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清控科创区域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祝丽萍
2017年,清控科创与常熟市政府合作,在北京设立了“逆向飞地”项目——常熟(北京)创新中心。三年的运营积累,共为常熟累计培育常熟市级人才立项 14 名,苏州市级人才立项11名,引进落地科技项目53个,科技型规上企业5家,拟上市总部企业1家。培育孵化企业获得各类资质荣誉49项,累计申请知识产权273项......
近期,清控科创与常熟再次签约,标志着常熟飞地项目开启了平台赋能、网络化运营的全新阶段,实现了飞地模式再出发。
“逆向飞地孵化”由清控科创率先实践,是一种链接创新资源、助力地区发展的有效途径,那么这种模式应该如何理解,又可以为地区推动产业发展提供哪些有益的经验呢?
01
【逆向飞地的诞生和发展】
近年来,飞地经济的各类实践和模式探索已成为区域发展的关注热点。在这股浪潮中,清控科创创新性践行了“逆向飞地”新模式。
这种新模式起源于清控科创受常熟市委托开展的一个规划咨询项目,当时调研发现,常熟的工业制造业基础扎实,在汽车及零部件方面形成了千亿级的特色产业集群,但下一步向车联网、无人驾驶、新能源汽车等方面转型时,却面临着本地高校资源匮乏、高端人才和技术供给存在短板的问题。
这些高端软性资源要素高度集聚在北京等发达地区,其产业化落地或者技术的推广应用也需要找市场、找场景、找场地,因此两地之间存在资源链接的强烈诉求。
在此背景下清控科创提出了逆向创新的“北水南调”工程——“逆向飞地”模式。即发挥地方的主观能动性,在创新创业资源集聚的一线城市设立“飞地”。
2017年11月,常熟市将“逆向飞地”开设在了北京科技创新资源最密集的地方——清华大学东门口的同方科技广场。常熟(北京)创新中心在北京成立。
常熟(北京)创新中心启动揭牌仪式
基于对常熟本地的充分摸排和了解,常熟飞地在设立之初就做到了高标准、精定位。
后续运营中又构建起了两地长效对接的协作机制,打通了从资源对接、项目推荐、注册落地到产业化发展的全链条服务,并通过物业载体为城市展示提供具象空间、为活动举办提供场地、对人才和项目团队形成沉浸式影响。
经过三年的运营和积累,随着常熟在北京创新创业资源圈内已经形成了广泛的认知、具备了标识性,产业活动也建立了自身的影响力,现在常熟飞地的发展再次迈入了新阶段——即将摆脱空间实体、轻装上阵,进入网络化运营的新阶段。
目前,清控科创已经先后与常熟市、苏州相城区、山西省等地开展“飞地”项目合作,并在实践中对逆向飞地模式不断进行创新。
清控科创的逆向飞地项目实践
02
【逆向飞地模式的概念】
“逆向飞地”模式是指产业基础较好、但创新创业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作为“本地”(飞出地),主动在科教资源丰富、创新创业氛围浓厚的区域设立的“飞地”作为产业驻地窗口,并资助管理的“飞地经济”新模式。
核心目的是瞄准飞地所在地区富集的人才、技术、项目、资本等资源,建立定向而精准的资源流通渠道,从而突破地区发展瓶颈、实现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因此,飞地可设置在与本地之间存在创新要素成本差、创新资源富集的区域,如国内的北京、深圳、上海、广州、杭州、成都等城市。载体可选址于创新创业集中区,如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等。
03
【逆向飞地的本质特征】
逆向飞地孵化本质上是一种促成资源链接互动、促使资源效用最大化、实现合作共赢的跨区域合作行为,即一种资源效用最大化的“帕累托改进”。
本地、飞地所在地区存在各自的资源优势,但部分资源无法转移,在缺乏有效互动的情况下会存在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
基于这种资源互补,逆向飞地孵化遵循“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原则,通过建立“飞地”使两个地区的资源取得联系和互动。
飞地与本地间合作共赢、效用最大化
一方面,本地可以充分引入创新资源,以创业服务产业,以创新链带动产业链;另一方面,飞地所在一二线城市的科技产品和创新成果也可以借力本地的空间、产业、资本和市场资源,将本地的产业应用场景作为创新企业落地生产、市场推广的基地。
04
【逆向飞地孵化的意义和作用】
1●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资源赋能企业成长
飞地载体优越的区位条件、完善的办公设施和一流的服务环境,有助于企业充分对接科技、投融资、市场等创新创业资源。提高企业的成长速度和成功率、促进一二线城市的科技成果转化。
由于搭建了产业转移平台,企业后续在本地进行产业化落地后,依然可以继续享受高质量的管理服务,还可充分利用其成本优势和政策制度红利,又好又快的落地生根、发展壮大。
2●资源导入纽带,实现增量促进、存量提升
逆向飞地模式能有效突破本地招商瓶颈。如,本地政府和运营方通过定期举办招商项目洽谈会,对相关投资和产业发展政策进行宣讲,精准发力,有效促进本地招商统筹发展,同时降低招商引资成本。
常熟(北京)招商推介会
逆向飞地模式还可以服务于本地存量产业的转型升级。许多地方龙头企业均面临着科技创新、转型升级与自身研发能力不足的矛盾,亟需与科技创新资源形成密切联动,以及时取得优质科研成果、服务于自身的转型发展,可以逆向设立飞地以实现对存量产业的赋能。
3●城市形象展示窗口 加强资源联动
依托飞地载体的运营,城市形象会得到具象化的展示。如,在飞地空间中设立城市展厅、加入城市标识,举办开放日等城市文化活动,充分展示城市魅力。
产业发展会得到品牌化的宣传。通过打造路演、异地招商推介会、创新创业大赛等丰富的产业活动,形成具备标识性的系列活动,对本地的产业发展进行品牌化的宣传。让科技企业、创新人才、投资机构都对本地的重点培育产业、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加深认知,从而能形成更广的资源联动。
如,在常熟飞地的运营实践中,聚焦常熟产业培育的重点环节和转型需求,形成了“京常路演”、“京常会”、“京常来”系列活动的品牌,举办品牌活动200余场,其中“京常路演”累计服务项目200余个,“京常来”共推荐上百个项目走进常熟。
京常路演
京常来
京常会
05
【逆向飞地孵化的建设运营】
基于逆向飞地模式的本质特征和作用,结合清控科创的实践经验,总结来说“逆向飞地”应遵循以下原则进行建设和运营:
(1)建设前提
本地和飞地之间的创新要素和产业发展要具有各自的核心特色和不可替代的优势,表现出明显的要素互补性;两地主要经济社会资源和创新创业要素存在成本落差;两地寻求共同发展,本地政府重视创新创业,容易接受新模式和新业态。
(2)规划先行
首先,要对本地产业基础、发展需求进行摸排,以对飞地的运营进行精准定位。
其次,要在建设之初统筹布局,划分各主体责任,制定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应做好顶层设计和任务落实方案。顶层设计上明晰两地政府、高校、运营主体和企业等可能的合作主体的发展定位,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保障合作各方利益。
(3)功能设计
从功能设计的角度,飞地主要承载四大功能:通过招商引入项目/人才等增量资源;通过促进本地企业与一线城市的科技资源、产业资源、政策资源为提升存量产业;通过广泛的资源、高质量的服务赋能企业的成长和导入;通过品牌化的宣传塑造本地城市的影响力。
(4)升级创新
“逆向飞地”的运营发展在不同阶段节点应有不同的侧重,需要不断进行升级创新。
在建设初期,要注重精准定位,重点构建“小空间、大平台”的模式,即通过小规模、必要的物理空间支撑平台功能的实现。
在深化运营期,要重点突出两地联动、提升资源对接的精度和深度,即需要建立两地互动机制,实现团队协作、长效对接。
在积累了一定势能的基础上,可步入进阶发展期,考虑脱离空间实体,将更多的精力资源进行高效配置。
此次,清控科创与常熟的再签约,则标志着常熟飞地的发展正式步入新阶段——脱离实体、平台赋能,将实现企业服务更精细、资源对接更精准、落地转化更高效、产业集聚显规模,实现轻装上阵的网络化飞地运营。
我们相信,“逆向飞地”必将为激活地方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区域协同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清控科创区域创新发展研究中心
清控科创区域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以清控科创长期深耕于园区开发运营,并提供多维度深层次产业服务经验为支撑,深挖产业发展趋势、产业地产发展模式和产业资源集聚规律,秉承创新理念和落地实践导向,为客户提供专业、精准、全面、实操的解决策略,制定产业发展路径和资源导入路径。
近年来为中关村通州园、北京怀柔科学城、青岛高新区、贵阳高新区、上海嘉定区、西咸新区、华控赛格、中电建路桥等政府和企业提供了近百余项产业规划、资源导入方案。
2023-02-20 清控科创发布了 《中国激光雷达第一股!科创慧谷(硅谷)首家入驻企业登陆纳斯达克》的文章
2021-11-09 清控科创发布了 《清控科创(孝感)创新基地隆重开工 》的文章
2021-10-18 清控科创发布了 《清控科创太湖湾数字科技园正式启用》的文章
2021-09-18 清控科创发布了 《大连理工大学成果转化对接会在山西-大湾区创新中心成功举办》的文章
2021-09-18 清控科创发布了 《清控科创总裁助理、京晋电子中心负责人杜劭君受邀出席第六届京台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暨 “创青春-中关村U30”台湾专场活动》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