发展,就是你身边有一个智能助理“Her”,她未必要有一个具象的形态,但她却可以担负着个人助理般的角色,替你打通人本身与物理世界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和信息社会的关系,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通过“Her”来构建。这是我们主打的大方向:在AI无处不在的情况下,获得信息连接。
另一个就是固定场景的AI,由身边环境创造的AI,微软曾经提到过从“云计算”到“雾计算”,即你身边所有设备都在计算的同时,那些与你交互的设备就能把所有信息集合之后传给你,这个其实是AI环绕你的价值,就像贾维斯的场景。第二步就是“the Humans”中每个家庭有一个机器人保姆和管家,料理家里各种琐事,家务活内勤外勤各种服务内容都可以完成。
第三种是Baymax,多一些情感和娱乐上的价值,多为实体存在的proxy,最大的作用在于初期AI还没有那么好的时候,能够通过一些垂直场景应用互动,通过情感增强粘性。这一步其实是偏向于老人和小孩等容忍度和容错度比较高的用户,多为智能玩具品类的消费升级,很实际也很落地,在AI的初级形态肯定需要一个介质跟人们互动,但是长久发展之后这个物理介质就可以淡化掉,慢慢再去形成贾维斯的形态。
顾嘉唯:这种更偏向于Baymax这一类,比如绘本阅读机器人,STEM教育类机器人,智能玩具类。在儿童市场中,初级形态通过AI进来,跟小孩的互动,积累小孩的认知之后,提升对小孩的教育能力,增强对于小孩的互动粘性。这种是初期AI尚未成熟的时候,在市场上能够迅速体现价值的一个品类,能够进入家庭变成牵动用户链条的初期价值。
VUI语音交互类的产品需要找准刚需品类,逐渐让用户的粘性在服务价值的同时,做一些手机无法解决的事情。比如echo这类东西就是很好的证明,语音助理这类产品在手机里一直做起不来,乔布斯很早就已经把Siri放在手机上了,但是粘性和用户场景价值不多。因为我们已经算是手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了,我们认为触屏方式是最高效的时候,要想要转变这种模式就很难了,可能你会发现语音的效率会更高,但是人的思维模式是很难改变的,用一下试一试就容易退回去回到触屏交互。但是老人和小孩并不是互联网的原住民,如果给他们一个新的终端,会通过这个新的终端获得语音服务价值,更容易切进去。
在之后的用户研究中,确实验证了之前我们投入市场的消费类产品的想法是对的,一些东西还是应该回到移动互联网上去,不同的用户价值和场景,还是有一些机会通过新的硬件新的交互方式去触发并跨过这些终端用户的习惯门槛的。
我认为未来几年,智能终端在手机之后的三个机会,一是AR/MR穿戴设备,二就是某些场景中的用户群是适合用机器人化的终端去连接这些信息流和服务流。三是无人车。这里面真正有机会取代手机的一定是穿戴设备,但是第二个、第三个可以把某些人在某个时间段从手机时间上释放一些出来,一旦形成体验壁垒,有机会站住脚,从而挖掘到用户价值到数据价值,这是我们对行业的一个判断,也是一个规划。
顾嘉唯:其实我很不愿意把自己定义为消费机器人这个层面,中国确实有产业集群优势,美国这个行业刚兴起,中国一堆iPad加一个人形身体的机器人产品都出来了,当这样的产品被定义为消费机器人的时候,我觉得这个行业就被打烂了,成为了AI行业的泡沫,他们本质上还是用手机平板思维,用做app的思维去通过中国制造业的红利打造一个消费机器人,这种路径是很有问题的。
机器人的核心是解决手机解决不了的问题。“有灵”的价值在于他能察言观色,他能调动AI里的自然语言NLP,再加上CV计算机视觉对于场景的感知和人脸的感知,在场景不经意间进行静默式的互动。这就是一个维度的灵性——初级灵性。我们做的很执着的一件事情就是产品主导用户驱动,将技术隐藏在后面,不是让人去适应技术。我们想要营造的不是科技带来的震撼,而是不同服务场景中更加便利的生活。所以本质上我会强调一点说,我们并不是让用户知道AI技术是什么,用户应该感觉到的是智能体验和交互。在情感计算的算法逻辑支持下,让机器人具有察言观色的能力。我们定义了二十多条类似“察言观色”这种灵性交互的定义准则。
这就类似于旁边的一盆花,被风吹动吸引了你的注意,你去浇灌它,呵护它,付出你的关心和照料,花是可以empower你对一个生命的感悟,这就是有灵的概念。所以,跟有灵的东西互动的过程带来的体验是很重要的。目前手机还做不到有灵,比如即刻响应也是一个维度的灵性。但是在手机上,这个响应的关系得不到实现,因为手机不具有场景感知,不知道人们当下的需求是什么,没办法给出一个及时反馈和响应,更不可能主动吸引人的注意力,这也是未来机器人沉浸成生活服务中的一个节点的时候,注意力牵引模型又是一个维度的灵性。
其实,万物有灵的本质在于任何电子产品或者消费者终端都有机会升级,变成机器人,变成有灵性的机器人,再之后将这些智能终端串联在一起,价值就非常大了。长远生态上考虑,先要做好第一步,搭建软件、硬件平台、用户终端的链,做好第一波爆款产品,进入家庭,进入消费生活,让用户感觉到有灵产品是什么样子;第二步我们希望用户感知到日常使用中对于灵性和有生命感的感悟,然后去选择有灵性的产品,打造对灵性感性有追求的用户;最后希望的愿景就是创造一个人机共生的灵性世界,逐渐让人们将前段时间市场上那些iPad脸塑料娃娃身子的“消费机器人”的观念拿掉,将用户消费电子的观念拿掉,回到Jibo定义家庭成员和Social Robot的品类初心,让用户不会把单品认成消费类电子,而是更有情感的一种场景触达。
我有时候也会研究宗教学和奢侈品消费观念,这两者的领域看似相隔甚远,其实却有微妙的共通性,通常是信仰在前,消费在后的;而在机器人和消费AI领域,我们要创造人机共生的灵性世界,首先要相信万物皆有灵,才会信仰我们有机会创造每个终端和消费品都是有生命感,未来只会有两类产品,一类是没有灵性的,另一类就是有灵性的,就是物灵创造的。
您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ID:ctoutiao),给您更多好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