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汽协发布数据数据显示,2018年1-12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101万辆,同比增长88.5%;新能源汽车全年产销分别达到了127万辆和125.6万辆,同比增长分别为59.9%和61.7。
2019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完成61.7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49.6%。
但是日前保监会的一纸6月上险量数据,恐怕我们不得不为今年下半年的销量增长捏了一把汗。
根据日前保监会公布的新车上牌数据显示,2019年6月,国内纯电动乘用车上险数达到15.45万辆,呈现出一个突飞猛进的状态,整体环境看似一片大好。但是再结合中汽协发布的产销量数据相对比,就会发现出其中的异常。
根据中汽协的销量数据显示,2019年6月,国内纯电动乘用车市场销量和产量分别为11.3万辆和9.8万辆,但上险数却达到了15.45万辆,呈现一股“倒挂”的趋势。这是2019年内首次出现上险数和销量“倒挂”的情况,而产销量与上险量的差额也到了4.15万辆和5.65万辆。这也就表明,6月至少有4万多辆已经上险的纯电动乘用车是经销商手里的库存车。
按照正常流程来看,厂家从生产车辆到出厂,再到消费者购买,这中间通常来说有15日-2个月的时间,由于其中的滞后性,导致数据通常呈现为产量>销量>上险数的趋势。但是在6月却出现了产量<销量<上险数的倒挂。
根据数据可知,传统纯电动车企和造车新势力均出现了倒挂现象,其中吉利汽车6月销0.99万辆,上险数为1.77万辆;长安汽车销0.81辆,上险数1.61万辆;上汽乘用车销0.5辆,上险数0.94万辆。新造车企业中,蔚来汽车销0.11万辆,上险数0.18万辆;合众汽车销0.08万辆,上险数0.18万辆。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众多企业在6月的上险数都远大于销量。
在2018年12月,新旧年交替时,国内纯电动车市场就曾出现过一次上险数与销量“倒挂”的现象。究其原因,为年底补贴政策到期,经销商要在下一轮不利补贴政策出台或生效之前,集中“突击”上牌。
而此次6月的“倒挂”则与之类似。
在6月25日,国家新一轮补贴政策缓冲期正式到期,经销商借此机会在6月集中去库存、抢上牌。而往年在年底才会爆发的“年尾效应”也在6月出现,这一现象使得之后的销量数据集中在6月,或将导致7月及之后的销量被提前“透支”,7月销量必将呈现下降态势。
同时,在多数限牌城市中,由于牌照数量有限,6月的集中上牌也会让牌照数量产生“真空期”,经销商也需要时间来消化这部分已经上牌的车辆,从而对今年下半年的销量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历经9年飞速发展,我国已稳居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产销国。而每年下半年都是新能源发力的半年,2019年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达到57.5万辆,同比增幅达到66%。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多数车企在上半年主要依靠出行市场来取得了不错的销量。但需要注意的是,往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都呈现出前低后高的渐升态势,但随着明年补贴的进一步退坡以及6月集中爆发的数据,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或将提前“降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