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时间:2019年9月24日
出席领导: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CEO 张勇,CFO 武卫
【核心要点】
一、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CEO 张勇:
阿里巴巴数字经济战略
阿里巴巴的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个使命从公司成立之初到现在未曾改变。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我们需要用数字技术给消费者生活带来便捷,因此更具体的使命是“让天下在数字化时代没有难做的生意”。
(一)阿里巴巴数字经济整体框架
20年前,阿里巴巴以批发业务起家,逐渐扩展至零售业务,今天我们在零售领域拥有许多消费者品牌,包括近期收购的网易考拉,是阿里动物园迎来的新的一员。在近几年的新零售革命中,我们帮助不同行业的零售商实现数字化转型,同时利用数据处理技术和数据洞察提升其运营效率。
我们还布局了本地生活服务、数字娱乐业务等。我们在看待这些面向消费者的业务时,不会将其看作一个个单独的业务,而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业务,这些业务共享着阿里巴巴生态的用户基础。我们希望通过提供不同的服务,满足用户逐渐增长的需求,甚至创造新的用户需求。
阿里数字生态的基础设施包括:物流、金融支付、营销平台、高德地图、阿里云等。今年阿里生态基础设施中新增高德地图,我们认为地图与导航应用不仅与个人消费者相关,还与大量基于位置的服务(LBS)、商家服务密切相关,随着5G、IoT时代到来,高德地图对阿里未来发展有重要意义。阿里云平台包括云基础设施、IoT PaaS平台、数据平台、移动端应用等,在阿里数字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让我们实现数据、用户ID、商家ID的集成。
我们一直强调,数据是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的生命线。基于大量的商业应用,阿里获取大量实时数据,并利用数字计算能力,从实时数据中创造价值,反哺商业生态,从而建立紧密的数据闭环,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
(二)阿里数字经济体的增长引擎
A. 用户端
1) 用户增长
过去几年阿里巴巴零售用户实现高速增长。截至CY2Q19,淘宝和天猫在中国市场的年化活跃买家数合计6.74亿,同比净增9,800万;Lazada和AliExpress在国际市场的年化活跃买家数约为1.3亿,这是阿里国际化的良好开端。
通过消费者分层、产品多元化、消费者互动形式创新,阿里更好地服务了消费者,从而拉动用户增长。
2) 业务扩张
淘宝、天猫年化活跃买家数合计6.74亿,其中25%的用户同时是口碑和饿了么用户,12%的用户同时是优酷付费会员。我们将持续发展本地生活服务、文娱业务,促进淘宝、天猫用户向本地服务、文娱服务转化。同时,新服务带来良好的协同性,提升用户体验,增强阿里生态的用户粘性。
加上本地生活服务、文娱服务,阿里巴巴在中国拥有7.3亿去重年化活跃消费者。蚂蚁金服旗下支付宝的国内年化活跃用户达9亿。总体来看,阿里数字经济的国内用户达到9.6亿,已经渗透70%的中国人口。
3)全球化
阿里通过多品牌战略服务国际消费者和商家。
商贸方面:
物流方面,我们正在与菜鸟、Lazada、Trendyol、Daraz等共同打造国际物流网络。
支付方面,支付宝与大量本地服务商合作,开发本地数字钱包。电商是在线支付的重要渗透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渗透方式。同时,我们与众多线下商家合作,推广数字钱包。
以下是集成商贸、物流、支付领域的阿里国际业务版图。我们将继续推进国际业务,国际化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1.3亿的国际市场年化活跃买家表明了国际化战略良好的开端。我们将继续推进用户规模的增长,并延续我们在中国的模式,拓展消费类别,提升用户活跃度,增强用户粘性。
阿里拥有7.3亿国内年化活跃消费者以及1.3亿海外年化活跃消费者,合计全球年化活跃消费者达到8.6亿。
我们希望通过新零售,帮助38万亿的中国零售市场实现数字化,扩展阿里巴巴的潜在市场。我们坚定地相信,线上线下是没有界限的,线上线下的区别不在于是否在网站上下单,而在于商家是否数字化,是否能捕捉商业数据。我们与不同行业的零售伙伴合作,推进商家数字化,利用数据分析、数据洞察,反哺商业成长。因此,我们在购物商场业态,推进天猫线上线下融合,面向生鲜市场推出盒马,并为消费电子、家装、餐饮、农产品、零售通等多个领域的商家提供数字化机会。
如果线下商家的产品订单、支付、消费、店内流量实现了数字化,线下商家可以同线上店铺一样获取数据。阿里通过新零售,帮助商家在全渠道管理消费者,由于消费者行为实现了数字化,商家能够对消费者需求变化快速反应,改善零售运营。
阿里巴巴生态服务用户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下是用户每月使用最频繁的五个app,如果用户同时使用淘宝、高德、优酷、饿了么和UC,则每月有27天生活在阿里生态,我们希望未来能达到每月30天。
B. 商家端
1)商家的数字化转型
阿里巴巴作为平台,并不直接满足用户需求,而是通过与商家合作,间接地满足用户需求,电商是阿里巴巴商家策略的起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服务拓展至数字营销、渠道管理、数据驱动新品研发等。我们建立消费者生命周期、产品生命周期、新制造等管理,实现整个商业价值链的数字化。
2)数字基础设施赋能
为了提升数字化运营效率,高效使用数据,过去十年我们在技术方面作了大量投资,包括数字平台与云智能。在技术端,阿里云生态包括SaaS、IaaS和PaaS。由于阿里电商业务的特点,我们对数据技术进行大量投入,我们相信数据能力是云智能的核心。
近年来我们认识到,云基础不仅与阿里平台上的第三方商家有关,也与所有希望实现商业化转型的商家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将阿里巴巴的商业生态与云智能结合,形成新的商业模型,即阿里巴巴商业操作系统,不仅包括SaaS、IaaS和PaaS,还包括数据平台和数据即服务(Data as a Service)、以及商业即服务(Business as a Service)。
3)数据技术赋能
阿里巴巴的独特性在于提供商业即服务(Business as a Service)。由于我们在中国零售市场的强大市场地位,BaaS从零售业开始。当我们与品牌商合作,帮助他们进行数字化转型时,我们不仅提供虚拟数字服务、云存储服务、IT基础设施,还帮助他们搭建数据中台,将数据应用到商业实践。
这些应用还可以拓展至其他行业,比如金融、交通、本地服务、文娱等,在这些我们具备优势的领域,我们提供完整的数字解决方案;在我们还没有布局商业应用的领域,我们非常乐意与第三方合作,打造SaaS生态。以智能出行为例,我们正在与本地服务商合作,实现西湖旅游的数字化,实时监测西湖周边的流量,从而为游客提供实时数据,指导游客哪里有空车位。
物流方面,菜鸟网络取得巨大进展,我们已经实现了中国包裹配送网络的数字化,建立“最后一公里”寄送、取件网络。我们正在建立一个混合网络,进一步整合菜鸟、菜鸟裹裹和蜂鸟等。国际业务方面,我们正在打造国际物流网络。
金融支付业务是阿里巴巴的重要支柱。阿里巴巴集团创造大量商业应用和支付需求,数字钱包从线上渗透至线下,并为阿里生态中的应用引流。另一方面,电商的发展为消费贷款、小微贷款创造机会。例如,为了备战双十一,不少商户申请了营运资金贷款。
整合后的阿里巴巴商业操作系统:金融支付、物流、云基础是三大支柱,支持阿里生态的消费者驱动、商家驱动、消费者生命周期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等。这里的云基础不只是云IT、云服务、云存储和CDN,还包括云智能,即不只是获取数据的能力,还包括数据计算,以及以更低的成本从实时数据中挖掘更大的价值。
以下是阿里巴巴在过去20年的重要创新。我们从未停止创新,不断充实阿里生态。就像我经常向合作伙伴说的,最近经常被媒体引用的那样,“如果我们不杀死自己,就会被别人杀死”,这是我们创新的驱动力。
(三)短期目标和长期展望
我们希望持续发展至少102 年。短期五年目标:到FY2024,国内年化活跃消费者超过10亿,GMV超过10万亿人民币;长期目标:到FY2036,服务全球20亿消费者,创造1亿就业岗位,帮助1,000万SME盈利。
二、阿里巴巴CFO 武卫
(一)财务更新
1、强劲的增长
过去一年阿里各项业务指标均取得了强劲的增长。截至二季度末,移动端MAU达到7.55亿,年化活跃买家达到6.74亿,两年间增长超过2亿,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亿。中国总人口约为13.7亿,即每两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人在阿里平台购物。财务方面,收入稳定增长,过去一年的总收入达到598亿美元,同比增长46.2%;调整后EBITA达到168亿美元;Non-GAAP自由现金流达到152亿美元。这些都是我们实现长期增长的动力。
全球同行的收入表现同样出色。不过当同行增长20%时,我们增长了46%。即使剔除新收购的业务,我们的增长仍然非常强劲,达到37%。这不仅是过去一年的情况,过去五年同样如此。过去5年,我们的营收增长了7.1倍,增速明显高于同行。
在收入强劲增长的同时,我们的盈利保持健康。集团总体调整后EBITA的三年CAGR达到30%,核心商业业务增长更快,CAGR达到41%。我们开始将一部分利润投资到业务扩张,目前已经将核心业务利润的三分之一投资到发展物流、全球化、本地服务以及新零售等。2017年我曾经说过要用增量利润来扩大我们在B2C市场的领先优势,现在我来汇报一些成绩。过去两年,中国在线实体购物行业实现22%左右的增长,而天猫实体商品GMV同比增速超过30%,实现高于行业的增长,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阿里巴巴已经成为中国消费增长的动力。FY2018至FY2019,中国零售消费总额从37.1万亿增长到38.9万亿,增长约1.8万亿,而阿里中国零售平台GMV从4.8万亿增长到5.7万亿,增长了0.9万亿,阿里对中国零售消费增长的贡献超过50%。
我们不仅关注扩大用户群、提升成交额,还非常关注用户忠诚度。截至18年6月的过去一年我们平台年均消费额在1万元以上的用户超过1亿,且留存率超过98%,今年年均消费1万元以上的用户超过1.3亿,并且维持超过98%的留存率。这意味着我们的努力、创新以及平台提供的差异化,都在消费者认可度上得到了回报。
由于我们70%的新用户来自下沉市场,很多人会关注下沉用户的质量如何。随着这些用户在平台留存时间增长,用户在平台的消费支出也在增长,阿里平台的下沉地区用户第一年的平均年均消费额达到2,300元,第三年增长到6,700元,到了第五年可达到1.06万元,这是领先于竞争对手的。
阿里生态系统的协同效应也能够确保用户较高的忠诚度。38%的饿了么新用户来自支付宝,约20%的淘宝和天猫新用户来自支付宝。我们拥有近7亿用户,支付宝用户规模更大,而且支付宝擅长获取下沉地区的线下消费者,而淘宝、天猫、饿了么、优酷等非常擅于留存这些用户,形成协同效应,即一起获取和留存用户,而不需要花费双倍的营销费用。
协同作用不仅存在于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之间,阿里巴巴集团内部也存在协同效应。淘宝、高德、优酷、饿了么、UC这五个平台的用户活跃度是单一平台用户的3倍;88VIP的用户粘性非常高,人均消费是总体用户的9倍。
商家端来看,阿里平台付费商家的年留存率是63%,考虑到我们服务的SME业务比较不稳定(国家统计数据显示,自然波动率为20%以上),目前的留存率是相当高的。此外,在中国总体消费(包括线下)增长10%的情况下,我们平台上50%的付费商家销售额增长超过20%,这意味着商家可以在我们的平台上获得额外的价值。
目前我们拥有超过50项业务,这些业务都在帮助提升商家的P&L表现。我们帮助商家增加销量、减少物流成本,帮助他们在分销、营销、IT和财务等各方面变得更有效率。目前,350万付费商户正在使用我们的服务,2,800万活跃商户在使用蚂蚁金服的服务。
阿里云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云服务商。59%的中国上市公司在使用阿里云服务,相比去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
2、盈利效率
我们的每一美元收入所需的营销支出从CY2Q18的0.11美元下降到CY2Q19的0.09美元。我们是最具成本效益的平台之一,拥有最低的用户获取成本。当我们的员工数量增加19%时,总收入增长了42%。
内容成本是文娱业务最大的成本项目之一,我们的策略是强化自制能力,而不仅仅是从外部购买,因此内容版权采购成本大幅减少,内容成本占文娱收入的比重下降,内容效率得到提升。
随着各业务效率提升,集团整体盈利效率也得到提高。CY2Q18核心业务调整后EBITA为370亿人民币,我们将40亿人民币重新投资到本地生活服务、物流、全球化、新零售等领域,将60亿人民币投资到云计算、文娱和创新业务等,最终集团调整后EBITA为270亿人民币。CY2Q19核心业务EBITA增加到470亿人民币,集团整体调整后EBITA为350亿人民币。
3、投资未来
投资者经常会问阿里为什么不停止投资,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如果十年前,我们不投资淘宝、天猫、阿里云、支付宝等,很难想象今天阿里会是什么样。今天的阿里正是源于十年前的投资。
今天我们是在投资未来。a)投资DME,是因为我们的7亿用户有文化内容消费需求,DME业务在持续增长,会员数增长40%;b)投资本地生活服务,是想进入这个超过1万亿的市场,饿了么和口碑的GMV同比增长40%;c)投资国际零售,是想在2036年获得20亿消费者,Lazada DAU同比增长超过100%;d)投资菜鸟物流,是因为这是基础设施,不仅是为了我们平台,更是为了整个中国的商业,菜鸟的多项指标增速均超过100%;e)投资创新业务,高德地图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地图app,18年10月的DAU已经超过1亿,同时也是我们多个业务的基础,尤其是本地生活服务和物流服务;钉钉拥有2亿注册用户;天猫精灵上市18个月以来总出货量已超过1,000万台。
(二)战略投资
阿里投资并购的策略:1)持续的战略投资;2)更注重业务协同;3)投资组合持续审查和严格监督管理。
阿里投资的三大目标:1)巩固核心业务的市场地位;2)实现全球化;3)投资新的技术趋势带动业务增长。这也是阿里投资的特点,我们不做财务投资,我们的每一笔投资都需要整合到阿里生态,通过投资产生更大的协同效应。
我们不仅投资,也会退出投资。当投资的项目对我们不再具有战略价值,我们就会退出。截至目前,我们已经退出50多个投资项目,实现投资收益180亿元人民币。
(三)新的估值框架
今天,我提出另一个角度来思考阿里巴巴的估值。阿里巴巴的业务分为C端业务和B端业务。
1)C端业务:我们拥有6.7亿国内年化活跃消费者;加上本地生活服务、文娱等,AAC达到7.3亿;如果再加上国际业务如Lazada,则全球AAC达到8.6亿。对比亚马逊市值约为9,000亿美元,剔除云服务外的商业服务对应4000-5000亿美元,亚马逊服务约4亿消费者,因此每AAC的市值约为1000-1250美元。以亚马逊的单用户价值来计算,则阿里的C端业务对应约8,600亿美元市值。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的AAC是能够带来利润的,C端业务产生170亿美元EBITA,即每个AAC带来20美元利润。阿里巴巴经济体以最低的成本获取用户,淘宝和天猫对中国消费者而言意义非凡,同时我们努力提升用户粘性,并通过提供娱乐、本地服务等更广泛的服务来提高ARPU,这个商业生态是阿里独特的优势。
2)B端业务:过去一年B端业务收入达到68亿美元;战略投资(包括蚂蚁金服等)合计面值超过83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