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全国两会:15个科技创新关键词,收好了!

49344
上海科技 2021-03-09 11:40 抢发第一评

导读:2021年,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首要任务。科技创新,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

摄图网_501443788_banner_铸造用红热钢圈成型机的特写(企业商用).jpg

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建议,再到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亮相的“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和政府工作报告,都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

规划纲要(草案)部署了“十四五”期间四个方面重要内容: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政府工作报告则部署了2021年科技创新的重点工作。两者都指向2035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任务。

政府工作报告中2021年科技创新的15条主要任务,并对应整理出“十四五”期间科技创新上述四大板块的13项主要工作。

这些举措在2021年如何落地实施,在今后5年如何有序推进,构成了一张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路线图。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密钥

2021年,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首要任务。“十四五”期间,规划纲要(草案)从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四个方面作出部署,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关键词1:国家实验室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将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

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十四五”期间,加快构建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战略科技力量。聚焦量子信息、光子与微纳电子、网络通信、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现代能源系统等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形成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的实验室体系。

科技部自2000年开始试点国家实验室,但很多实验室长期处于筹建阶段,直到2020年我国成功组建首批国家实验室。

国家实验室对于国家和所在地区的创新发展都有重大意义。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丁烈云建议,支持推进武汉打造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国家实验室和更多的创新基地。

丁烈云说,像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为光谷的建设作了巨大的贡献,今后光谷要发展为世界光谷,这就需要强大的创新基地做支撑,要把光电研究中心建设为国家实验室,支撑世界光谷的建设。

关键词2:创新基地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要完善科技项目和创新基地布局。

规划纲要(草案)提出的“十四五”期间更具体体系包括:优化提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支持发展新型研究型大学、新型研发机构等。

科技部近日启动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创新中心分为综合类和领域类,综合类创新中心聚焦区域重大需求或参与国际竞争的领域,领域类创新中心梳理出“卡脖子”和“长板”技术,提出明确的技术创新目标和攻关任务。

专家认为,完善创新基地布局的同时,还需要推进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推动投入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化。

关键词3:核心技术攻关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要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深入谋划推进 “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

这就是规划纲要(草案)提出的“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规划纲要(草案)列出了“十四五”期间要开展攻关的更具体领域: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新发突发传染病和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医药和医疗设备、关键元器件零部件和基础材料、油气勘探开发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

专家认为,这些工程、项目是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集中在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基础核心领域,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特点。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发展疾病防治攻关等民生科技。

这在规划纲要(草案)中有所列举,包括:脑重大疾病机理与干预研究,癌症、重大传染病、慢性病等临床医学与健康等。

关键词4:科技创新中心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规划纲要(草案)给出了具体名单: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大湾区、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认为,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创新资源最丰富的城市(都市圈),对于其他城市来说,科技创新也是它们由“高速发展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渡的关键枢纽,对区域新旧动能转换具有重要的撬动作用。

全国两会上,还有其他城市在“觊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比如重庆代表团3月4日举行全体会议,决定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提交全团建议——支持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

关键词5:自主创新示范区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增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带动作用。

规划纲要(草案)则指出,具体包括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

此外,“十四五”期间,我国还将适度超前布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自然科技资源库、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网)和科学大数据中心,构建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等。

专家认为,在这些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提高平台资源的共享水平和使用效率。

关键词6:基础研究投入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中央本级基础研究支出增长10.6%。

这是规划纲要(草案)提出的“十四五”期间“加大基础研究财政投入力度、优化支出结构”的重要举措。

在2月26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司长叶玉江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基本上增长了1倍,2019年达到了1336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支出的比例首次突破了6%,预计2020年超过1500亿元,“十三五”期间整个增长幅度是2位数,达到16.9%。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要健全稳定支持机制,大幅增加投入。

规划纲要(草案)给出了“十四五”期间增加投入的多个渠道: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鼓励社会以捐赠和建立基金等方式多渠道投入,形成持续稳定投入机制,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提高到8%以上。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丁奎岭介绍,2020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1504亿元,占R&D的比重为6.16%,而发达国家基础研究投入占R&D比重达15%至20%,差距仍然较大。

规划纲要(草案)还提出,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重点布局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司长叶玉江透露,科技部将根据中央要求制定《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2021—2030)》,对未来十年我国基础研究的发展作出系统部署和安排。要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和研发布局,支持新兴学科、冷门学科和薄弱学科的发展,特别是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研究。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关键何在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要运用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创新。“十四五”期间,规划纲要(草案)从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产业共性基础技术研发、完善企业创新服务体系三个方面进行部署,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关键词7:领军企业带头创新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要鼓励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

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十四五”期间,要集中力量整合提升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平台,支持行业龙头企业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上下游企业共建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支持有条件企业联合转制科研院所组建行业研究院。鼓励有条件地方依托产业集群创办混合所有制产业技术研究院。

专家认为,鼓励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的目的,在于解决跨行业跨领域关键共性技术问题,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关键词8:科技成果转化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要拓展产学研用融合通道,健全科技成果产权激励机制。

规划纲要(草案)提出的具体举措为,“十四五”期间,要推动国家科研平台、科技报告、科研数据进一步向企业开放,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鼓励将符合条件的由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企业使用。推进创新创业机构改革,建设专业化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队伍。

全国政协委员、无锡市副市长、民盟无锡市委主委高亚光认为,科技成果转化难是长期以来制约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瓶颈。她建议以产权来激励广大科研人员进行科技成果转化,为国家深化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改革积累经验、探索路径。

关键词9:创业投资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要完善创业投资监管体制和发展政策。

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在金融支持创新方面,“十四五”期间将鼓励金融机构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保险等科技金融产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试点。

在直接融资方面,“十四五”期间将畅通科技型企业国内上市融资渠道,提升创业板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功能,鼓励发展天使投资、创业投资,更好发挥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作用。

关键词10:企业研发优惠激励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延续执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政策,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用税收优惠机制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这是“十四五”期间“实施更大力度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普惠性政策”的“开门炮”。

在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方面,规划纲要(草案)还提出,拓展优化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和激励政策。健全鼓励国有企业研发的考核制度,设立独立核算、免于增值保值考核、容错纠错的研发准备金制度,确保中央国有工业企业研发支出年增长率明显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完善激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破局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使科研人员能够沉下心来致力科学探索,以“十年磨一剑”精神在关键核心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十四五”期间,规划纲要(草案)从培养造就高水平人才队伍、激励人才更好发挥作用、优化创新创业创造生态三个方面进行部署,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关键词11:经费使用自主权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将落实扩大经费使用自主权政策。

除此以外,“十四五”期间,规划纲要(草案)指出,将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探索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提高科研人员收益分享比例。选好用好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赋予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

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是一个经久未解的难题,规划纲要(草案)给出了未来5年的改革目标: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收益分配机制。

关键词12:减轻科研人员负担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要完善项目评审和人才评价机制,切实减轻科研人员不合理负担。

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全方位为科研人员松绑,拓展科研管理“绿色通道”。完善科技评价机制,优化科技奖励项目。深化院士制度改革。

目前,中央和地方都在密集出台政策,以“包干制”“负面清单”等形式为科研人员松绑。成都市今年1月印发《市级财政科研项目经费“包干+负面清单”制暂行办法》。“成都最大的亮点在于,对科研经费的使用,完全不设置‘条条框框’,只要不违反‘红线’规定,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负责人都可以‘说了算’。”成都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专家认为,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需要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了支持设立博士后创新岗位,实施知识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动,建设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基地和前沿科学中心,完善外国人在华永久居留制度,探索建立技术移民制度等举措。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难点何在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将是推广“揭榜挂帅”等机制、促进科技开放合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十四五”期间,规划纲要(草案)从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知识产权保护运用体制、积极促进科技开放合作三个方面作出部署,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16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