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推动“中优”落地落实 中心城区行动得咋样?

1731
成都发改委 2017-06-13 12:25 抢发第一评

  优化中心城区功能,降低开发强度、降低建筑尺度、降低人口密度,提高产业层次,提升城市品质——市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三降两提升”的“中优”部署,为我市中心城区的发展描绘了蓝图、指明了方向。

  “中心城区是城市的核心功能区和力量最强的极核,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城市的能级和层次。成都要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必须要通过‘中优’推动中心城区功能升级进位,为城市发展确立新的标杆。” 6月1日至2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前往青羊区、金牛区、成华区、武侯区和锦江区,调研“中优”工作推进情况,并主持召开专题座谈会,对“中优”工作作出了更加细致的安排和部署。

  不同于“白纸作画”,我市中心城区是全省发展最成熟、人口最密集、对外交往最频繁的区域,城市发展转型升级的难点恰也在于此。

  落实市委部署,推动“中优”落地落实,我市中心城区行动得咋样了?

  镜头一

  规划引领

  黄金地段停车场变身城市小游园

  紧邻水井坊博物馆,一片5亩大的停车场将变身为闹中取静的小游园。“按照规划,这个小游园将形成四季色彩分明的景观,并且拓宽道路,增加慢行功能。”锦江区水井坊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水井坊历史文化街区小游园规划正在完善阶段,不久后即将启动施工,将极大的提升片区人文内涵和城市品质。

  在城市核心地段,将寸土寸金的停车场改造为小游园,这只是锦江区用规划的力量引导“中优”的一个缩影。提高城市设计水平,锦江区秉承这样一个理念:注重人性尺度,以整体功能为目标,把公共功能、城市景观、商业价值、经济属性和人文特色有机统一起来,推动城市有机更新和社区营造。以水井坊历史文化片区为例,这里将突出“水”“岸”“绿”,塑造河道艺术景观,打造邻水、滨水、亲水的休闲娱乐特色街区。几天前,知名健身品牌魔方运动在水璟唐开业,引领片区业态再升级。而水璟唐项目则将在已建成C区的基础上,年内开工D区。

  用规划的力量引导“中优”,着力解决中心城区开发强度过大、产业层次不够高、休闲空间不足、社区人文特色不明显、生活环境有待改善等突出问题,各中心城区正致力于强化城市设计,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锦江区将在10月前完成《锦江区总体城市设计》,12月底前全面完成大慈寺南北片区、东大街一心桥片区、潘家沟片区城市设计,并启动琉璃场片区和沿锦江、沙河滨河带城市设计。启动东大街地下空间综合利用项目,9月底前完成方案深化及控规调整,年底前挂牌公告,建设核心商业区地下慢行系统和地下商业街区,成为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的示范项目。青羊区则着眼全面增强城市承载能力,统筹兼顾城市规划、城市设计、产业规划,对区域规划、专项规划进行优化完善,预计三年内完成5所学校、3个医院和1个养老中心建设以及127条背街小巷的提档升级;建成绿道35公里、1个公园、21个微绿地和小游园。

  “以新的规划理念,聘请优秀规划设计团队,我们将尽快编制完成‘一核三轴六区’总体城市设计,构建金牛永续发展的城市空间布局。”金牛区相关人士告诉记者,金牛区将加快区域六个功能区核心区的城市设计和控规优化,制定规划管理技术导则和重点区域的分级管控机制,以实现“三降两提升”的目标——使金牛宾馆示范片区配套及基础设施、绿化用地增加30.5%、人口密度降低13.3%,茶花示范片区人口密度降低5.6%。

  镜头二

  新产业培育

  中关村领创空间释放巨大品牌效应

  在双林路十一科技大楼中关村领创空间,“开张”不足一月已有12家企业入驻运营。

  拥有40余所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资源优势,作为中关村京外首站“成都创新中心”落子成华区,释放出巨大的品牌效应。除签约入驻的12家企业,还有多家企业正在做入驻前的场地装修,包含电子信息、智慧城市、智慧环保、大健康、物联网、电子商务等众多“双创”产业。

  面积6400余平米的中关村领创空间成都创新中心不仅打造有完备的办公空间,还能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政务,财税、法律及项目等对接服务。下一步,中关村领创空间还将联合猛追湾街道,在空间内打造一站式政务服务办理点,让企业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

  在今年初举办的首届南美洲拉巴斯国际电影节上,电影《永远的绿盖头》荣获了“2016年度最佳故事片奖”,在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民族电影展上该片又获“特殊贡献奖”。这样优秀的电影作品,出自我市武侯区一家本土文化企业,影片斩获大奖也为武侯文创产业登上国际舞台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个领创空间,一部获奖的影片,折射出各中心城区按照产业生态圈建设理念,创新“产业立区”,从新产业培育入手,用市场的力量推动“中优”。“我们如今加大了文创产业的扶持力度,出台了关于影视、音乐等产业的专项政策。”武侯区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在文创产业方向上,该区重点发展音乐产业、影视传媒、文博旅游、创意设计、数字娱乐、体育产业等六大产业。以建设“一城、一带、一片、一港”四大重点文创产业核心集群,作为推进文创产业“强基优品”发展的驱动引擎的同时,还将规划建设一批文创特色街区、文创特色综合体、文创特色园区和文创主题绿园等,以此作为产业辐射的多点支撑。

  同样作为中心城区的青羊区,则启动了四川省军民融合航空整机产业基地示范园区建设,为“军转民”“民参军”提供重要载体,“预计2017年,青羊区军民融合认定企业将达到50余家,军民融合产值将力争突破255亿元。”锦江区则将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和显著差异化的商圈,重点推进成都中央商业区、锦江国际新城商业区、成都东部新城商业区三大商业中心建设,坚持高端融合,突出错位发展,细分消费群体,提升商圈核心竞争力。

  镜头三

  能级推动

  人北中央商务区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

  人北中央商务区,沿着人民北路一路向北,迎面扑来的都是热火朝天的项目建设场面:北城8号主体已经封顶;新华印刷厂南片区改造项目即将启动,项目总投资高达60亿元以上,将打造复合功能的城市商业综合体,是人北中央商务区龙头项目;新华印刷厂北片区,总投资近50亿元的花千集项目,以一周一层楼的速度“长个子”;而在人北成铁局片区,一期已经拆出了一大片空地,二期也即将启动搬迁工作;在火车北站南广场东西片区,改造工作也如火如荼地启动;木棕厂自主改造正在有序推进中……“作为金牛区‘中优’重点项目,再过两年时间,人北中央商务区供地将实现爆发式增长,城市形态和城市产业都将得到极大的提升。”人北中央商务区推进办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

  人北中央商务区城市设计效果图

  火车北站、成都铁路局、新华印刷厂……承载了几代人记忆的成都老城北片区,将在数轮“手术”后大变样,这里将崛起一个高大上的人北中央商务区,一改过去破旧、杂乱的形象。“人北中央商务区的建设,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了火车北站升级改造,是用枢纽能级的极核力量推动‘中优’。”该负责人告诉记者,火车北站扩能改造工程将于2019年结束,届时,火车北站站场面积将达8万平方米,并有4条以上的高铁通过,将成为辐射全国,甚至通达海外的国际级区域铁路枢纽,形成强大的要素聚集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为区域经济的腾飞提供动力。

  乘势崛起的人北中央商务区,成为金牛区“中优”的重要抓手,在具体建设中,又以什么样的路径实现优?项目将引入国际先进的TOD规划理念,充分利用火车北站改造升级的枢纽经济先机和地铁1、5、6、7号线在该区域纵横成网的优势,通过众多地铁站、TOD核心节点与地下步道、商街相互串联,形成连线成网、多点成片的格局,将人流转化为商流,努力将其建设成为全国领先的、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的枢纽型中央商务区,助力高品质高能级生活城区建设。

  用能级的力量推动“中优”,作为成都东客站所在地的成华区,已经充分感受到成德绵乐同城化发展时代的来临。在东客站片区,成华将集聚发展以酒店会展、医疗康养、金融商贸等为主导的现代产业集群,加快建设枢纽经济发展区,着力打造“枢纽门户、商旅新城”。这里将新建两座250米以上的超高层标志性建筑,东广场东侧将“长出”两座300米高的双子塔。

  专家访谈

  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常晓鸣副教授

  优化中心城区功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一尊重、五统筹”是新时期做好城市工作的重要方法论。围绕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各中心城区结合自身条件禀赋,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和行动,积极推动空间、产业、规划建设转型升级,值得点赞。

  但优化中心城区功能毕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合理布局空间与产业结构,实现不同城区互补发展;如何壮大改革、科技、文化等新动力,如何更好统筹生产、生活与生态布局,这些都是摆在中心城区建设者面前的重大课题,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深入落实市委的部署安排。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0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宁波城市站
金华城市站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