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全景网
文|这不合理鸭
周末,你正满心欢喜载着女朋友,准备先来个浪漫晚餐,然后看场电影,最后……结果刚到餐厅,就堵在了停车场门口,并且被告知前面还有十几辆车等待中。于是换个地方,所有停车场都显示已满,这个时候等待你的将是什么,恐怕不言自明。
不要笑,这可不是段子,而是来自一位老司机的亲述。想象一下,如果换成是你遇到以上场景,会怎么办?嗯,其实也不用着急焦虑,因为这并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背后折射的是关于城市停车难、车位难找客观存在的现实。
根据公安部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到了2.4亿辆。然而汽车数量增长的同时,城市内各类停车场地并未进行有效整合,难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这导致国内的停车位缺口达到了约5000万个。
显然,停车难,已经成为一种城市现象,也是城市发展和老司机出行急需解决的痛点。于是,也就催生了智慧停车行业的火热。
要想理解什么是智慧停车,首先要从停车行业的发展进程说起,毕竟让停车这件事变得智能不是一蹴而就。在中国,停车行业发展至今,至少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80年代的纯人工管理,当时汽车还是少数人的新鲜玩物,后来随着公共场所车辆的增多,为了便于维护公共秩序需要,停车管理开始出现;
第二阶段,从90年代到2008年前后的出入口控制阶段,这个时候出入口停车收费管理模式出现,产品形式以机械设备为主,收费则是凭借人工;
第三阶段,发生在2009年之后,停车场开始逐渐出现智能化的停车管理方式,比如ETC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这个时候智能化停车管理设备进入更新迭代的快速发展阶段。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停车场增加了电子支付,将停车管理服务由人工方式转化为数字化方式,智慧停车开始成为市场的香饽饽。
不过有意思的是,很多人在谈论有关“车”的风口时,首先想到的是网约车、新造车、共享单车模式,智慧停车却很少被主动提及,事实上在2015年—2016年期间创业热潮火遍大江南北时,智慧停车也曾被捧为风口上的猪。
当时包括车位管家、停简单、停开心、顺易通等在内的初创公司都拿到了大笔融资,甚至投资方还不乏巨头的身影。用户需求、政策支持、市场前景广阔,吸引众多玩家蜂拥而入。
然而从产品形态和功能上来看,多数智慧停车产品只是一个App的呈现形态,只能告诉你停车场位置以及停车位的收费价格之类的基础信息,无法帮助车主实时掌握停车位的闲置与使用状态,如果进入网络环境不好的地下停车场,App直接无法使用,这导致用户寻找空闲停车位的核心诉求并没有被满足,最后也只能进入停车场,不停的绕圈子去找车位。
除此之外,市场上的这些智慧停车App,各自为政,独守自己的一亩三分田,系统不兼容也无法互联互通,车主通常需要下载多个App,一个片区的停车场也面临被多家停车应用瓜分的局面,逐渐被停车场运营方和用户弃用。
显然,单凭一个停车App,并不足以称之为“智慧”,也无法满足城市建设对停车管理的需求,以及解决用户外出找车位的燃眉之急。除此之外,作为一种商业模式,停车类App想要拓展业务,必须挨个与停车场去协商,无法实现快速复制,导致行业标准化缺失,形成了乱象丛生的情景。
那么问题来了,智慧停车应该是什么样的?
显然,它不会是一个简单的工具App,首先要是一个智慧云平台。谈及智慧停车解决方案时,腾讯云AI平台与物联网产品总经理张文杰曾表示,智慧停车行业正从停车应用阶段迈向智能平台阶段,与停车应用阶段最大的不同在于,进入智能平台阶段,智慧停车将打通各大停车单位之间的“数据孤岛”状态,并能顺利实现与停车系统以外的生态系统衔接,如自动驾驶、车联网、5G技术等。
这也意味着中国智能交通建设,必须要从政府、运营方、用户三方面一起入手,才能共同解决停车难的问题。从政府对城市交通网的建设层面,30%的拥堵问题都是由停车难造成的。通过腾讯云智慧停车解决方案,将有望建立城市级智慧静态交通平台,接通各类型停车子系统,形成静态交通数据网,组成一个实时运转的交通大脑,实现对城市道路的合理规划和治理,减少道路拥堵。
从停车运营方的角度,传统的方式停车位利用率低、结算难,停车场分散。这个解决方案将提供各停车单位的数据打通、实时共享,通过大数据模型的计算,可以完成闲时车位共享、合理定价等功能。智慧停车系统则可以自动计算停车时长、生成订单,自动扣费,实现无感通行,大大降低人工和运营成本。
最后,对于用户来说,找车位难、缴费难、效率低的痛点将被破解,以上解决方案可以根据车辆实时状态和车主信息,基于大数据分析计算,让车主快速地找到空闲车位,享受更合理的停车价格,同时用户还将体验到丰富的停车后服务,既节省时间又省了钱。
回顾智慧停车近年来发展的几个关键节点,从2014年概念兴起时的躁动不安,2015年资本狂热追逐时的行业乱象,到2016年资本寒冬袭来时的抱团取暖,2017年资本回暖后的井喷式增长,到2018年智慧停车用户习惯建立,随着AI、5G、IoT新技术的落地和应用,智慧停车正式迈入成熟发展和落地期。
尤其是进入2019年,智慧停车企业的各种商业扩张模式,依然持续升温,这其中有一个显著的行业变化是:腾讯、阿里、中兴等巨头入场,开始加入“抢车位”大战。据了解,目前几家巨头的智能停车解决方案已经在部分地区试运营,并且成为当地交通建设的一部分。
智慧停车作为一个资源壁垒极强的行业,决定着这会是一场巨头之间的赛跑,因为一旦某一家抢先占据停车场资源,就意味着会产生排他性。
不过与传统的停车应用单纯的工具属性不同,腾讯、阿里们采用的方式是一体化管理云平台。
通过覆盖路边停车、室内外停车场、立体车库等多个停车场景,实现城市级的智慧停车全流程服务。腾讯云把停车管理服务从人工方式转化为数字化方式,推动智慧停车服务扩展到围绕人、车、场的大数据应用,基于海量的联网数据,通过一体化云平台控制管理,构建城市静态交通热力图,助推智慧政府辅助决策。阿里则是采用了云+智能停车场的方案,通过互联网技术打通传统的线下停车管理系统,实现在线支付、查询停车位、业务办理、车场导航、大数据分析等功能,实现智能停车场体系。
(城市停车热力图,一张图了解城市实时停车位情况)
但是对于巨头来说,腾讯、阿里要解决的不仅仅是城市停车问题,伴随着政府和用户对城市级的智慧建设需求加速,以及智慧城市的广阔前景,他们正在通过智慧停车,打通智慧城市建设的入口。IDC的一份报告就预测,2023年全球智慧城市技术相关投资将达到1894.6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将达到389.2亿美元。
腾讯、阿里对智慧城市的重视,也促使马化腾和马云多次走向前台,对外展示自家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刚刚结束的重庆智博会期间,马化腾就再次重点提到腾讯云“WeCity未来城市”的建设构想,要把数字政务、城市治理、城市决策和产业互联构建成一个完整的智慧解决方案,目前WeCity未来城市已经在多个城市实现了落地。无独有偶,马云也在多个场合介绍阿里云ET城市大脑,以此去输出阿里云智慧城市建设方案。
从工业革命开始,汽车和城市建设就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汽车的增多代表着城市的发达程度,但同时汽车又带来了停车难、空气污染、道路拥堵等城市病。智慧停车作为城市的一部分,现阶段只是跨出了构建智慧城市的第一步,这也与进入产业互联网时代,各行各业的数字化升级戚戚相关。
不过,无论是智慧停车、还是智慧城市的打造,核心最终都是以人为本,它不应该被看成是城市化发展需要的被动结果,而应该是一个持续为人创造价值的过程,这样才有可能早日实现数据驱动的智慧城市经济体的美好愿景。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2022-09-14 钛媒体 App发布了 《星巴克加码中国市场,未来三年要新增开3000家门店|钛快讯》的文章
2022-08-11 钛媒体 App发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虚抬药价“把戏”,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钛媒体 App发布了 《为了帮00后卷王找到工作,简历修改师们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钛媒体 App发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进城费”,国内城市如何借鉴?》的文章
2022-03-25 钛媒体 App发布了 《蔚来2021年财报发布:年营收361亿元,整车毛利率达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