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今年的新“网红”,非它莫属↓↓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各种黄、蓝、银、橙……颜色的共享单车纷纷登场,为大家的出行提供了方便。
“共享经济”在创业的热土上生根发芽,成为当下的热词。
共享汽车
共享充电宝
你有没有想过,
把共享经济理念和农业融合,
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农业共享经济并不是一件新鲜事,在欧美一些国家,“共享农场”就是农业共享经济的代表。
(图自新华社 记者张超群 摄)
比如美国就有一个“艾米的农场”(Amy’s Farm)。
这个农场由父女俩共同经营。作为美国的“农家乐”,近60亩的农场由两个人打理,显然是十分困难的,所以他们干脆把农场弄成开放式,随性经营。有多开放呢?他们定了四个“随便”的规矩——门随便进、活随便干、菜随便摘、钱随便给。
农场主兰迪(中)为来宾介绍当日的劳动内容
农场有一块小黑板,上面会写着当天哪些活需要做,比如给白菜浇浇水、给土豆松松土……这样一来,游客们就有了干活的目标,大家辛苦一天,到最后看着有什么想带回去的蔬菜水果,随便给点钱,就可以直接拿走。这样一来,美国这家“共享农场”不仅解决了劳动力问题,还成了旅游景点,种出来的庄稼还能卖到超市挣一笔,一举三得。
类似的“共享”理念,还在德国的“公主花园”里。
2009年,有人从柏林当地政府手中租下了一片荒地,把它改造成了一个城市农场。这里就成了一处公共的农耕地,任何人都能自由出入,摘走园中的成果,但前提是——要在这里进行耕种。许多志愿者纷纷将自己家里的土豆、西红柿、萝卜、香菜等“土特产”带到花园里种植。大家以菜会友,彼此交流心得。
周末时,“公主花园”定期会举办音乐会。小黑板上写着当季的蔬菜品种。
而“共享农场”理念传到咱们中国,就又进化了一步。
最近,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今年要在18个省份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其中,作为试点省份之一的海南,提出的就是——以发展“共享农庄”为抓手,建设田园综合体和美丽乡村。
海南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海南将选择一批基础条件较好的农业基地,创建各具特色的共享农庄,为消费者提供土地租赁等多种形式的订制服务,培育农旅融合发展新业态,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也就是说,通过“共享”,让城里人、游客也参与到农场的运营中来,享受到农耕的乐趣,也让农民享受到收益。
在中国,“共享农场”不仅可以做到农场与游客的分享,还可以做到农场与农民的分享。这什么意思呢?就是政府会把闲置、荒废的农房、田地、山地、林地资源利用起来,通过吸引各类资本,修建现代化的农场。而农民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参与进来,分享农场的经营成果。
比如:
1. 产品认养:把农产品拿出一部分来,找到新主人进行认养,转变营销方式。
2. 托管代种:把土地流转给农场,托管给别人,拿部分收益,给一些佣金。
3. 自行耕种:自己仍然作为参与者,根据农场的统一要求来耕种,拿到收入。
4. 房屋租赁:把闲置的房屋出租给别人,赚房租。
对此,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孙立武认为:
这种独具中国特色的“共享农场”理念,一下子让农业共享经济的内涵丰富了起来。
首先,中国式的“共享农场”可以充分利用农村闲置土地,让它们发挥最大经济效益,打破以往没人种地的尴尬。
第二,中国式“共享农场”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赚钱渠道,不仅降低了经营风险,还把村集体经济和农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第三,中国式“共享农场”还是发展乡村旅游的有益突破口,能给游客带来更加真实的农耕体验。
随着“共享农场”逐渐被大家所熟知,很多人也脑洞大开,开始琢磨农业和农村还有哪些共享模式可以挖掘。
有人觉得,“农机共享”可以进行尝试。很多农民之前抱怨农机的价格太贵,如果通过开展农机租赁,一台农机可以提供给一个村里的农户使用,大家一起来共享这台农机,也可以减轻创业者资金压力和现金流。
还有人说,“仓储共享”也不错,因为建设一个仓储成本太高、闲置率也特别大。通过共享模式,可以激活农村仓储,提高仓储利用率,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存储及农产品安全等问题。
总说人和人之间要懂得分享,
我们总是把它理解成友好和礼貌,
没想到,这里也有一大片商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