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创新能力的提高,社会各界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呼声逐渐强烈。从被动适应国际规则,到主动呼应国家需求,再到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中国的知识产权司法体系如何顺应改革开放新要求?司法如何保护知识产权不受侵犯?
9月17日,《法治中国说》第三季“大法官说”第二集栏目中,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二级大法官陶凯元揭晓答案。
陶凯元介绍,将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系。针对外界呼吁多年的设立知识产权案件惩罚性赔偿制度,陶凯元透露,目前几部知识产权领域的立法都在修改,继商标法以后,可能在专利法、著作权法里面都会规定相应的惩罚性赔偿制度。
最高法:专利法、著作权法可能加入惩罚性赔偿制度!修法进行中
去年全国法院审理知产案超33万件但高质量专利偏少
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设立知识产权法庭,在技术类知识产权上诉案件的管辖上跨越了地方高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飞跃上诉制度”。
在外界看来,此举不仅是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落地。也是知识产权审判机制的一大创新。
而在此前,我国知识产权领域司法审判已多有尝试。记者注意到,最高法在2016年就提出了“司法主导、严格保护、分类施策、比例协调”的基本司法政策,并于2017年首次颁布了《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纲要(2016-2020)》。
最高法:专利法、著作权法可能加入惩罚性赔偿制度!修法进行中
此外,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专门化审判机构体系逐步建成。2014年,北京、上海、广州知识产权法院设立。2017年起,先后批准设立南京等19家知产法庭,跨省内行政区域集中管辖有关知识产权案件。今年,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挂牌,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落地。陶凯元认为,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系在不断深化完善。
伴随知识产权审判体系的完善,审判专业化程度也在不断提升。
陶凯元回忆到,2016年由她担任审判长主持审理的“乔丹”商标行政纠纷系列案明确了商标法上一系列重大的法律问题,依法保护了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审判专业化程度的提升带来国际认可度的提升,外国当事人自愿选择中国作为诉讼地的案件不断增多。“华为、苹果、高通等国际知名企业也纷纷将中国法院作为国际知识产权终端解决的优选地”,陶凯元说。
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体系的建立与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密不可分。据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更好地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邓小平同志提出:“要建立包括专利法在内的知识产权制度”。
从1982年开始,新中国第一部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先后颁布,15部知识产权行政法规相继实施。陶凯元介绍,仅在专利法实施的当天,国家专利局就受理了来自国内外的专利申请共计3455件。航天工业部工程师胡国华排队等候三天三夜,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位专利申请人。
最高法:专利法、著作权法可能加入惩罚性赔偿制度!修法进行中
记者了解到,1985年到2018年的33年间,人民法院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多达140余万件。近五年来,知识产权类案件数量更是爆发式增长,2018年审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超33万件,收结案较2017年均上升40%以上。
穆荣平介绍到,面对我国现阶段知识产权发明专利数量虽大但高质量专利少的现状,国家启动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2.0版本”,这是面向2035年制定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
2019-12-26 慧鸟网发布了 《慧鸟网商标权:奇葩的“饿了么”商标侵权案件!》的文章
2019-12-26 慧鸟网发布了 《慧鸟网商标注册:《庆余年》全网热播,商标被盯上了》的文章
2019-12-25 慧鸟网发布了 《慧鸟网专利侵权:一口空气炸锅引发的专利纠纷,了解一下!》的文章
2019-12-25 慧鸟网发布了 《慧鸟网专利申请:何时可以修改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的文章
2019-12-24 慧鸟网发布了 《慧鸟网知识产权:面对图库网站“碰瓷式”维权,企业如何应对?》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