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术立足造车圈的博郡汽车,显然要比其他造车新势力低调得多。不过,这一现状马上要迎来改变。用南京博郡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CEO黄希鸣的话来说,就是“博郡开始一直比较低调,做好自己的工作,目的是先把基础打好。但是后面博郡要在两大方面发力,一个是产品质量把控好,做到安全可靠,第二是把自己的品牌和市场营销、销售渠道做好,包括售后服务,怎么把客户的需求痛点解决好。”
当黄希鸣说出这句话时,标志着博郡距离自己首款产品上市交付的日期越来越短。据悉,博郡首款车型iV6将于2019年底在天津夏利生产,2020年一季度开始交付。在产品上市交付前,黄希鸣透露博郡这款汽车的售价区间在25万-30多万,而销售渠道则是“经销商加盟+直营"的两条腿走路的方式。
不过,博郡汽车更加偏重经销商渠道,黄希鸣表示这是根据环境变化做出的选择。目前,博郡汽车团队已经在陆续签约和招商的过程中,今年年底大概会签几十家店到明年会有一百家店以上。
以技术立身汽车圈的黄希鸣,还谈论了博郡最新的各种动作。
记者:我想请问您,之前博郡跟一汽夏利要成立合资公司,跟一汽夏利之间合作的进展怎么样?第二个问题,今年车市的形势比较严峻,大家都认为今年车企的命运不会很好,您是怎么看的?接下来博郡会迎接怎样的挑战?
黄希鸣:跟一汽夏利的合作,4月份到现在进展比较顺利。由于一汽夏利是上市公司,所以不能提前披露具体的内容,还是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大家很快能看到披露。产品推进也比较顺利,博郡的第一款产品在夏利生产,第二款也是在夏利生产。
整个经济形势,之前我跟大家谈的时候就谈到经济形势可能遇到挑战。汽车行业连续20年的增长,从经济规律上来看,持续20年以上的增长是见不到的,美国每十年一次金融危机,所以肯定会有一个调整期,汽车行业也是需要调整期。在一个这么大的国家,美国的汽车市场也就是十几个二十几个品牌,中国原来就有三百个品牌,现在有三四百品牌,必然存在淘汰。
博郡第一天做的时候我基本上就想到了这点。从开始这一天就清楚地认识到,汽车工业是个马拉松,不是百米跑,一定要有耐心,把自己的功夫练好,主要还是要专注于自己的技术能力、产品能力。
现在市场上一些汽车企业面临比较大的困难,主要是因为大家缺少什么呢?都是缺少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所以实际上这轮大淘汰下,没有研发实力、没有技术实力,产品没有竞争力的企业都会被淘汰掉,这是必然规律。博郡开始一直比较低调,做好自己的工作,目的是先把基础打好。
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还是会向好发展,因为电动车跟传统燃油车比,现在电动车的使用成本已经低于传统车,还不讲带来的生活便利性等等。如果电池的成本进一步下降,2025年之后它的初始成本也会优于传统的燃油汽车,所以电动车的市场会持续向好发展,这个信心我们要有,但是这个过程中肯定不会生存着几百个品牌,任何市场也不会容纳下几百个品牌的。
记者:博郡接下来会怎么发展?
黄希鸣:博郡前期在研发上的投入比较大,包括跟夏利的合作,后面主要是关注生产和产品质量,另外在市场营销上发力。因为前期发力会比较空洞,产品没出来之前,跟大家讲的都是字面上的东西,只有产品出来了,客户才能感受得到,跟客户才能真正交流顺畅。后面两个方面,一个是产品质量把控好,做到安全可靠,第二是把自己的品牌和市场营销、销售渠道做好,包括售后服务,怎么把客户的需求痛点解决好,这是最关键的。
记者:您认为一汽夏利为什么和博郡合作,主要看中什么?
黄希鸣:我刚才基本上回答了这个问题,跟一汽夏利谈的企业很多,每个企业都有不同的想法。一汽在选择企业的时候非常慎重,主要看这家企业能不能给夏利带来应有的价值,特别是能不能把夏利的经营改善做好,这是最关键的。做好经营改善,最关键的是有没有持续的产品投入到企业里面去,前些年之所以经营不好,也是缺乏比较有竞争力的产品,这是最关键的。实际上我们跟夏利的合作恰好把这一块弥补上,大家更加有信心,包括夏利的员工,大家都有信心我们能够把夏利带起来。
记者:您认为博郡的优势是什么?
黄希鸣:博郡是完全自主的研发,而且是针对电动车的特点做研发,所以对整个性能把控、成本、效力方面能做得更加优秀一些。而且在市场竞争上,有时候你的性价比高5%或者10%,你就能生存下来,差那么5%或者10%就生存不下去。这是我们最有信心的。
记者:您希望我们给夏利带来什么?
黄希鸣:夏利的生产体系是丰田培养起来的,主要人员到日本培训,日本把技术带到中国来的时候也派了日本的专家到中国带着团队一起做。实际上在中国,夏利是最接近丰田体系的一个生产体系,所以它的能力还是不错的。当然,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这是实话。这个生产体系最终能保证我们的产品的质量,这是我们看重的,所以是强强联合。
记者:我们了解到政府和国有资本都很青睐这家公司,是什么样的契机能取得这些资本的支持?在什么样的时间点跟这些国有资本或者政府开始沟通?
黄希鸣:实际上我们发现一个特点,我们对这些战略的投资吸引力比较大,因为我们不太善于讲故事,还是扎扎实实做事情。像中化国际这些企业也是讲究科学至上,讲解技术,讲究产品。当时在投资前他们领导讲了一句话,看到有些企业把产品推到市场上都没有很多的测试,他觉得这是很奇怪的事情,因为在发达产业中他们要经过很严格的过程把控。理念上的认同,使我们能够走得比较近。
个人来讲,我本身的投入也是很大的,我把原来的企业全部投入到新的企业里面去,不以炒作、挣钱、短平快为目的,这是国有资本、政府资本都比较看重的地方,毕竟是以做实业为主。
记者:您什么时候跟他们有联系的?
黄希鸣:实际上2015年就接触了很多,国有资本也好,地方政府也好,当时谈了很多,最后落在南京,是看到南京的投资环境和南京丰富的资源,南京大学的科研实力也比较强,另外产业链在江浙沪比较完善,所以最后落在南京。实际上从2015年到现在,陆续也有很多的资本进来。
记者:您是2016年创建的博郡,2015年先有的资本后有的公司,是吗?
黄希鸣:资本的投入是2016年开始,一开始我自己投了很多,在原来的基础上投入了不少。
记者:资本在正式进入之前,是因为比较信任您个人所以过来投吗?
黄希鸣:可以这样说,因为实际上资源整合方面,也有我个人的因素在里面,但毕竟还是我们的理念能吸引不少人。当时我在上海做了十来年,包括今天碰到很多领导,以前都接触过,给他们提供过技术支持服务,所以以这种信赖为基础,以及我平时做事的风格,也是吸引资本的一个非常大的因素。像我在美国,有很多的员工在美国就跟我做了差不多十年,经过所有的风风雨雨才建立起信任,这是非常关键的。做企业,信誉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记者:造车是非常烧钱的一件事情,一年需要花费多少钱?
黄希鸣:实际上看投放多少产品,造车与产品投放是非常紧密相关的。我们第一款产品大概投放十几个亿,基本上每款产品在几个亿到十几个亿之间。因为我们产品投放比较多,在研发好几款产品,所以投入量还是蛮大的。除了产品投入之外,还有市场营销等,所以整个投入不少。但是相对于其他的企业,我们投入还是比较谨慎的。
记者:咱们是2019年年底量产,预计第一批下线的产品,价格区间是怎样的呢?
黄希鸣:实际上第一台车大概年底量产,但是我们拿到合格证会在明年年初,因为合资公司成立之后才能办理很多手续,要到工信部、发改委、环保部办理手续,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明年年初,我们希望2020年能够销得比较好。没有具体的目标,希望最终爬坡能爬起来,一个月销量几千的范围。
记者:价格呢?
黄希鸣:价格是25万到30多万。最终价格是量产前两三个月会公布,因为还要算很多的细账,备用金留多少,可能到量产准备的时候会公布。
记者:您刚才谈到一汽夏利投资改造的问题,我看到报道之前您在南京、上海也有工厂?
黄希鸣:对,在南京的工厂是要建的。我们今年公布的第二款车,那个大车会用到非常先进的生产工艺,所以在传统的这些设备基础上是产不出来的,比如说钢铝的混合,有不同的工艺方法,所以在南京还是要建一家厂。以后投入工厂的计划目前还没有推那么快。大家也知道,我们计划在上海临港建厂,这些计划主要看产能和产品的规划,看怎么来推进。
记者:首先合资工厂?
黄希鸣:我们确保第一家工厂的产能要得到充分利用,这是肯定要做的,所以前两款产品在天津投产,希望把天津的工厂充分利用起来。
记者:今年资本市场的大规模投入在减少,博郡获得融资,最关键的原因是什么呢?
黄希鸣:实际上不光是大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投资在减少,整体投资都在减少。博郡开始比较低调,开始投资界看问题还是看表面现象,希望企业在市场上有些声音。但是现在大部分投资者也是经过了受教育的过程,早期跟风的情绪比较重,互联网时代大家都跟风投资,而做汽车投资是价值挖掘的投资,因为能看懂汽车的投资人并不多,所以怎么挖掘汽车企业的价值,这是需要时间来磨炼的。很多投资人经过过去2015、2016、2017年的教育,大家对汽车企业的价值认识加深了。
记者:7月因为补贴大量退出的原因,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首次出现负增长,对此您怎么看?
黄希鸣:大家可能把它联系到补贴退坡,但是我觉得也不是直接相连,实际上有个最大的影响因素是国5到国6的切换。很多国5的车在6月份做到五六折的销售,这实际上把七八月的市场已经放空了,所以所有的销售在今年下半年会受比较大的影响。
另外还有一点,这个补贴退坡对低档次的车会有所影响,依靠补贴的产品会稍微受一些影响,实际上市场是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的,这是好事,即使短暂有一些销量的下滑也是正常的,也是好事。最近还是有不少产品出来,包括特斯拉的新车,还有我们的一系列产品,还有广汽、吉利、上汽、比亚迪,都陆续推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我觉得电动车的爆发期还没有来临,明年之后会有比较大的增加。
记者:您觉得物联网给汽车行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另外博郡汽车在这方面有什么的新举措?
黄希鸣:博郡实际上已经在网联方面、智能驾驶方面做了很多工作,预控制器都是自己设计开发的,智能网联方面我们用一键打通所有的生态,所以以后博郡更像一个软件公司,不像一个硬件公司,硬件所占比例越来越小,大量的用于智能网联的软件开发上。包括以后的手机和车都是非常智能的,今天的手机还需要点开微信这些东西,以后的手机知道你想要什么东西,车也一样,你进去它就知道你想到哪里去、有什么需求。让我描述未来,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愿景。
记者:销售模式有没有什么创新?相比特斯拉。
黄希鸣:大家把销售模式的创新说得比较多,实际上任何东西的创新都是基于技术发展和产品发展。刚才说物联网,以后汽车是联网的,以前汽车是不联网的,汽车卖给你跟你就没有太多关系,你修车的时候到4S厂家去一下就好了,除此之外你跟车没有太多沟通,但是以后我们和车是沟通在一起的。以后车企不光是卖给你产品,而是维护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所以经营客户也是依靠互联网思维,围绕产品服务,增值服务和客户的体验,这是最关键的一个变化。
实际上营销模式、渠道变化并不大,只是以后4S的模式不太常见了,更多是2S,尽可能把销售的便利性提高起来,从试乘试驾到买车,更注重整个过程客户对服务的满意性的提高。特斯拉以前走直营模式,现在也在找经销商,它也在向传统的模式转。所以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很多的企业过分强调直营和经销商模式的差异,实际上没有那么大的差别。实际上经销商的模式有时候也能调动原有的社会资源。就像我们跟夏利的合作,能把经销商的社会资源、销售的经验和能力激发起来,也是很好的事情。
记者:更多是经销商还是直营?
黄希鸣:我们更偏重于经销商,直营也有一些。
记者:我们是借用夏利的渠道吗?
黄希鸣:可以部分借用。
记者:博郡的渠道建设怎么样?
黄希鸣:今年年底整个团队已经签了不少经销商,今年年底大概会有几十家店,到明年会有一百家店以上,已经在陆续签约和招商的过程中,完成任务没有太大问题。
记者:咱们公司目前核心技术主要集中在哪里?
黄希鸣:我们在平台开发上做了很多年,有几块比较突出,原来在底盘设计方面已经在世界上比较知名,在美国、中国做过很多项目,我们在正向平台开发上是非常领先的。我们现在开发三款纯电的平台,全世界没有第二家企业,大众也只有MEB平台,我们不但在国内领先,在国际上也是领先的。在电池上我们有不少专利,可以查查我们的专利蛮多的。在轻量化方面,福特第一款铝车身就是我们团队带头开发出来的。在性能方面我们做得非常好,所以我保证将性能做到极致。我们有蛮多地方在行业上是很领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