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东北富二代创业卖草莓遭到全家人反对,亏百万还是要干,到底为了啥?

6023
天下网商 2020-01-06 10:03 抢发第一评
摘要:回东港参与草莓电商的人数多起来,东港这座“人口流失”的小城又热闹了。

天下网商记者 王奇一

每年元旦前后,辽宁东港郊外的农户们只为一件事忙活——摘草莓。

最近两年,个头大、奶香味浓、甜度高的东港草莓在网上成了网红水果,占了天猫上草莓销量的八成。

个大味甜的东港草莓占了天猫草莓销量的八成

东港草莓卖得越来越多,村里的老铁们都有了活儿干,收入比以前高出很多。一时间,家家出动,老铁不够用了。

烦恼也随之而来:一些其它产区的较次的草莓打着东港草莓的招牌在网上叫卖,价格还压得很低。老铁看到这种情况,不服就干。

12月27日,东港人民政府和天猫联合办了一场“东港草莓正宗原产地”启动仪式,天猫携同东港市政府及当地商家共同进行了正宗原产地授牌。今年天猫上目前已经卖出了260多万斤草莓,搜索“东港草莓”的网民数量还在激增。

东港人民政府和天猫联合举办“东港草莓正宗原产地”启动仪式

这也意味着,东港的草莓从业者即将迎来更忙碌的日子。过去离开东港外出打工的老铁们,逐渐回到这里,东港又热闹起来。

回乡创业的草莓商家吕福鹏和莓农刘德龙,已经为大批量的发货和采摘做好了最后的准备。网民们离“草莓自由”的日子近了。

90后富二代卖草莓遭全家反对

过去几十年,在东港做草莓生意不怎么赚钱,原因主要是草莓的运输和储存难度较大,成本很高。成本高直接导致售价高,买的人少。

2010年左右,北京市场上的东港草莓要卖到七八十块钱一斤,属于高端水果。彼时,在北京工作的小白领能够做到“草莓自由”是和“车厘子自由”一样值得骄傲的事情。

成本虽然高,市场却很大。过去难做,不代表现在还难做。

在沈阳上学的东港90后吕福鹏看到电商、物流、包装行业的发展,决定试试东港草莓这个市场。

东港90后富二代吕福鹏(左)

2014年,吕福鹏刚开始着手在天猫上卖草莓时,他爸妈就提出了反对。作为东港当地知名地产集团家庭,吕福鹏父母的反对很有技巧性。

“有空去公司财务部看看啊,财务最重要的”、“有空去跑跑工地现场,看看自家的楼盘建得咋样了”,反正就是让他多参与房地产业务,绝口不提卖草莓。

父母心里的盘算是:家里一年生意好几个亿,卖草莓能有啥前途?

不过,吕福鹏对地产没兴趣,整天和莓农、物流小哥们泡在一起,研究怎么把草莓种得更好、包装得更安全。

“地产是属于上一辈人的事业,电商才是我们这代人的事业。”

吕福鹏虽然是90后,但有同龄人没有的成熟。他的目标是,用五六年时间打通东港草莓的种植、供应、分销环节,把东港草莓价格降下来,让普通老百姓都能吃得上东港草莓。

在吕福鹏的“甲午先生”品牌进入天猫之前,市场上就有不少杂牌的东港草莓。没有标准、定价混乱、客服脾气爆等问题,让东港草莓很多年也没有真正走向大众。

吕福鹏根据电商的需求把草莓定出了标准:一是单颗重量在4钱到8钱之间,果子太小不好吃也不好看,果子太大运输途中容易压坏,只有这个范围内的果子他才收;二是果要顶红腚白,处于三分之二熟的状态,这样经过运输送到消费者手上时,刚好熟透;三是坚决不要异形果,草莓就得有个草莓的样子。

农户根据吕福鹏的标准种植草莓

消费者用脚投票,哪家的草莓好吃,口口相传。仅吕福鹏旗下的天猫店“甲午先生的e家小铺旗舰店”一家,草莓的月销就超过4.5万件。

不过,销量大不代表赚钱。

市场把东港草莓的价格压得很低,亏着卖,今年已经亏了100多万。这不是富二代“有钱任性”,他有他的生意逻辑。

“过去东港草莓太贵了,消费者望而却步。”吕福鹏说,“卖便宜点,打响品牌,也能规范一下东港的草莓市场。”

从一开始就不看好草莓生意的父母其实打心眼儿里看不上卖草莓一年几百万的营业流水,这点营收还不如地产生意的一个零头。

嘴上说的不支持,身体还是很诚实。吕福鹏的父亲把郊外的一个仓库交给了他用来做草莓的分拣和包装,只不过这个仓库不是白用,得花钱租,费用和市场上一样,一分钱都没得便宜,年底结算。

虽是自家仓库但也得花钱租,年底结算

富二代创业不比任何人容易。

父母从来不过问吕福鹏的草莓生意。四五年时间,他的天猫店营收规模悄悄做到了丹东第一。

80后莓农种草莓像养儿子

吕福鹏把他的“甲午先生”草莓品牌做到丹东规模第一,离不开东港郊区的莓农们。

丹东东港作为人口净流出城市,在当地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愿意从事农业的就更少。郊区的莓农们年龄较大,80后的刘德龙是莓农里年纪较小的。

80后的刘德龙是莓农里年纪较小的

他管着几个草莓大棚,白天照顾草莓,夜里就在大棚边临时搭建的窝棚里睡。

东北的雪下过之后一个冬天不化,草莓棚周围一片白雪皑皑,以至于车进种植基地的途中多次陷入雪地里,需要三四个男人推车才能勉强前行。

进出种植基地的道路被冰雪覆盖,车辆陷入雪地里

出行极不方便,一进到种植基地,刘德龙几周都不外出。他的两个儿子在镇上的小学读六年级,平时见不上面。

元旦前后正是草莓采摘之时,刘德龙每天都住在窝棚里,他对大棚里草莓苗的熟悉程度,超过熟悉自己的儿子。

种植基地周围全被白雪覆盖

10年前,刘德龙在北京、沈阳等地打工,见识到了东港草莓在大城市里的旺盛需求,决定回老家种草莓。

“别人都出去打工了,村里只有我是近些年回来的。”刘德龙说,“现在每年也能赚到10几万,比打工强。”

他的草莓棚几乎和他的儿子同龄,不过因为天天跟草莓呆在一起,他记得棚子里草莓的长势,却不记得儿子上学的班级。

刘德龙住的窝棚里一台显示器监控着草莓基地进出的路

东港的地理位置正好位于北纬40度最优草莓生长带,这里300年前就有成片的野生草莓。不用人工特别照料,在自然状态下长出的草莓就好吃。一口下去,有着东北人独特的爽朗。

1924年,一个在日本当翻译的丹东人回国时带了几株日本培育的只供日本皇室的草莓苗,种在东港郊区,一直繁衍到现在。现在吃到的东港草莓,基本上是这种草莓品种经过改良的后代。

刘德龙种草莓的技术一部分自学,另一部分则是跟着吕福鹏去国外学来的。

大棚里采用恒温控制、蜜蜂授粉、物理防虫等技术。尤其是蜜蜂授粉,对草莓的口感和甜度影响很大,人工授粉的草莓甜度远不及蜜蜂授粉的高。

懂行的人都知道,采用蜜蜂授粉的草莓不能打药,一打药,蜜蜂就都死光了。

刘德龙说,最近一段时间每天早上7点不到就要进棚摘草莓,大概摘到上午九、十点。东北清晨极冷,大家起床都晚,坚持早上6点多起床很考验人。

完成采摘工作后,果实一并运到10公里外吕福鹏的仓库,在那里完成分拣和包装,最后由顺丰运走。

一般前一天下单的草莓,都会在第二天清早采摘完毕,中午左右就能发出。

刘德龙的媳妇儿也和他一起住在大棚边上,说起儿子,夫妻俩一脸愧疚:“这几年光顾着草莓了,没啥时间管儿子。”

过了这个寒假,刘德龙的大儿子就快升初中了。

东港草莓的全国逆袭

90后运营店铺,80后保障种植。在东港,草莓产业形成了“前店后场”的产业链,电商让这座曾经“人口流失”的城市逐渐止血,越来越多的吕福鹏、刘德龙们回到东港从事草莓电商相关的工作。

吕福鹏说,现在做电商卖草莓不需要到外地去,哪里和农户连接最紧密,就在哪里干。运营人才从当地的年轻人里培养,留住年轻人的同时,还吸引了一批东港青年回乡创业。

吕福鹏开了一辆沾满泥土的现代牌轿车,一点也不像富二代。他对车没啥兴趣,一头扎在草莓里。

他的父辈在东港建了好几个漂亮的小区,他自己让草莓成了东港的区域名片。

刘德龙平常不进城,天天在种植基地的大棚里转,因为起得早,顶着两个黑眼圈。不下棚的时候,他盯着监控看大棚里的情况,生怕无意中飞进大棚的麻雀偷吃了果实。

刘德龙说,希望儿子将来留在东港,他看好这里的发展。

东港草莓成了网红水果

在刘德龙的悉心种植和吕福鹏的高标准配合下,东港草莓外观好看,口感好吃,从前年开始就在一些直播平台上逐渐红了,网民们进而在天猫上热购,愣是把东港草莓买成了网红水果。

年关将近,天猫年货节已于1月2日推出,预计东港草莓的销量会非常可观。

东港草莓因电商悄然逆袭。东港这座被遗忘的小城,和小城青年们,也正在因此重生。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2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