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立法人:“五族共和”思想并非自孙中山始

6445
立法网 2017-06-14 13:38 抢发第一评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庄严宣告:“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正式提出五族共和论。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jpg

一直以来,这份就职宣言就被看作是“五族共和”说最早正式提出的时间,孙中山先生也被认为是“五族共和”说的提出者。

汉、满、蒙、回、藏.jpg

但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宪制变迁》一书中,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副教授常安博士在汲取各类经典文献、资料档案后,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五族共和的思想渊源,并非自孙中山始,而应追溯到近代中国西方民族建国思潮的传入,以及革命派与立宪派对于民族建国政治设计的论战。”

常安副教授称,早在1907年,齐白石的师兄弟、《中国新报》的主编、反对革命派的主要人物杨度就在《金铁主义说》中提到“五族合一”、“五族一家”之说,比孙中山之说早了将近五年。

杨度.jpg

包括孙中山本人在内的革命派,在革命早期,出于排满的政治宣传需要,一直提倡汉族单一建国论。但随着革命进程的深化,革命者们对于中国民族、宪制问题的认识状况也随之深化,原来论证对手所主张的五族建国论转而被吸收,五族共和论就此正式诞生。(立法网新媒体中心 王钰坤/文)


您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ID:ctoutiao),给您更多好看的内容。

声明:本文由立法网企业号发布,依据企业号用户协议,该企业号为文章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创头条作为品牌传播平台,只为传播效果负责,在文章不存在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不继续承担甄别文章内容和观点的义务。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0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宁波城市站
金华城市站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