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跃幕电影,作者 | 张一瓜
注定的崩盘。
尽管在《星球大战9:天行者崛起》(以下简称《星战9》)正式上映之前开放了3.2万场点映,揽获1263万元票房成绩。然而,点映评分仅为7.8分,成为历届《星战》系列中点映评分最低的影片,加之自《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以下简称(星战7》)之后该系列影片票房的逐年下跌趋势,从而基本上提前预告了《星战9》的败局。
口碑不达预期,致使影院对其信心不足,直接体现便是在该片上映首日降低其市场排片。即使《星战9》在国内被安排与美国同一天上映,但它在国内的首日排片占比也仅为13.2%,甚至要比已经上映了一周的《误杀》(13.6%)还要靠后。
《星战》系列走到如今这般田地,使拥有长达42年历史的经典IP不再被观众买账、被市场轻视的局面,其实早在该IP被迪士尼接手就已经埋下伏笔。
同时,很多拥有超长历史的系列影片都面临着观众迭代以及观众观看具有门槛的问题。避免不了的系列片“通病”,正让好莱坞系列影片走向衰落。
观众的眼光变了。
从“不敢相信是1977年作品!”的盛赞,到“强行卖回忆系列”的吐槽,《星球大战:新希望》(以下简称《星战1》)与《星战9》相隔了42年。
漫长的时间跨度,市场上的主流观众早已换了一波又一波,对于《星战》系列,他们的态度自然也在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而有关于国内观众对《星战》系列影片的认知和定位,其实也存在着时间上的偏差和喜好迁移。
对于国内观众而言,真正同《星战》系列影片在大银幕上见面是在2005年,《星球大战前传3:西斯的复仇》(以下简称《星战3》)被引进至国内,最终撬动0.76亿元人民币的票房,这样的成绩在当时总票房仅为48亿元的电影市场,已是相当出类拔萃。
不过,那时相较于国外将其视为系列片来看待,国内观众当时将《星战3》更多是定位为好莱坞大片,评判视角是从单片出发的,还未形成强大的粉丝基础。
直到10年之后,即2015年,国内引进了第二部《星战》系列影片《星战7》,市场才逐渐从好莱坞大片意识中衍生出对粉丝电影的认知,国内星战迷才开始集结。由此,当《星战7》进入中国市场后,片方不仅邀请了当时最大的流量明星鹿晗为影片代言,还大手笔进行国际路演宣传,甚至还在居庸关举行了“长城之巅,原力觉醒”大型庆典活动,搭建了500尊星战中突击兵的形象在居庸关长城之上。
最终,好莱坞大片+粉丝电影,助力《星战7》在国内取得了《星战》系列有史以来最好票房成绩8.1亿元,同时也是目前该系列在全球取得的最高票房,2068223624美元。
但自此之后,《星战》便开始走起了下坡路,该系列影片在国内的票房表现一部不如一部。
直到今年上映的《星战9》,观众对它的认知已经从好莱坞大片、粉丝电影降级到和普通好莱坞视效影片无太大差别的地位,从影院对它的排片便可窥见大众对它的态度冷淡程度。
而《星战9》之所以备受冷落,源于市场主流观众的审美调整。观众的口味变了,《星战》系列却仍停留在大打情怀牌阶段,看过太多好莱坞系列大片的观众愈加挑剔,尽管《星战》的制作成本逐年上升,但内容做不到升级甚至出现退步,自然会受到观众的抵制和热情退却。
“精明”的中庸之道。
《星战9》票房不达预期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作为出品方的迪士尼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自2012年12月,卢卡斯电影公司正式被华特迪士尼收购后,迪士尼历时3年推出《星战7》,这也是《星战》系列在迪士尼手中表现最佳的一部,之后便开始出现市场萎缩。
迪士尼接盘《星战》后,推出的内容对观众不再具有新意,是《星战》系列逐渐失去观众的首要原因。它具体包括影片在创作上的重复和表达上的简化。以“弑父”为创作母题的《星战》,剧情讲述愈加偏向伦理化,卢卡斯设置的情节是卢克与父亲阿纳金的对决,迪士尼设置的矛盾冲突则是蕾伊同外公帕尔帕庭的对峙,本质上来说两者的故事走向已经没有了创新。
与此同时,曾经具有一定政治寓意的《星战》,迪士尼在接手后直接进行了去政治化处理,使影片的表达疏于表面,没有了未来感和进一步探讨的深度。
讽刺的是,虽然迪士尼在创作上隔离了政治寓意,却在制作时考虑到了政治正确。于是它在讲述故事时开始强调女权,增加蕾伊的戏份和战斗力,同时为了平衡各族裔的角色数量,更是增加了不少不同肤色的演员,使之更具国际范。然而,这并未从本质上为《星战》系列的内核做加法,只是在表面进行了一层粉刷,从而能够帮助该系列顺利进入国际市场。但迪士尼的“精明”却导致《星战》走向平庸。
同时,当其他系列影片在寻求突破时,譬如毒液和灭霸等“反英雄”的崛起,海王的突围,迪士尼在运作《星战》方面却显得有些过于急功近利,少了打磨的耐心。
无论是《星战》的老三部曲还是新三部曲,卢卡斯基本上都保持着三年一部的推出节奏,而迪士尼拿到《星战》版权后,除了《星战7》做了比较长时间的酝酿,后续的作品《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以下简称《侠盗一号》)、《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以下简称《星战8》)等都是相隔一年便被推入市场。虽然说好莱坞的电影工业已经成熟,但从效果来说,迪士尼对于IP的压榨还是显得过于急切,从而进一步让《星战》系列走向崩盘。
面临崩盘的系列片。
走下坡路的系列片并非只有《星战》。随着好莱坞IP的“扩建”,系列片历史的不断垒叠,加之观众的迭代更新,系列片在触达新的观众层面以及市场和定位方面都面临着重新考量和选择。
其中,摆在系列片面前的第一道大关便是如何解决观众观看门槛的问题。一般来说,很多好莱坞IP衍生出来的单片对普通观众都是比较友好的,像DC推出的《海王》《小丑》等,但一些系列片却难以在单片中实现内容的友好输出,导致非核心受众在观影时一头雾水,满脸问号。
这是系列片很容易犯的毛病,即想当然,认为影片对普通观众来说也不具有难度。但是早已形成“意难忘”的数部系列片,拥有了历史负载,门槛不可避免。由华纳兄弟推出的《哈利波特》IP影片便极具代表性,特别是外传系列《神奇动物在哪里》,去年该系列第二部《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被引进国内,即使有约翰·尼德普的惊艳亮相,但国内票房仍止步于4亿元,不及第一部市场表现,究其原因便是内容对非书粉和非《哈利波特》影迷的不友好,使影片难以出圈。
而像《速度与激情》系列和《加勒比海盗》等出圈系列片,它们在国内上映后,目前票房基本呈现持续走高的趋势,这与它们单片在剧情处理上的合理性、降门槛不无关系,但更重要的是该系列影片与它在上映期间和主流人群的稳定性有着直接联系。
即,在《速度与激情》系列和《加勒比海盗》系列影片上映期间,核心受众人群基本未发生迭代,当时的受众主要以80后和90后为主。
然而,如今的主流受众正在向00后转移,像以80后和90后为核心受众的《哈利波特》系列以及《碟中谍》等系列影片,随着观众的迭代,未来必然会受到冲击。《星战》系列在国内已经受到波及,曾经《星战7》20-24岁的观众占比达到31.9%,如今《星战9》的该年龄段观众占比退至21.5%,下降了10.4%,可见《星战》在新观众群体中的衰落。
所以,当下,如若继续开发系列影片,就必须重新以适合00后观众青睐的方式去呈现这些故事,给影片找到既符合时代的表达,并可以独立存在又可以与系列相融的方式,只有这样,让旧瓶装新酒,才会使系列片长盛不衰。否则必然会重蹈《星战》系列的老路。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2022-09-14 钛媒体 App发布了 《星巴克加码中国市场,未来三年要新增开3000家门店|钛快讯》的文章
2022-08-11 钛媒体 App发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虚抬药价“把戏”,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钛媒体 App发布了 《为了帮00后卷王找到工作,简历修改师们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钛媒体 App发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进城费”,国内城市如何借鉴?》的文章
2022-03-25 钛媒体 App发布了 《蔚来2021年财报发布:年营收361亿元,整车毛利率达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