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智能时代,企业如何应对海量多样性数据挑战?
都说智能时代将带来数据的新一轮增长,这些数据到底来自哪里?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2019年,全球各地运营商拉开了5G建设的大幕,更高带宽、更低时延的网络,让工业互联、远程手术等从梦想变为现实,更多的联接,将带来运营商未来10倍以上数据增长。
央视在2019年春晚首次启用4K+5G的直播,带给用户全新的视觉体验。而8K技术也已经逐步成熟,1小时8K超高清视频占用的存储空间将会达到1080P高清的40倍以上。
自动驾驶是当前最炙手可热的领域,不管是传统车企还是新造车势力都将之视为汽车产业的下一波产业机会,自动驾驶训练的基础是海量的路测数据,每一辆测试车的各种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传感器源源不断地产生数据,数据量可达60TB/天。
在金融行业,大数据的应用日新月异,如实时征信、即时获客、精准营销等,用户的消费行为正在成为源源不断的数据来源,PB级以上的日志数据分析,使得银行基于大数据的运营产生更高效益。
数据海量增长,数据类型多样化
数据如洪水猛兽,不知疲惫地冲击着企业IT系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必然带来数据的海量增长。据华为全球行业展望(GIV)报告显示:全球的数据年增量将从2018年的32.5EB到2025年180PB,增长4倍以上。
在数据量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数据类型的多样化发展:企业第二数据平台的崛起,音视频、日志、文档、网页等非结构化数据逐步成为企业内容生产的主体,且非结构化数据蕴藏的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根据Gartner分析,企业80%的数据将会由非结构化数据构成,未来占比将进一步提升,文件、对象、大数据等非结构化存储将成为主力。
多样性数据融合处理给存储带来新挑战
数据从企业的成本变成生产资料,建设企业数据湖,对多样性数据进行融合分析处理成为必然,同时也给存储带来了新的挑战:
首先是要求存储具备多协议的承载能力,让海量、多样性数据存得下,并且能够支撑高效的数据分析
其次,以金融为例,从事后风控向事中、事前风控演进,需要更高性能、更低时延的基础设施支撑,存储需要应对这种更高实时性要求的业务
第三,数据量从PB级扩展到EB级,存储设备从数十、数百节点扩展到数千节点规模,如何更简单地进行管理
OceanStor分布式存储重定义存储架构,引领存储智能化
针对智能时代对存储系统性能、规模、可管理性等更高要求,华为推出了新一代OceanStor分布式存储,实现三大创新突破:
极速体验:基于Kunpeng算力+AI网络,实现单节点性能高达16.8万每秒读写速度(IOPS)和1毫秒以内时延,在业界标准测试SPC-1中排名第一,首次让分布式存储也可以承载企业关键应用
极致效率:打破架构壁垒,首次实现一套存储同时支持块、文件、对象、HDFS协议。多协议互通,数据存入一份,多种协议读出,节省传统存储间的无效迁移与空间占用,让存储和分析更高效
智能管理:云上云下协同,实现存储全生命周期智能管理。率先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存储全生命周期管理,让性能调优从手动到自学习自调优,让资源规划和故障处理从被动到提前60天预测。
打造行业广泛认可的海量多样性数据底座
截止2019年7月,华为OceanStor分布式存储已进入全球超过50个国家,服务金融、运营商、大企业等多个行业超过1500家客户,成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海量、多样性数据承载的首选存储。
在航天领域,欧比特宇航科技基于OceanStor分布式存储,让卫星大数据更快、更好服务民生、守护绿水青山。
在生命科学领域,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基于OceanStor分布式存储,应对基因数据海量增长的压力,探索人类抗癌之道。
在媒资领域,索贝科技携手OceanStor分布式存储,以超高稳定带宽,打造4K/8K超高清视觉体验。
在金融领域,信雅达携手OceanStor分布式存储,以3AZ容灾及单桶1000亿对象能力,让金融票据永远在线、永远可查。
在政府领域,星环科技联合OceanStor分布式存储推出大数据存算分离解决方案,让大数据分析更经济、更高效。
华为OceanStor分布式存储也获得越来越多的机构认可,根据IDC发布的《IDC PRC Software-defined Storage and Hyperconverged System Tracker Delivery,2018》报告,华为在中国区分布式存储的市场份额连续两年稳居第一。
在2019年6月召开的东京Interop展上,华为OceanStor分布式存储凭借高性能、高可靠和低延时等领先能力,荣获Best of Show Award金奖。
面向未来,华为OceanStor分布式存储将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推进技术和商业创新,打造智能时代海量多样性数据底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