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邻章
昨日,乘联会发布《2021年4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
报告显示:新能源车正成为汽车销量增长的有力助推要素,其贡献度在1-4月同比增速达10个百分点;四月份,纯电动汽车批发销量达15.2万辆,同比增长258.5%,其中上汽通用五菱30602辆、特斯拉中国25845辆,比亚迪25450辆,上汽乘用车13004辆。
而这份报告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数据,则是特斯拉四月份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表现。
众所周知,今年四月,于特斯拉而言,是一个颇为煎熬的一个月——女车主上海车展维权引起的巨大舆论风波,正让特斯拉品牌在中国市场遭受巨大质疑,虽然这件事情的最终真相,至今仍未明确答案。
但维权事件对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表现将产生何种影响,是否会让特斯拉重蹈三星覆辙,却被市场一直关注。
在此,乘联会公布的最新销量数据,让市场找到了一个观察切口。
从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来看,四月份特斯拉中国批发销量为25845辆,环比下跌27%,其中出口14174辆,而若刨除出口数据,那么特斯拉在中国市场四月份的销量数据则为11671台。
这一数据,不仅低于特斯拉三月份在中国市场创造的35478辆的销量记录近万辆,同时也低于其今年1、2月份在中国市场的15484辆、18318辆的销量数据。
也正是基于此,业内对特斯拉四月份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表现归结为“维权后遗症显现”,有投票数据显示,有6成网友认为是消费者用脚投票的结果。
但邻章认为,用“维权后遗症”来解释特斯拉四月份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表现,多少有些强扯因果。
虽然维权事件的确可能导致了部分用户放弃特斯拉(这在此前业内许多文章中已有报道),但这件尚未有公论的维权事件,其是否真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让特斯拉在中市场“损失”万台销量,个人认为这是存疑的、夸张的。
非常显著的一点是,从时间来说,上海车展女车主维权时间是在4月19日,所以即使维权后遗症显现,其对特斯四月份的销量影响也就是十天左右,那么十天时间,是否真能影响万台销量?
事实上,邻章认为,女车主维权事件,要真对特斯拉销量产生影响,也更可能是在五月份乃至以后的时间里来体现,而不是只剩三分之一的四月份。
那么真正影响特斯拉四月份销量表现的因素是什么,邻章认为有这样几个因素。
一是超级工厂停工带来的产能影响。
据报道,四月份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Model Y生产线曾因产品线设备升级而停产两周,而这几乎半个月的时间产品线停摆必然会对特斯拉的销量产生波动,特别是考虑到特斯拉正面临产品产能不足,Model Y订单已经排队到7月的现实。
从现实来看,Model Y因其综合性价比,其已是特斯拉销量主力车型之一,在特斯拉一季度财报数据中,其与Model 3共计完成交付量达184800辆,并且从国外趋势来看,Model Y正超越Model 3,成为用户首选——研究公司Cross-Sell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Model Y在加州的注册量为12227辆,而Model 3在加州的注册量为8060辆——这说明消费者对Model Y的巨大需求,而这种需求在生产线停罢的现实下,必然将会传导至产品销量上。
二是观察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数据,不难发现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表现似乎正呈现出一种周期性规律——一季度特别是三月份销量高企,四月份销量骤降——诸如2020年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数据中,我们也看到特斯拉在2020年3月份完成了10160的销量记录,但2020年4月特斯拉中国则仅为3635辆,环比下降64.2%。其销量环比下降幅度,与今年的销量(刨除出口数据)下降幅度可以说是颇为一致的。
三是当下全球汽车产业正面临芯片短缺的困境,虽然特斯拉并未声明其主力车型遭遇了芯片短缺的困扰,但在全球车企芯片齐缺的现实下,特斯拉也或难以独善其身;而且从特斯拉当前的市场行为来看,其行为特征也并不像是产品销量“暴跌”的行为表现。
最为显著的特征是,特斯拉在5月8日又一次宣布对Model 3提价1000元——事实上这也是特斯拉在今年第六次宣布产品提价。
这对于一直以降价著称的特斯拉而言,这样罕见的提价频率,一方面可能说明在全球汽车芯片产能受限的大背景下,提特斯拉的产品成本的确也被迫提升,而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特斯拉对其产品市场信心的一种表现。
所以综合来看,影响四月份特斯拉在中国市场销量的因素,最为重要的或许不是维权事件,而是产能因素和销量的周期性变化。维权事件对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表现究竟能产生多少影响,还有待后续观察。
事实上,于特斯拉而言,相对于尚未有结论的车主维权而言,国产品牌们在纯电动汽车市场的全面崛起趋势,才是特斯拉需要面对的最为重要的挑战。
从相关数据来看,四月份国产造车新势力——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三大品牌虽然单一品牌销量依旧不及特斯拉,但这三大造车新势力却展现出了颇为强劲的同比增长趋势——官方数据显示:在单月交付量上,蔚来汽车4月交付量7102辆,同比增长125.1%;理想ONE4月交付量为5539辆,同比增幅111.3%;小鹏汽车4月交付量为5147辆,同比增幅达285%。
在造车新势力之外,传统汽车在纯电市场的快速崛起,更为值得关注——乘联会数据显示,四月份,上汽通用五菱30602辆、比亚迪25450辆、上汽乘用车13004辆,在销量上已成为特斯拉的强劲对手。
与此同时,华为赋能的汽车品牌——赛力斯,目前也正逐步展现出不错的销量势能,数据显示,赛力斯华为智选SF5开售两天,订单已经突破3000辆。而昨日周鸿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更是表示:“华为取代特斯拉,假以时日是会实现的。”
如此种种,不难发现国产电动汽车品牌正呈现出全面崛起的趋势,国内消费者对国产电动汽车品牌的接受度也正越来越高。
这种趋势,其实与当年智能手机市场所展现出额趋势是极为相似的——当年,早期国产智能手机市场是一直被三星所统治,但随着国产智能手机快速崛起,最终三星在中国市场败北,至今仍未能实现份额突破。
所以在此,也可以预见的是,特斯拉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也或将愈发感受到国产纯电汽车品牌全面崛起给其带来的竞争压力。
并且于特斯拉而言,更为极为戏剧性的一幕可能在于——当年三星智能手机在中国市场从市场占有率第一,一路下跌到如今的市场份额不足5%,其中非常重要的诱因是其在Note 7事件上,处理失当导致了用户信心丧失。而如今,特斯拉在中国市场面对重大公关危机的种种表现,却恰似三星当年在中国市场的翻版。
那么等待特斯拉的,又将是何种结局?
以一己之力带动纯电动汽车进入市场主流视野,引发百年汽车工业大变局的功绩,使得特斯拉在过往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市场和用户赋予了“创新、改变”的品牌形象,也由此在用户市场建立起了极强的产品号召力,使得许多用户为了其强科技属性而选择接受了其在内饰的简陋、做工的粗糙等缺点。
但如今随着国产纯电品牌迅速崛起,在科技属性上对特斯拉完成追赶,使得双方差距骤然变小,事实上,特斯拉的光环效应已然逐步减弱。
而在这样的现实下,如今又接连爆出这一些列直接关系产品安全的负面事件,于特斯拉而言,则无异于是在骆驼背上不断添加稻草——即使这些负面事件,并一定就是特斯拉的产品质量问题,但这些负面事件只要一天不解决,不给出明确、令人信服的权威答案,那么这些负面事件无论与特斯拉有无关系,他们都会成为压在其身上的稻草。
显然的是,压在身上的稻草一旦过载,特斯拉这匹骆驼,也终将会承受不住这份重量。
所以当下市场留给特斯拉的问题是:其应当以怎样的行动,让这些“负面”稻草不再积压,让自己不被最后一根稻草压倒。
【钛媒体作者介绍:邻章【微信:ZLxgic,公众号:TMT317】,专注科技互联网评论,致力传递价值思考,系36Kr、虎嗅、钛媒体、界面、创业邦、创事记、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等40余家科技互联网平台专栏作者。】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2022-09-14 钛媒体 App发布了 《星巴克加码中国市场,未来三年要新增开3000家门店|钛快讯》的文章
2022-08-11 钛媒体 App发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虚抬药价“把戏”,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钛媒体 App发布了 《为了帮00后卷王找到工作,简历修改师们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钛媒体 App发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进城费”,国内城市如何借鉴?》的文章
2022-03-25 钛媒体 App发布了 《蔚来2021年财报发布:年营收361亿元,整车毛利率达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