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WAIC官方)
7月10日,以“智联世界,众智成城”为主题的为期三天的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1)在上海圆满落幕。
本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累计举办1场开幕式、2场全体会议、1场闭幕式、11场主题论坛、14场领军企业论坛、27场前沿论坛、27场生态论坛、15场外场活动。大会汇聚了1000余位演讲嘉宾,其中包括5位图灵奖得主、1位诺贝尔得主、62位中外院士、16位顶尖高校校长、25位国家级专业学会和协会理事长,以及260位各类企业负责人。截至7月10日16点,大会在线观看总人次达3.52亿。
作为已经举办四届的盛会,相比去年由于疫情以线上为主要阵地,今年,WAIC以线上线下同步方式举办。线下重回展览,设置“1+6”板块,分别包括“AI@上海”主题展区、创新技术新动能、智能经济新活力、美好生活新画卷、协同治理新发展、共建生态新未来、和谐人文新篇章部分,参展企业超过300家。其中,首次参展的企业比例超过40%,上海以外地区企业、外国企业占比超过50%。
本届大会的方向定为“AI赋能城市数字化转型”,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产业落地的前沿进展,广泛传递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理念与价值,推动相关治理和规范形成全球共识。其实,就是要让人工智能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过去三天参展期间,各大科技公司抓住这一技术活动展现窗口,不少创新公司在展区提前发布了10多款全球首发、中国首发、首秀的新品,纷纷推出人工智能(AI)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展现出本次大会所要推动的AI技术、产业和应用全球化发展的重要趋势。
随着摩尔定律逐渐放缓,清华大学教授、集成电路学院副院长尹首一就表示,如今,AI算力需求每3.4月翻一番,远超摩尔定律。
要满足AI技术应用对算力需求,就离不开芯片。在WAIC 2021会场内外,AI芯片企业的存在感都颇为强烈。
据不完全统计,参与此次大会展出的芯片类企业多达20余家,累计占据了整个展区面积近六分之一场地,包括燧原科技、天数智芯、翰博半导体、嘉楠科技等数家芯片公司在会展期间发布AI芯片的新品。
7月7日大会开幕前一天,国内AI芯片初创企业燧原科技发布第二代人工智能训练产品——“邃思2.0”芯片、基于邃思2.0的“云燧T20”训练加速卡和“云燧T21”训练OAM模组,全面升级的“驭算TopsRider”软件平台以及全新的“云燧集群”。
燧原科技发布的“邃思2.0”是迄今中国最大的AI计算芯片。采用格罗方德12nm工艺,整数精度INT8算力达320TOPS,整体性能逼近英伟达旗下旗舰级别的AI芯片,预计将于今年底量产。(详见钛媒体App发布的前文:《燧原科技发布中国最大的AI计算芯片,加速推进三大业务方向落地》)
在燧原科技对外推出新品的同时,国产芯片公司“瀚博半导体”对外发布其首款云端通用AI推理芯片SV100系列及VA1通用推理加速卡,目前已成功流片,预计在今年四季度量产上市。
相比“邃思2.0”这款主要为金融、服务器等高性能领域提供的AI芯片,瀚博半导体的SV100芯片则主打视觉,应用于音视频领域。瀚博半导体创始人兼CEO钱军表示,作为投资人的短视频头部公司快手也是瀚博的客户之一,已有多家国内外合作伙伴并等待芯片的大规模量产。钱军曾在AMD任Senior Director,全面负责GPU(图像处理器)和AI服务器芯片设计和生产,在半导体行业内拥有诸多经验。
据介绍,在融资方面,2019年3月,瀚博半导体获得徐小平创立的真格基金独家天使轮投资,同年7月完成耀途资本、天狼星资本等联合投资的Pre-A轮融资;2020年11月,瀚博宣布获得由快手、红点创投中国基金、五源资本联合领投的5000万美元A轮融资;今年4月,该公司又获得由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和经纬中国联合领投的5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
7月8日,在此次WAIC大会展厅内,区块链第一股、比特币矿机制造商嘉楠科技宣布发布人工智能(AI)芯片勘智K510。据悉,K510芯片采用RISC-V开源架构,是高度可定制的,可用于无人机高清航拍、高清全景视频会议、机器人、STEAM教育、驾驶辅助场景以及工业等。该芯片预计将在2021年第一季度之前开始量产。
此外,通用计算GPGPU高端芯片及高性能算力系统提供商“天数智芯”在本届大会上亮相其首款7纳米的云端训练芯片B1,日前已经推向市场。
据悉,天数智芯目标是打造自主可控、国际领先的通用、标准、高性能通用并行GPGPU云端计算芯片,从芯片端解决算力问题。在B1发布之后,天数智芯成为第一个将云端7纳米GPGPU训练芯片推向市场的国内公司,领先同赛道其他产品1到2年的时间,率先实现产品化。
在此次大会“智能芯片定义产业未来“AI芯片主题论坛上,天数智芯董事长兼CEO刁石京表示,当下AI技术仍在发展过程中,很多算法还在完善,新的应用也在探讨,通用芯片有其优势,它比较灵活,能够应用到各种场景,尽快融入到使用场景。当市场越来越成熟时,专用型芯片的优势将逐步显现。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大家都有不同的定位和探索,中国有非常多优秀的公司,并且有巨大的市场,可以更快地探索出发展道路。
刁石京曾任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司长,并先后在紫光集团旗下多家公司担任高管,常年在集成电路领域工作。2021年5月,刁石京出任天数智芯董事长兼CEO。
天数智芯董事长兼CEO刁石京
同样在AI芯片主题论坛上,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CEO陈天石透露,寒武纪将进军智能驾驶芯片这个新市场。据悉,这款车规级芯片将采用7nm制程,算力将达到200TOPS ,可以支持高级别自动驾驶,芯片也将继承寒武纪云边端已有的一体化工具链。
除此以外,包括地平线、芯驰科技SemiDrive、黑芝麻、昆仑芯、富瀚微、复旦微电子等半导体企业都纷纷亮出自家“招牌”产品,秀出真肌肉。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发布会上,芯驰科技发布了基于V9系列芯片开发的全开放自动驾驶平台——UniDrive,实现新的技术突破。
另外,商汤科技在本次大会上带来了SenseCoreAI大装置,以助力实现高算力方案,推动AI时代生产要素降低,致力于为下一代技术创新带来全新的发展范式。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徐立将其比作“人工智能的粒子对撞机”,因为后者就是在一个随机的可能当中造出新的粒子,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硬科技实力凸显,是本届大会上的重要标志。
如何体现“硬科技”?机器人是非常直观的表现形式。本届大会上,优必选、节卡、ABB等机器人企业纷纷花式秀绝活,得到了多方关注。
首先,优必选在WAIC大会上发布了第四代大型仿人服务机器人“Walker X”,成为今年大会的“镇馆之宝”。不仅有非常灵活的四肢,可以上下楼梯,还可以帮你按摩,甚至还有非常聪明的大脑,可以跟人下象棋。这样的一个机器人,很快就会应用在各种各样智慧家庭的服务场景之中。
在未来,除了端茶、倒水、递物的仿人机器人,各种家用电器也可以实现“机器人对话”。A.O.史密斯集团在本次大会上展示由AI技术搭建的全联全控智能物联系统,可以实时控制家里的采暖、制冷系统等,甚至能帮你计算使用燃气或电能哪个能更省钱。
在JAKA节卡机器人展台上,小助机器人摇身变成顶级咖啡师。据悉,节卡小助机器人定位拿取纸杯,先将纸杯放置于咖啡机指定位置,根据客人的偏好意愿,小助机器人通过触点显示屏不同选项,帮助选择不同口味的咖啡。经过冲奶泡及冲咖啡过程后,小助机器人再将冲好的咖啡端至拉花机处,经拉花工艺后,小助机器人将制作好的咖啡递给每位来参观的客人,充分感受全新的科技服务。整个过程为5分钟内即可完成全套补料操作,制作效率每小时可达30杯。
节卡机器人还在大会上面向全球发布全新的节卡MiniCobo协作机器人,重量仅为7.9kg,一人就能提起,广泛应用于新商业、教育、零售等场景。
随着新冠疫情改变生活与经济,各种场景都会使用机器人来辅助或部分替代人类重复性的工作,让人类更加专注于创造力,服务机器人行业将会迎来大爆发。
此外,本次WAIC 2021大会上,阿里、360、小马智行、AutoX乃至于商汤科技均纷纷展出自己的智能汽车,在迎合了当下造车热潮的同时,凸显了硬科技重要属性。
商汤科技在大会上首次对外介绍SenseAuto自动驾驶AR小巴。在这辆巴士上,乘客不仅可以感受到L4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还可以在行驶途中感受一下虚实结合的未来世界,也是首次将增强现实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进行了结合。
据央视报道,未来的汽车不只有自动驾驶,在园区和景区提供导览、接驳的汽车里,乘客可以在车里看到一起行驶的飞行器、飘浮在建筑上的虚拟文字介绍;在等行人时,斑马线上还会跳出一名虚拟乐手,为你演奏音乐。而未来如果车辆发生剐蹭,只需要拍个照片或视频,AI自动理赔平台就可以还原现场,秒速理赔,车主不用原地等待。
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闭幕式上,致力于以先进的机器人技术赋能末端配送行业的上海有个机器人有限公司,其团队的“一站式智慧楼宇机器人研发运营中心”作为26个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集群项目之一签约,正式落户静安。
在本次大会上,百度、腾讯、华为、阿里等企业纷纷参展,共话人工智能未来发展。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透露,最新的智能汽车也正在加速的研发当中,预计两三年内可以跟大家见面。
在大会期间,百度宣布,飞桨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中心在上海张江人工智能岛正式落地运营。赋能中心建筑面积约3000平米,坐落上海浦东张江人工智能岛。同时,百度与上海浦东新区共同搭建的“百度飞桨人工智能公共技术平台”正式揭牌。启动仪式上,来自浦东新区的5家飞桨技术伙伴企业代表,获授飞桨认证级技术伙伴证书。
作为百度的AI基础技术底座,飞桨多年来致力于支撑大规模产业应用、人才培养与科研。今年5月20日,百度全面开启飞桨“大航海”计划。其中,面向产业智能化的“护航计划”,将在未来3年投入10亿元资金,从技术、人才、生态全方位支撑10万家技术企业智能化升级。截止目前,飞桨平台已凝聚320万开发者,服务12万企业,基于平台创建了36万个模型。
腾讯方面,国家天文台与腾讯公司联合启动“探星计划”,马化腾亲自站台,明确表示将腾讯上海优图实验室的AI技术用于寻找脉冲星,帮助国家天文台探索宇宙。
在WAIC 2021的腾讯论坛上,腾讯云副总裁、腾讯优图实验室总经理吴运声推出全新腾讯云TI ONE、TI Matrix、TI DataTruth三大AI底层平台,可以提供包括算法开发、模型训练、数据标注和数据处理等一系列开发能力,为企业或个人提供一站式的智能化、数据化、移动化服务。
据介绍,TI ONE提供了一套从数据处理、算法开发、模型训练、模型自动调优到模型在线推理服务、离线批量预测发布的一站式AI开发平台;TI Matrix灵活组合多项AI关键能力,打通了AI从模型到业务落地“最后一公里”;TI DataTruth则是提升数据采集和数据标注能力。在实际落地上,TI DataTruth正为能源、金融、媒体、交通等众多行业用户输出了平台能力。
在接受钛媒体App采访中,吴运声表示,腾讯优图之前在解决生存问题,现在解决的是情怀问题。这些探星项目计划合作都跟实际经济收入没有关系,但它们具备长期社会价值,优图愿意投入资源推动这些业务。
华为在本次WAIC大会的“昇腾AI赋能、共赢智能新生态”智能高峰论坛上,联合40余家合作伙伴发布“昇腾智造”、“昇腾智城”、“昇腾智行”、“昇腾智巡”四大行业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其中,昇腾智造是面向制造行业打造的一站式、交钥匙的人工智能质检解决方案;昇腾智城,是面向智慧城市,通过人工智能加速视频分析,帮助城市治理更聪明、更精细化的解决方案;昇腾智行是华为智慧交通的解决方案;昇腾智巡则是面向能源电力行业全场景AI巡检解决方案。
而且,华为在新型智慧城市高峰论坛中对外发布了《华为云AI赋能智慧城市白皮书》,同时展示了华为云发布的盘古系列大模型,已经在工业、能源、医学影像、金融、环保等100余项实际任务中得到了验证,能够支撑城市各行各业的创新与智能应用。
据悉,盘古系列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包括了30亿参数的全球最大视觉(CV)预训练模型之一,以及与循环智能、鹏城实验室联合开发的千亿参数、40TB训练数据的全球最大中文语言(NLP)预训练模型。后续,华为云还将陆续发布多模态、科学计算等多领域预训练模型。
此外,阿里云在本次大会上首次公布了产业智能的核心技术体系,该体系主要基于数据开发和智能引擎两大平台, 构建与行业知识深度耦合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具体来说,在交通领域,阿里云新推出智能路测终端Neuro,目前已在北京某大型社区“上岗”,使得高峰期路口日延误指数平均下降16.1%;在工业领域,阿里云与国内最大的轮胎制造企业中策橡胶合作。而杭州电力与阿里云合作研发“电力机器人”,学习消化了30多万份的检修历史记录,总结出可供实时决策的经验。
“AI学习到的知识和经验,可以实时无缝地助力行业,能计算,也能操作。今后政企市场的智能应用场景将层出不穷。”阿里云智能产品解决方案总经理曾震宇表示。
在展厅内,阿里巴巴集团展示了无影云电脑、小蛮驴、震旦异构计算加速平台等技术解决方案,
褪去AI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神秘外衣,经历几年发展后,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更加地务实了。在本次大会上,多家企业发布AI技术的深度应用,AI产品加速落地。
京东科技则发布了可提供一站式工业数智化技术服务的“京东智造云”解决方案,助力企业高效打造工业场景应用;在研发、生产、供应等工业场景上提供新品孵化、智能工厂、智能供应链等数智化产品;通过供需网络的搭建,实现了社会化网络化的产能调度与需求匹配,提升生产制造产业效率。
据京东官方介绍,京东科技与位于长三角的某3C电子零部件制造企业共同打造智能工厂,实现柔性生产,利用AI质检,速度从每人每天7000件检测,提升到每台AI设备每天10万件检测,效率提升近15倍的同时,准确率高于99.96%,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另外,扫描全能王等App的母公司,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科技企业“合合信息”则在大会上展示了通过智能文字识别技术,识别出3600年前中华文明的古老文字——甲骨文。现场展示的复刻在龟甲上形象丰富的甲骨文,通过技术的的提取与翻译:“白富美”、“买它买它”等网络热词被识别翻译出来。目前这一技术处于内测阶段并首次在人工智能大会上展示,安阳殷墟景区作为这一技术的学术支持单位。
甲骨文作为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世界四大古文字之一,因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而得名。可惜的是,这些甲骨碎片被埋在地下多年,经历了地下活动的冲击和挖掘造成的磨损,多数甲骨残缺严重。
合合信息方面对钛媒体App表示,“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智能文字识别技术,绝大部分针对的是手写或印刷版的现代汉字。甲骨文识别的难点在于甲骨残缺严重、素材难获取、拓片清晰度低等难点,这些都是需要通过技术来解决。例如样本素材少,从技术层面上,我们需要解决少样本训练的问题。目前我们主要是初步研究,更多的工作还在路上。”
而高精度位置提供商“千寻位置”在大会上展示了全球首个时空智能操作系统“昆仑镜”在浙江德清、浙江上虞、安徽铜陵、重庆等多个城市的落地应用。昆仑镜是首个支持城市级大规模时空感知、计算和协同的操作系统,为城市数字化和智能化构筑时空智能“新基建”底座。
据悉,基于北斗卫星系统(兼容GPS、GLONASS、Galileo等)基础定位数据,千寻位置利用遍布全球的地基增强站网、自主研发的定位算法及大规模互联网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厘米级定位、毫米级感知、纳秒级授时的时空智能服务。
云计算厂商也开始转向与AI、边缘侧相结合的应用场景。Ucloud优刻得在WAIC大会期间发布了“人脸识别测温”和“边缘计算”两大系列AI新品,形成AI产品+AI组件的生态组合,希望贴近行业用户场景需求。
其中,“人脸识别测温”系列包含人脸识别测温平板、人脸测温手持机两款AI硬件新品,结合红外测温、动态人脸检测、活体检测、人脸识别等技术,可1秒内同时实现单次测温、实名登记、人证核验以及健康码核查,目前已在机场、医院、高校等场景中辅助或取代人工安检、测温、考勤等管理;而“边缘计算” AI组件则包括搭载AI芯片的边缘端盒子和视觉嵌入式芯片模组,可满足安防、园区、交通、电力、能源等复杂环境下的应用需求。
在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承办的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共话标准,驱动产业——标准化论坛”上,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英指出,AI产业已经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亟需加快形成标准引领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她指出,上海高度重视标准相关制定工作,通过标准促进人工智能规模化、规范化应用,深度赋能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一是依托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在今年启动了上海市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组建和筹备工作,组建方案已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复。二是制定上海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的政策文件,即将在大会期间对外发布。三是要在社会关注的重点领域率先启动一批标准研制。本次会上还发布了《人工智能标准化白皮书(2021版)》及《可信赖人工智能标准化研究(2021版)》系列报告等。
工信部负责人则在大会开幕式表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技术创新应用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人工智能发明专利授权总量全球排名第一,核心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已经形成覆盖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的完整产业链和应用生态。
在大会展厅内,交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三家数字人民币运营机构均在展台中设立了数字人民币展区,展示了多种形态的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交通银行还推出了扫码抽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的活动。
钛媒体App记者体验了交通银行用数字人民币的整个支付流程:消费者通过官方代码下载数字人民币App,并开通交通银行钱包后,可以低价购买两样商品,商品主要包括零食食品以及挂坠等文创产品。现场的支付机器显示,消费者付款可有扫码支付、付款码支付两种形式。
交通银行还可以现场扫码抽硬件钱包,有卡片钱包、挂件钱包、可视卡片钱包三种硬件钱包类型。卡片钱包类似于普通银行卡;可视卡可显示交易额和余额;挂件钱包则形似钥匙挂件。
据悉,将卡片钱包与身份证信息互联,此后需要下载交通银行App并进入数字人民币钱包模块,将卡片钱包与手机贴近,完成交易同步操作。若想要充钱,需要在交通银行App中,把交通银行数字人民币钱包的金额转入卡片钱包,或者通过绑定其他银行卡方式充值。
此外,工商银行、建设银行还在展会上推广数字人民币活动,在大会各家银行指定的商户使用各自银行数字人民币钱包支付享受优惠。在展览馆附近的大型商超电梯楼附近,数字人民币的二维码已经摆到了店家支付的柜台前,用户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选择通过数字人民币支付结算。
从各家展出的情况来看,数字人民币成为了他们主要推广的对象,也是展现通过科技手段赋能新金融产业价值。
交通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刘珺在“AI新时代·数智新金融”论坛上表示,站在AI新时代,银行作为传统金融机构,需要从科技的视角来重塑和加强,这样才能做得更好。当前金融业正处在十字路口,下一步的走向,取决于如何更好地拥抱 AI、拥抱科技,让金融的明天变得更有垂直向度的深度和水平向度的宽度。
在WAIC 2021的最后一天,“从类脑智能到脑智融合”主题论坛上,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冯建峰在演讲中表示,AI的核心就是算法。人脑的本质也是算法。通过类脑智能这一技术手段,可向人类的大脑学习。
具体来说,人脑中共有864亿个神经元,目前科学家可以实现的仅是对拥有302个神经元的线虫的简单模拟。 为了进一步了解人脑“算法”,冯建峰与团队策划了两条路径:一则是拼图法,通过数学算法,一方面解析大脑每一个部分,自下而上,用一块块小小的“拼图”,最终拼出一个完整的大脑;另一则是自上而下,用最先进的磁共振扫描仪,扫描人脑出人脑结构,再用最先进的算法对照模拟出“数字孪生”的人脑。
在论坛上,冯建峰展示了他自己的大脑CT图以及他的“数字孪生”脑。去年,他与团队对“数字孪生脑”实现了20亿脉冲神经网络全脑计算模拟(类似人脑神经元功能),今年已经达到200亿次,明年有望进一步逼近1000亿,更接近真实人脑世界,将为今后向大脑学习的AI研究进一步拓展打下基础。
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在论坛上指出,其通过与中科院微系统所等单位共同启动脑与类脑领域第一个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复旦实现了国际上首个200亿脉冲神经网络的全脑计算模拟;研发了一系列类脑智能原创算法,发展了一系列脑科学实验新范式、人工智能理论新算法;并且构建应用链条,促进智能技术与应用创新的成果转化,以智能诊疗、智能机器、智能决策为三大应用出口,与国家电网、上汽、申通等龙头企业开展了一系列重大产业示范应用,服务地方经济。
实际上,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如果传统数据传输和共享无法对数据进行有效保护,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数据将难以实现互联互通,这将制约防范风险、反欺诈、反洗钱等领域的多方协作。产学研界寻求的破题之策是——基于多方计算、联邦学习等“可信AI”技术体系,通过“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等技术,实现在数据合作中兼顾隐私安全的“价值安全共享”。
在展会上,瑞莱智慧科技有限公司(RealAI)发布了一款能够一秒识别真伪的鉴别神器——DeepReal深度伪造内容检测平台,基于第三代人工智能技术,能够通过研究深度伪造内容和真实内容的表征差异性辨识、不同生成途径的深度伪造内容一致性特征挖掘等问题,快速、精准地对多种格式与质量的图像进行真伪鉴别。据介绍,DeepReal在学术数据集和ZAO等主流方式生成的网络数据集中,已达到99%以上的准确率。
“寻找人工智能时代隐私保护、政府监管、商业诉求的平衡点,已成为产学研各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员、ACM中国理事会常务理事嵇智源认为,在此背景下,“可信AI”的理念逐渐成为全球共识,也成为未来人工智能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此外,伴随着数字智能的蓬勃发展,新的不平衡现象也正在发生。如何消除正在不断产生的数字鸿沟,成为了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本届WAIC 2021上,所有参展的互联网大厂均不约而同地展出并介绍了公司在数字化适老、低碳发展等方面的合作与规划。
数字鸿沟在全球范围内有多严重?联合国工发组织投资与技术促进办公室主任赵晓蕾在主旨演讲《从全球数字鸿沟到全球数字机遇》时披露,联合国的数据表明,现在全球超过1/3的人尚未接入互联网,虽然发达国家有80%接入互联网,但是最不发达国家接入互联网的比例不到20%。
本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上海推出了“数字伙伴计划”,从随心数字伙伴、智能数字伙伴、互助数字伙伴三个方向努力。作为对该计划的回应,在10日的AI赋能弥合数字鸿沟论坛上,又举行了数字伙伴计划“上海市数字为老培训基地”授牌仪式,为首批积极响应、参与“数字伙伴计划”各项行动的单位代表授牌。
总体而言,今年大会会场及周边智能化场景的应用体验进一步丰富了,虚空的AI技术PPT已经不能满足大家的眼光,企业更想展示落地成果,展示AI技术硬实力。
然而,对于AI技术下一阶段的发展而言,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京东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IEEE Fellow周伯文在接受钛媒体等采访时表示,目前AI技术最大的挑战,依然在于如何让AI在鲁棒性、可复制性、可解释性、隐私保护、价值对齐、负责任等纬度上更具可信度。
今年的WAIC大会虽已落幕,但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仍不会停止,新趋势也已经到来。AI下一个十年究竟要往哪里去,通用人工智能究竟何时到来,依然需要技术、商业和产业的共同努力,才能让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健康的发展。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林志佳)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2022-09-14 钛媒体 App发布了 《星巴克加码中国市场,未来三年要新增开3000家门店|钛快讯》的文章
2022-08-11 钛媒体 App发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虚抬药价“把戏”,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钛媒体 App发布了 《为了帮00后卷王找到工作,简历修改师们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钛媒体 App发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进城费”,国内城市如何借鉴?》的文章
2022-03-25 钛媒体 App发布了 《蔚来2021年财报发布:年营收361亿元,整车毛利率达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