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网商记者 李丹超
2020年天猫双11的第一单,被一位成都市武侯区的消费者签收。这位消费者11月1日零点整在饿了么下单,等待11分钟后收到了购买的蚊香液。
和往年聚焦线上商家购物狂欢不同,疫情以来的首个天猫双11正式启动后,首开城市生活主会场,数百万线下商家迎来年底最大的消费复苏热潮。从10月21日起,饿了么口碑平台上有超过160万线下商家成了这个狂欢节日的主角。
它可能是你每天购买早餐的路边小店,可能是你约上好友叙旧的情调饭馆,还可能是你疲惫工作后放松的按摩小店……
今年的双11,本地生活商家没有“局外人”。
水果店靠外卖出圈:从1公里到4公里
和水果打了6年交道的陈欣茹没有想到,有一天,4公里外的客户也能吃上他们店里的产品。
受年初疫情影响,线上线下结合的新零售模式,已经成为大部分线下门店日常运营的必备选项。陈欣茹所在的水果店,是上海鹤友路上一家鲜丰水果的加盟店,6月才开业,但进入7月,门店就开始尝试水果外卖。
线下水果店一般能覆盖的范围,是周围1公里内的社区用户,但上线外卖之后,客源的辐射范围扩大,门店因此可以接触到日常无法触达的用户。陈欣茹回忆,有一次发现一个订单,居然来自4公里以外的一个宾馆,外卖让水果店“出圈”了。
在陈欣茹的精心运营下,店内的外卖订单占比已经达到30-40%。这个双11,他们决定紧紧抓住导流、拉新的“出圈”机会。
鲜丰水果各个门店,为双11备足了货
“双11是非常难得的为门店引流的机会。”鲜丰水果线上业务负责人刘辉介绍,今年双11,鲜丰至少提前20天开始了准备工作,根据饿了么平台提供的数据,准备充沛的爆款产品,比如红肉柚、蜜瓜果切等,预计整体的单量会是日常的3-5倍。
根据陈欣茹的经验,线上的订单往往会几分钟内突然爆发,如果不提前将爆款的水果进行包装的话,会来不及发货。“我们都准备好了,11月8日活动开始的前一晚肯定需要通宵进行备货。”
网红馆子疫后自救:希望用美食陪伴剁手党
当商家忙着备战双11时,繁忙的场景会让他们一度忘掉疫情初起阶段的绝望。
90后媒体人贺伊曼,经营着一家位于上海进贤路的餐厅:馆子House198。这是一家集咖啡馆、餐馆、酒馆于一身的小馆子,也是文艺青年们热衷的聚会场所。如果你去过那里,可能会偶遇作家韩寒、金宇澄,还可能碰上最近炙手可热的脱口秀演员。此前,这个网红馆子并不缺关注和客流。但年初的疫情,把热闹的馆子一巴掌打入了冷窖。
韩寒光顾馆子,与贺伊曼(右)合影
“当时店里仅有两个过年没回老家的员工上班维持着,最冷清的时候连续几天客人数量为零。”开了6年多的馆子陷入绝境。为了自救,贺伊曼加重了饿了么线上外卖的运营,也为外送重新调整了菜单。
虽然外卖的销售额和店内日常营业额相去甚远,但外卖订单的持续涌入带给了员工信心。“有些老朋友当时无法出门,但会发消息给我,说能在外卖平台上看到你们太高兴了,还有人会默默下单支持我们。”
疫情期间的订单留言
现在,疫情缓解了,门店生意恢复了,但贺伊曼对外卖有了不一样的理解:“它不仅仅是生意上的增量,更是我们与老顾客们感情上的连接。”
这次双11,贺伊曼计划通过设计大力度的折扣来回馈顾客。
考虑到今年双11整体时间被拉长,有更多人可能在夜间下单付尾款,夜宵的需求大概率会增长,贺伊曼决定延长双11期间的营业时间,结合店内的网红餐品“初雪炸鸡”搭配一些夜宵类的小吃组合,推出店铺有史以来力度最大的满11减11优惠。“我们是第一次参加双11,感受一下节日氛围,”贺伊曼说,“希望用我们的美食陪伴顾客每天晚上的购物。”
线下餐饮 “抗疫”收获:火锅外卖,成了!
大龙燚火锅公众号推送的最新一篇文章,是大龙燚的双11抢购攻略,零点零元、大额满减、承包一年小火锅……网友留言:天冷了,该囤火锅了。
放到去年,大龙燚可能不会有这么大动静。过去的大半年,线下餐饮行业受到疫情重创,最严重时,知名餐饮品牌大龙燚国内近300家门店全面受损。歇业意味着“断炊”,不仅没有现金流进来,每月数额巨大的固定支出更让所有人岌岌可危。
1月27日大年初三,大龙燚团队正式开始发力推动饿了么平台等的外卖业务,当天就收到300个订单,到2月3日每天外卖破千单。
从数据上看,大龙燚这场“外卖抗疫”的应急调整战术,完成得十分漂亮。而这背后,除了大龙燚多年以来打下的运营基础,还有饿了么等平台在火锅外卖领域的持续发力,百亿补贴、双11流量红利纷纷向这个以往被认为最难线上化的品类倾斜。
大龙燚在“火锅外卖”上已有多年运营经验
大龙燚2016年上线外卖业务,产品结构、包材设计、备餐出餐、平台配送等方面都日趋成熟。今年双11,大龙燚借助“双节棍”拉长战线,制定配送费减免、爆款套餐五折、大额代金券等分阶段促销模式,迎接这个火锅外卖进入千家万户的双11。
随着线下餐饮相继接入线上运营模式,火锅已经成为外卖餐饮中的新贵。这个双11,火锅品牌以外卖及卡券的方式深度参与到线上节日中来,从目前的数据来看,成交额与订单量都创下新高,线上与线下迎来报复性消费。
二代接班的菜摊:把父母的生意好好做下去
“去年双11当天有30多单。当时线上的活动主要是餐饮业,生鲜业并不是重点。今年生鲜也有了一席之地,流量肯定大。”在河南郑州经营菜摊的张宇对今年双11信心满满,他想给生鲜行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样本。
80后张宇的菜摊摆了30年了。30年前,张宇父母在路边摆摊卖菜;4年前,张宇接替父母守着菜摊,菜摊开始发生变化。
4年前,外卖生鲜平台还没兴起,张宇主动给周边小区送菜上门。“我们一直长期给饭店供货,我就想为什么给个人送就不行呢?”熟客想要什么,发个消息、打个电话张宇就会亲自送上门。
3年前,张宇的这套送菜上门模式又有了新的升级。他带着菜摊入驻了饿了么等线上外卖平台,有了线上平台不仅能拉拢熟客,还能扩大客源,尤其是年初疫情的时候,有了平台的加持,张宇的生鲜生意逆势而上。
张宇的蔬菜摊
上个月,张宇开始制定菜摊今年双11的活动方案。在具体的玩法上,张宇设计了一系列的福利活动,促销鸡蛋、1分钱抢购、十几款特价菜……“双11狂欢节预热后,我们线上的订单明显上升,比上个月翻了一倍”。
线上订单多了起来,线下的生意也不能放松,张宇依然每天天没亮就踩着三轮车到批发市场去进货,再把进回来的菜一颗一颗收拾干净摆出来,就像他的父母一样。趁着中午的空档,张宇习惯趴在菜摊前打个盹儿,那是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候,他说,要把父母的生意好好做下去。
武汉美甲店:生活的安全感回来了
从春天到秋天,武汉是一点点苏醒的。先是空旷的江滩有人开始放风筝,然后是街角的早餐摊开张,人们小心翼翼地试探,慢慢摘下口罩。生活的安全感回来了,那个市井、烟火、火热的武汉也回来了。
邱悦对此的感受极为深刻。作为土生土长的武汉人,毕业后她选择留在家乡创业,武汉市中心繁华的光谷步行街上,有她的第一家美甲店——My美颜中心。管理小店虽然辛苦,却也让邱悦过着相对富足的生活,但今年,因身处新冠疫情重灾区,让苦心经营的小店走上绝路:停业近4个月,现金流面临中断。
双11一直是邱悦极为看重的大促机会。四年前刚开店的时候,正巧碰上双11线上线下联合营销活动,“当时口碑线上平台有单单必补、消费就减20等活动,我的小店在短短10天时间就收获了4万多的营业额。”再到后来,仅仅一个双11,邱悦的小店就能实现30多万的营业额,双11也成了本地生活商家的一场狂欢。
邱悦的门店生意正在回暖
练兵经验丰富的邱悦,对这次购物季寄予厚望,她的小店需要一次酣畅淋漓的大促来快速修复创伤。
邱悦介绍,今年双11,他们会在饿了么平台上推出一折超惠美甲套餐、次次省团购套餐、支付立减等活动,今年她给自己定的销售目标是55万。“不仅有平台补贴,还有提振消费等活动,对于我们武汉的商家来说,信心满满。”
前不久,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今年“粮食英雄”推选活动的入围名单中,有来自湖北的饿了么蓝骑士付腾虎,因其在疫情期间组队为武汉医院免费送餐,成为首度入围该奖项的外卖员。外卖在人们生活中扮演越来越不可或缺的角色,全国700万外卖员背后,是线下商业的流动,是后疫情时代烟火气的回归。
当大城市菜市场的摊主、小镇社区馒头房老板都在谈论流量、补贴和客单价的时候,一个囊括了海量小微商业力量的生态逐渐成型。2020年,成为中国线下商家全面拥抱数字化的元年。
编辑 郭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