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戴晓晓
深圳坪山,计划落地于此的创新创业学院备受关注,这一创新机构通过成果高效转移转化、销售、孵化和服务,解决产学研用“最后一公里问题”,缩短学术研究机构与企业应用间的沟壑。
科研成果转化是创新生态中重要一环。5月7日,2021深圳坪山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与前沿技术高峰论坛”在深圳坪山创新广场东部之芯举办。深圳大学副校长,张学记院士表示,科研要“顶天立地”,让研究能上“书架”也能上“货架”,科研人员既要能做一流的研究,也要能让科技成果真正产业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张学记院士
围绕生物医药领域,张学记组建生物传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精准医疗与健康研究院、安徽生物医药研究院、江苏协合转化医学研究院等顶尖研究机构,同时创建创业投资基金、高科技企业孵化园,还拥有和参与多家创新型高科技企业,包括学记博创、中健泰克,普林斯金等。目前团队在全球总人数超1000人,已获专利150余项,开发产业化技术30余项,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广泛应用,在 国际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0余篇。
作为横跨科研与产业界的教育家、科学家与管理者,张学记认为,推动科研生态和教育生态的优化极为重要。“我们要打造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心,建设综合型骨干输送基地;打造理论与技术源创中心,建设国际与国内交流基地;打造高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建设特色型企业孵化基地。”
从全球生物医药版图看,虽然国内生物医药行业起步较晚,但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创新转型提速,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呈集群式发展。
政策、产业、人才、资本四重共振,将助推行业步入黄金发展期。随着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立,融资渠道多元化将助力行业发展,VIC模式也应运而生。
论坛现场
VIC即“ VC (风险投资) +IP (知识产权) + CRO (研发外包)”。VIC 模式聚集新药研发所需的各方主体,各方风险共担、收益共享,是轻资产模式,且实现了研发投入资本化。这一模式不仅保障研发要素的齐全,同时提高研发的效率,加快创新成果产出。“在深圳,这种资本、人才与外包有机结合的新药研发模式将越来越多。”张学记说。
在“十四五”起步之年,全国各省市多次提到生物医药行业,将生物医药纳入“十四五”专项规划。深圳市“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发展壮大生物医药产业,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新引擎。聚焦生物医药、合成生物等领域,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深圳路径”。
张学记认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有8个重要趋势:产业集中化、区域集中化、差异化发展、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创新常态化、产业资本进入、医生为主体创新以及政策提速等。
其中,产业集中化表现为创新小型化、服务规模化,以及实现产业链全覆盖,如何提升创新能力、并基于规模效应提升研发、生产、流通服务能力并降低边际成本是重中之重。
2021深圳坪山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与前沿技术高峰论坛
同时,张学记建言区域集中化、差异化发展,大型跨国药企的来源地与大学、科研院所、医院、金融机构和知识产权服务等机构在地理上邻近,有助于核心城市产业集群加速形成,加速源头创新。
张学记还提出,生物医药行业要进入以医生为主体的创新时代。“医生是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的重要环节,也是产业中对患者需求、对诊断、治疗产品需求最熟悉的群体,其本身掌握大量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信息,也是产业创新的重要密码。”他建议,以医生为创新idea的起点,配备相应资金扶持机构、孵化器、CRO机构加速创新研发,并通过资本的方式退出实现收益,进而形成专注早期创新的地区产业发展文化。
“未来10到15年,很多中国的生物医药企业可能会跻身财富500强,或出现多家’独角兽’。”张学记说。
产业转化是生物医药产业生态上的关键一环。张学记认为,科研要既“顶天”又“立地”,研究能上“书架”也能上“货架”。科研人员既要能做一流的研究,也要能让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目前,深圳正在上述环节积极探索创新模式。计划落地坪山的深圳医学科学院,建设“四平台一智库”,力争到本世纪中叶成为全球著名医学研究机构。这一新型机构将探索六大创新机制,包括灵活的引才用才机制、联动的多维合作机制、多元的资金筹措机制、创新的研究资助机制、科学的评审评价机制、协同的产业转化机制。
技术创新/验证/转化中心可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缩短高校技术与企业应用间的沟壑。计划落地于坪山的创新创业学院将在此方面重点探索,有效支撑解决关键及共性技术问题,通过成果转移转化、销售、孵化和服务等产生直接经济收入,并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升级。
高校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高精尖技术向产业转化的效率。目前,全国专利转让数目虽高,但价钱偏低,专利许可数量整体偏低。深圳大学探索特色化的技转中心模式,集技术展示、技术验证、成果孵化于一体,通过建立专业技转团队,简化科技转化流程 ,积极引入外部资源,促进多样性与包容性。
张学记
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国家特聘教授、中国生物检测监测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深圳市杰出人才(A),南京市顶尖人才(A), 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顶尖科学家2020榜单。现任深圳大学副校长,江苏协合转化医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精准医疗与健康研究院执行院长、生物传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