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庄严宣告:“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正式提出五族共和论。
一直以来,这份就职宣言就被看作是“五族共和”说最早正式提出的时间,孙中山先生也被认为是“五族共和”说的提出者。
但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宪制变迁》一书中,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副教授常安博士在汲取各类经典文献、资料档案后,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五族共和的思想渊源,并非自孙中山始,而应追溯到近代中国西方民族建国思潮的传入,以及革命派与立宪派对于民族建国政治设计的论战。”
常安副教授称,早在1907年,齐白石的师兄弟、《中国新报》的主编、反对革命派的主要人物杨度就在《金铁主义说》中提到“五族合一”、“五族一家”之说,比孙中山之说早了将近五年。
包括孙中山本人在内的革命派,在革命早期,出于排满的政治宣传需要,一直提倡汉族单一建国论。但随着革命进程的深化,革命者们对于中国民族、宪制问题的认识状况也随之深化,原来论证对手所主张的五族建国论转而被吸收,五族共和论就此正式诞生。(立法网新媒体中心 王钰坤/文)
您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ID:ctoutiao),给您更多好看的内容。
2022-07-19 立法网发布了 《马珊珊:“选举办法”不应成为替换代表提名主体的挡箭牌》的文章
2022-03-31 立法网发布了 《谭昌华:《八节长欢·宴请台湾友人有感》》的文章
2022-03-09 立法网发布了 《谭昌华:《行香子·三八节致女神》》的文章
2021-12-01 立法网发布了 《叶建平:关于从建设健康社会高度综合防治抑郁疾患的思考与建议》的文章
2021-11-17 立法网发布了 《王鸿任:在预备会议上可以接受乡镇长辞职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