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市卫健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决定(修订稿)》,多项内容涉及未来城乡基层医生的发展方向。积极落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自主权,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在核定的编制内保证全科医生配备,对本科及以上学历医学毕业生或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的全科医生、特别急需紧缺的专业技术人员、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简化招聘程序,可采取面试、组织考察等方式公开招聘。按照“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要求,根据基层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统筹确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薪酬水平,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分配自主权,对聘用经规范化培训合格的全科医生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确定其薪酬水平时给予适当倾斜。各区人民政府要按照国家和我市有关规定落实政府投入责任,在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和承担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等方面给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适当补助,逐步增加在岗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经费。有条件的区可在市级经费标准的基础上,加大资金投入,适当增加服务项目内容。随着我市社会经济发展,逐步增长补助经费。同时,各级政府还要安排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培训经费。亮点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型随着城镇化逐步推进,城乡差异进一步缩小,农村基层卫生机构逐渐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型。在工作目标时就特别提出,农村要借鉴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经验,结合卫生三项建设和乡(镇)村卫生室服务管理一体化的推进,这种全面、科学的体系建设将成为未来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的参考样本,提供参考作用。除此之外,文件明确,在农村区域,每个行政村原则上都有1所标准化的村卫生室,可根据实际需求,在服务半径不超过1.5公里,步行不超过15分钟的范围内,相邻行政村共建一所村卫生室使用,结合城市化进程,适时做好农村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一体化管理,涉农区域实施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亮点三:建立标准化全科门诊,促进家医签约与预防融合家庭医生签约是基层医疗机构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尽管开展多年,但离理想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家庭医生签约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独立开展的服务,并没有和其他服务流程有机捆绑在一起,医患双方依从性并不高。这次调整启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全科门诊建设,采取临床科室整合、服务流程再造、信息化技术支持等措施,促进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协作和医疗预防服务融合,提升服务便利性和居民就医感受。到2021年底,实现全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标准化全科门诊建设达标,使广大居民在基层享受到标准化的全科医疗、预防接种、国医堂、妇女保健、儿童保健“五个标准化门诊”服务。随着改革逐步深入,城乡基层医疗卫生将向着更紧凑的结构发展,预防和诊疗并重的格局逐渐形成,科室布局及功能定位更加完善,基层医生的好日子要来了。
来源:天津市卫健委、基层医师公社
编辑:基层医师公社 / 羽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