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溪
来源:GPLP犀牛财经(ID:gplpcn)
2021年6月25日,港交所官网显示,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中免”)提交了港交所上市申请,中金公司和瑞银集团为其联席保荐人。
中国中免的历史可追溯到1984年成立的中国免税品公司,2008年中国国旅集团重组改制并联合华侨城集团发起设立中国中免。2009年中国中免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以2020年零售销售额计算,中国中免在全球旅游零售运营商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22.6%。截至2021年6月15日,该公司经营194间店铺。
中国中免业绩呈增长趋势。2018年至2020年,该公司的收入分别为346.20亿元、480.10亿元、525.9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8.67亿元、54.71亿元、71.10亿元。2018年至2020年,该公司收入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3.3%,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35.6%。
中国中免的业务主要包括向境内及境外旅客销售免税和有税产品,而其业务依赖销售渠道的建立。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6月15日,其零售网络由194家店铺组成,其中包含188家店铺位于中国29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超90个城市。此外,其在海外还开设了6家店铺。
中国中免的店铺类型包括口岸免税店、离岛免税店、室内免税店及其他。截至2020年12月31日,该公司上述免税店的数量分别为126个、5个、9个和54个。
尽管口岸免税店的数量占总店铺数量的比例超8成,但中国中免来自口岸免税店的收入和占比却呈下降趋势。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该公司来自口岸免税店的收入分别为229.67亿元、310.08亿元、197.05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6.3%、64.6%、37.5%。
在来自口岸收入及占比下降的同时,该公司来自离岛免税店的收入和占比激增。2020年,其来自离岛免税店的收入为299.62亿元,同比大涨126%,占总收入的比例为57%,较去年提高29.4个百分点。
中国中免离岛免税店均位于海南,而其来自上述的收入激增或与环境和政策红利有关。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旅游出现停滞,旅游零售额出现大幅减少,但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复苏,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发生一定转变,由疫情前的从国外购买免税商品转变成更倾向于通过中国的免税渠道在国内购物。
资料显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内赴海南旅游增加,海南离岛免税市场由2019年的135亿元增至2020年的260亿元。
此外,政策方面的红利也一定程度上助力了中国中免业绩的增长。例如,2020年6月,财务部、海关总署及国家税务局发布的《关于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的公告》,2020年7月,海关总署分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监管办法》,均允许到访海南省的旅客在较少限制下购买更多免税商品。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预计中国离岛免税店的销售额将于2022年达到564亿元,到2025年将达到1002亿元,2022年至202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1.1%,
中国离岛免税店销售额将继续增长,中国中免也有望乘着这股“东风”业绩持续飞升。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免税店实行特许经营的政策,而特许经营权一定程度上为中国中免筑起了高壁垒。公开资料显示,中国中免除了自身拥有一块免税牌照外,还分别收购日上免税、海兔公司,目前其拥有三块牌照,为中国手握免税牌照最多的企业。
随着特许经营权政策的逐步放开,中国中免的壁垒存在被打破的风险的同时,还有许多公司在申请免税牌照的路上。据报道,中百集团、鄂武商A、岭南控股、欧亚集团等企业均表示过计划申请或已在申请免税牌照。
针对市场竞争及特许经营权问题,中国中免称,其与全球、地区及地方各级的其他旅游零售商竞争,以取得并维持免税店特许经营权。由于来自免税行业其他参与者的激烈竞争,其概不能保证续签现有的特许经营权,若未能续签或无法再获得,其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将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2023-11-24 GPLP犀牛财经发布了 《股份制商业银行角逐“创新度”》的文章
2023-11-24 GPLP犀牛财经发布了 《央企长安为蔚来换电商业模式与企业经营投出“赞成票”》的文章
2023-11-16 GPLP犀牛财经发布了 《百模大战再次开启:国区争霸 手机安家》的文章
2023-11-09 GPLP犀牛财经发布了 《新能源浪潮下,吉利猛追比亚迪》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