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和小米雷军的10亿对赌外,“挖人”问题可谓是近两年格力抢占头条的第二大新闻。董明珠此前也多次在公开场合上指责,同业公司带队到格力挖人,最终还被保安“打”回去的故事。
对此,格力电器董秘望靖东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认为,除了缺乏对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之外,新劳动法已形成了企业和员工之间新的不对等关系,共同削弱企业的创新积极性。董明珠更把专利保护和人才流动问题列为格力未来三到五年内面临最大的困难之首。
自主创新VS大众创新
《21世纪》:您认为家电领域在未来可能出现的新技术突破、融合趋势和市场波动分别会有哪些?
董明珠:主要还是围绕人的便利、舒适,还有消费者看不到但企业要担当的环境保护,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还有一个技术突破就是在原材料的消耗上,有更先进的技术改变来尽可能降低消耗,这是我们想做的事情。像现在有消费者反馈说这个空调太静了,走得时候经常忘记关,那我们就要针对这个反馈进行研发,做可以感应到人有没有离开会自动开关的空调,这就是消费者需求。你说这是智能化就是智能化,贴近消费者的,提高生活质量也就是智能。
《21世纪》:您对智能家居这块怎么看?格力目前有没有提出自己的智能家居路线?具体是怎样的?如何执行与落实?
董明珠:智能家居实际上就是消费者的生活习惯和需求提出的新要求,像我们的手机,以后很有可能成为跟所有家里设施互联的载体,而且起到决定性作用,不仅人离开家可以通过手机控制,包括安防甚至把采购销售都可以在手机上实现,信息很快传递到门店,就可以马上上门服务。但不是说搞智能产品就是智能,更多的是要研究怎么样才是最合理的智能化,而且是行之有效的智能化,这样的智能才叫真正的智能。
《21世纪》: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创新不仅有的新的方向,同时也日趋开放,像海尔、美的等都说要做开放式的创新平台,您对开放创新和自己培养是怎么看待的?
董明珠:这种每个人都可以来创新,但谁对这个创新负责我不知道,但我觉得一个企业要发展,它的创新一定是要有目标的,不是盲目的创新。既然人人都可以创新,人人都可以当CEO,那么企业的活力应该是更强的,市场占有率也会更高,目前还没有看到,但未来十年可能真的有效果也很难说。我们按照自己的战略和规划来做方案,所以我觉得这就是每个企业的选择,条条大路通罗马,不同的道路也可能达到同一个目标,但我们不能说某个模型就是全对,大家都跟着去,也有可能是都不对的,符合自己就是最好的。
“挖人者应赔偿”
《21世纪》:从晶宏冰箱、到净化器、生活家电,再到手机,能否谈谈格力在多元化上的总体战略以及未来目标是什么?
董明珠:格力多元化源于三年前,现在晶宏冰箱在市场上非常清晰,生活电器就是大松,空调是格力,但这三个品牌在国际上已经融为一体,格力也有冰箱、空调和生活电器,大松也有空调冰箱、生活电器,晶宏和大松都可以生产同类产品,但是是三个不同的品牌。
《21世纪》:未来三到五年,格力面临的困难主要有哪些?
董明珠:一个就是我们的专利保护,一个是人才的流动。流动是很正常的,但是这种高薪挖人就是不正常的行为,严重地打击企业对创新的积极性。比如说格力电器一个技术人员我们给他一年60万,但这60万我们要遵纪守法,要给他交税,所以去掉40%多的税后到手可能就只有二三十万,但作为企业是付出了60万的。但另外一个企业说我给他3倍200万,而且还不用交税你拿发票来抵就行,在我们这里是绝对不会发生的,但是他民营企业就可以,这就是不公平的环境。
另外一个就是我们的人才培养了这么多年,我给了这么大的平台和资源,但是你学成之后就走掉,所以我觉得要建立一个制度就是,挖人单位要对原单位进行赔偿。我培养他10年,你按照个五倍十倍赔给我,那你照挖我就不在乎,这就是要更多刺激挖人单位要尊重别人、尊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