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张超
天下苦流量久矣,但微博平台似乎总能创造“数据神话”,其中的水分恐怕只有平台自己清楚了。
10月17日,针对网络爆红文章《一场新媒体巨头导演的“僵尸舞台剧”,真实还原现场,导火线:一条一夜爆红的视频,我们流量却为0!》中控诉的某MCN机构通过旗下达人微博账号进行原发推广时刷数据的行为,微博管理员回应称:“经查,该帐号在微博平台原发推广该条商业内容的报价为3070元。在接到反馈后,我们已暂停@张雨晗YuHan 账号的商业接单功能。”
不过,微博方面指出,该MCN公司收取了客户视频制作费用,可金额与网文说明有较大差距。“关于刷数据行为和订单金额纠纷,微博会尽快查实,依据事实和社区管理规则,对帐号做进一步处理。”
如今,微博上常常一篇看似平淡无奇的文章阅读破千万、转发评论破百万,一个简单的明星日常话题阅读破亿、讨论上千万,一个网红达人的视频阅读几百万、点赞几十万……这些繁荣热闹景象的背后,有些确实是优质内容,但更多的却是通过“灰色手段”来创造数据神话。微博也被指“数据造假,流量作弊”,平台上面刷数据的行为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
此次微博刷量行为还要从那篇名为《一场新媒体巨头导演的“僵尸舞台剧”,真实还原现场,导火线:一条一夜爆红的视频,我们流量却为0!》的微信文章说起。
该文章主要描述了一位深圳创业者与微博流量头部的MCN机构蜂群传媒合作,双方设计了一个预计100万左右的微博平台话题推广全案,想要围绕着创业者的线下网红实体店、实验室,进行互动式的、矩阵式的宣传推广。
为了了解推广效果,上述创业者想要先找一位博主进行测试,然而这一试就出现问题了。文章写到,双方计划通过蜂群传媒旗下时尚达人“张雨晗YuHan”的微博帐号进行产品推广,但在推广过程中,该创业者发现,虽然推广微博上的播放量和用户评论中涉及的购买信息不断增加,但其后台流量近乎为0,而成交数也为0。
这位创业者随即与蜂群传媒进行沟通,但对方一直未有回应。之后,该创业者还发现,时尚博主的视频观看量一路攀升,夜间也没有停歇的迹象,不禁让其惊叹:“蜂群传媒,作为微博领域流量的头部机构,手持这么多的微博大号,一条微博几十万的价格,居然让我看到是这样的一种场景,真是有点让人细思极恐。”
不死心的创业者甚至还去专门的微博刷量服务商处了解了相关价格,据称达到同样效果只需3500元,远低于其向蜂群传媒付出的价格。
截至目前,这篇文章在微信上的阅读量已经突破10万。这位创业者可能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一心想要找知名MCN机构打造爆款、实现流量转化,最后却是吐槽这家MCN机构的文章成为了实打实的爆款。
这场围绕流量的争论仍在继续,双方各执一词。微博管理员发布的信息称,经查,“张雨晗YuHan”帐号在微博平台原发推广该条商业内容的报价为3070元;MCN公司也反馈,他们收取了客户视频制作费用,但金额与上述公众号内容说明的有较大差距。
蜂群文化随后也发布声明辟谣称,合作款项共计47500元,其中包含直接费用微任务成本3070元,博主拍摄制作及内容原创成本28500元,并非谣传的100万。
据新京报报道,微博CEO王高飞还转发了蜂群文化的声明,并称:“4万多的单子,也刷评论和播放量?搞不懂,图啥?”这也意味着微博确实存在刷量行为,只是相关微博目前已经无法找到。
财报数据可以看到,微博主要的营收来自广告和营销费用,而与广告和营销收入挂钩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流量。截至2018年底,微博月活用户已达4.62亿;全年净营收17.2亿美元,同比增长49%;到2019年二季度,平台月活用户增长至4.86亿,净营收同比增长1%至4.318亿美元。
作为顶级流量平台之一,微博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但随着流量红利见顶,这种价值也在日渐流失。走在十字路口的微博,在提升用户活跃度、实现商业变现的同时,也需要保护用户体验、维持平台健康发展。
“在利润驱动下,虚假流量现象几乎已渗入互联网世界的肌理,它可以是谣言制造机、评价作弊器,甚至是舆论风向标,对互联网产业发展和意识形态安全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危害。”腾讯守护者计划安全专家杨建建议,面对数据造假行为,“各家网络平台根据自身平台的特点制定符合要求的技术手段用来监控刷量,同时对判定为刷量的记录予以标记,从而使平台上的阅读量、转发量、投票数等内容显示为剔除了刷量记录的真实数据,为网络社会提供一个公平的环境。”
微博方面也表示会坚决打击各类刷数据行为,并定期对外公布进展。据悉,今年上半年,微博协同警方破获了一起网络水军非法获利案件。今年7-9月,累计关闭以发布垃圾信息为目的的账号123.4万个,禁言发布垃圾信息的账号1674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