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显微故事,作者 | 沐秋、牙牙,编辑 | 常新
在万物都可以“内卷”的时代,评价孩子们优秀与否的标准,早已不仅仅拘泥于学习成绩,而是外貌、素质和体能的综合比拼。
身高作为外貌和身体素质的直观表现,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家长和孩子们的焦虑中心。
“技能可以后学,以后也可以整容,但是如果过了发育期,就不能再长高了。”
在来自同龄人的压力之下,身材矮小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陷入了“身高焦虑”之中,他们寻找、尝试着每一种长高的方法,来摆脱小矮子的称号。
2014年,国内首个生长激素类药物通过审批,这类原本用于治疗垂体功能低下的药物,同样能够帮助发育期的儿童长高,成了一种行之有效的、不那么“玄学”的长高方法。
随着药物种类的增多、成本的下降,近年来生长针越来越多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我们寻找了几位生理鸡娃的父母,他们之中:
有的人说为了让孩子长大,不惜付出倾家荡产的代价,只因为她年轻时因身高不高受人歧视,不想女儿重蹈覆辙;
有的人一年打生长针需要花接近8万元,但换来的却只是食欲更高,身高增长幅度却十分有限;
还有的人不仅生理鸡娃,给孩子打生长针,在教育上也同样鸡娃,给孩子身心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还有的人是内分泌科医生,在他的眼里,如果不是病理性的生长问题,一般都不需要打针介入治疗,“毕竟生长针的研究十分有限,对孩子来说更重要的是营养和心理健康”。
他们的故事或许能让大家对生长针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也能让其他希望通过外力改变孩子身高的父母三思而后行。
以下是他们的真实故事:
2020年7月27日,我亲手将第一支生长激素扎入了女儿的肚皮。
女儿很配合,因为这也是她的愿望。
我曾带着女儿去医院查骨龄,检查显示她的骨头比实际年龄大了一岁八个月,内分泌科诊断为性早熟,预测成年后身高也只能达到153.5cm。
当时的医生给她开了大补阴丸,我们断断续续吃了两年后骨龄差距缩小到了一岁以内,身高预测还是只有156.5cm。
最后,医生不给开药了,他说:“如果能接受偏矮的个子就不用干预了,因为打针的费用不低。”
图 | 来源于知乎,市面上流通的种类
走出诊室的时候,女儿呜地一声哭了出来,她知道这笔钱对于单亲妈妈的我来说不容易,觉得自己长高无望了,想了一下对我说:“我好好学习,好好练球,就算个子矮也可以做一个优秀的人吧!”
听了她的话我眼眶都红了,安慰她说,只要是对她好,就算卖房子也会让她打针。
我本身个子也不高,只有158cm,个子矮一直是我心里的遗憾。
就在前几天,家庭聚会的时候,我和我的表妹站在一起,我垫着脚才堪堪够得到她的下巴,面对家里人的调侃,我心里也有些许自卑。
我女儿的父亲也就165cm,如果按遗传,我女儿确实很难长太高。但我女儿的同学有些身高不如她,却通过打针很快超越我女儿,我就动了自己给孩子打生长针的念头。
“钱没了还可以再挣,但是错过了这个阶段花再多的钱也弥补不了遗憾”。
出于经济原因,一开始我选择了最便宜的短效粉剂,每天注射。医药公司的工作人员上门讲解了使用方法,为了延后初潮的时间,还用上了达菲林。
不过,即使是这种药剂,每个月的花销也要2000元,每三个月还要做一次全面检查,费用也要一千以上。
图 | 打针用的粉剂
为了尽量减少孩子的疼痛感,我总是兑药用一支针打针用一支——防止针头变钝扎着痛。
结果,昨晚打针时我拿错了针,误把没兑药的空针注射到女儿体内了,连忙又补了一针。
一般女儿打针时我都趁她睡着,结果第二针把女儿弄醒了,疼得哭了许久,我心里也非常自责。
不过好在打了几个月后,女儿的身高、体重都有了明显涨幅,除了贵,还没发现其他副作用。
此外,她现在食欲也变得很好,一天能吃好几块骨头肉,还有一碗蛋炒饭,一小份香菇炒肉片,外带三个橙子。
我还记得有天早上,给女儿量了身高,150.6cm,中午回来吃饭的时我们又量了一次,150.7cm,
长的这1mm让我们母女俩开心了一整天。
可惜的是,这个针剂越往后效果越不明显。我咬咬牙,把短效粉剂换成了水剂,费用是之前的三倍,“只要孩子能长高,我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上周去医院复查,预测的身高达到了162cm,听到这个消息后,我和女儿都觉得一切努力没有白费。
图 | 去医院预测的结果
2016年,我就开始打生长针了。
我的个子就不算高、不爱吃饭,营养状态很不好,小学毕业时只有150cm,到了初二也不到155cm。
按理说,十五六岁的年纪,也该进入青春期了,但我总觉得自己的青春期和别人不太一样。
作为班里数一数二的小矮子,老师为了照顾我,让第一排成了我雷打不动的地盘,而其他人是每周轮流换位置的,因此我少有固定的同桌,自然也没什么要好的朋友。
由于我性格比较内向,加上悬殊的身高差,我仿佛和他人“有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为了帮我长高,父母也操碎了心,一到假期就带着我寻医问药,各种老中医、偏方试了很多次,钙片、黄金搭档之类的保健品也吃了不少。
很可惜,它们依然不能让我长高哪怕一厘米。
初二的暑假,我去了省里三甲医院的内分泌科,医生说,我这种情况可以考虑一下生长激素疗法,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生长针,于是我就成了这种新型增高法的尝鲜者。
图 | 来源于知乎,我打的就是这种激素
生长针的针头比普通的注射针还要细,痛感约等于零。每隔两周我都会去医院挨上一针,没三个月我都要再来一次全套的检查,严密检测各项指标。
注射生长激素后,我唯一的变化就是变得能吃饭了,每天都要吃四顿饭。
身高长得缓慢,体重却肉眼可见地上升了。
当时电视上经常用滥用激素药的新闻,因此,那段时间我总会担心生长针的副作用把我从小矮子变成小胖子。
那时生长针还算是个新鲜事物,药品的价格贵,激素剂量根据体重计算。
我当时每针大概是两千多块钱,一个月要五千块左右,用了一年,算上检查的费用,总共花了八万块钱。
不过效果还是有的,那年我每个月大概能长高一厘米多一点,一共长高了15厘米,勉强摸到了170的门槛。
上了高中之后,我又长了一些,我想应该归功于迟到的青春期吧。
大学里很多女孩的择偶标准动不动就180cm、185cm,我看到之后总会一笑了之——焦虑已经够多了,打过激素的我依然不到180,还是不要给自己再套上一层身高焦虑了。
我儿子5岁,从去年开始我决定给他打生长针。
去年年末,我带着儿子和同学家长出去露营,当时他身高只有103cm,其他家长一看到孩子就问我:
“你儿子今年3岁吗?”
我当时心里就有些慌,又想起有一次他在学校被同学欺负,回来我问他为什么不敢还手,他说因为对方比他高。
当月我就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结果是骨龄只有2.8岁,身高属于3rd百分位:在100个男孩里,身高倒数第三。
后来,那个专家还告诉我,按目前的情况预测孩子可能成年后也就161cm,最高不会超过170cm,但专家又说,可以通过打生长激素针来补救。
我先生一听就同意打针了。他身高不到170cm,身高的自卑感伴随了他整个青春,他说,“如果孩子知道有办法让他长高,而我们却没有帮他,做家长的心里也会留下遗憾。”
我儿子的情况属于“部分生长激素缺乏症”,在上海纳入医保的范畴,可以报销50%的费用。我们综合了许多因素,决定用短效水剂金赛,每个月的花费在2000元左右。
第一次给孩子打针的时候,是爸爸在护士的指导下打的,因为操作不当,出了血,儿子有了很大的抵触情绪。
第二次打针是在家,特别害怕,我就在旁边一直陪着他。而后,孩子就一点也不怕了,甚至还主动撩起袖子让我们给他打。
图 | 图片来源于网络,比发丝还细的针头
打完以后,我按照医生的指示,在家给孩子买了摸高的工具,让他每天挂在上面30分钟,保证出汗刺激生长激素的分泌。
孩子在打针后总喊自己膝盖疼,医生又开了Vd,结合液体钙一起补充,早晚两顿的牛奶也从来没少过。
三个月后复查的时候,我高兴得几乎要蹦起来:孩子长高了3.9厘米,比预期的整整高了0.9cm,而且没有需要干预的副作用,各项指标均合格!
在这三个月里,我也认识了一些家长,他们有的三岁就给孩子打生长激素;有的孩子在75rd百分位也打了,以至于在咨询的时候我一度以为家长故意在“凡尔赛”。
图 | 图片来源于网络,一般都要打很多针
然而,在第二次复查时,我家孩子只涨了2.1cm,低于医生承诺的“每月1cm”。
我又开始焦虑起来,决定把私自把剂量从23提高到26。
自从上次检查完后,我就疏忽了对孩子的管理。医生的指示是需要在9点半前哄孩子入睡,但我每天7点半才能到家。
孩子现在每天需要花40分钟弹钢琴,一个小时做幼儿园的作业,晚上睡前还要读绘本、念英语,而这些所有的东西都要卡在两个小时内做完。而这只是幼儿园,上小学以后还有更大的学习压力。
上个月我还做了一个梦,梦见带孩子去复查,不但没长,还矮了几公分,梦里崩溃到惊醒,和老公商量后,我已经在考虑辞职当全职妈妈的了。
我一直觉得男生脸可以丑点,但是如果身高太矮真的太致命了。
既然选择了去干预他的身高,我后续一定会关注到底的,他打的这个针估计2~3年会停下来,但是停下来之后,后续每半年或者一年还要去检测身高。
因为儿子本身缺乏生长激素,我怕停顿之后,长高的速度还是会很慢。所以到青春期的之后,我估计还要再来一轮。
“理想状态还是希望他能长到180cm,但是也不能强求,只要175cm以上,我就可以接受了”
作为内分泌科的医生,我多多少少会接触到一些要求注射生长激素的病人。
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有明显生长激素缺乏的患者,再就是需要借助激素来长高的孩子们。
对于前者,我当然会对症下药,而后者,我的态度是不推荐的。
目前学界对于这种外源性的人工合成的生长激素的研究不算成熟,没有规范明确表示这种药剂可以用于让发育期儿童增高。
虽然生长针可以用来治疗矮小症患儿,但身材矮小并不意味着患有矮小症。
只有患儿的身高少于同龄人标准身高的30%,我们才会称之为矮小症。
这是什么概念呢?
15岁正常男性的标准身高如果是170cm,那么只有身高少于120cm的15岁男孩,才能称之为病态的身材,才能考虑医学手段的治疗。
生长激素让人长高主要有两个条件:
很多来注射生长针的孩子们,远远达不到这种程度。
他们虽然有些矮小,但身高真的在正常范围之内。他们的激素分泌可能会少一些,但用注射来补充的确有些小题大做了。
生长激素并不是灵丹妙药,它的药效是因人而异的。
有的孩子一个月能长4、5厘米,而有些孩子两个月也长不了一厘米,甚至毫无效果的情况也不是个例。
更何况,补充激素是普遍有一定的副作用的:
高血糖、精神亢奋,甚至于糖尿病、黏液性水肿、肢端肥大症都是需要考虑的风险。
医学上有一个原则是“非必要不作治疗”,在我看来,对于一般孩子而言,为了长高而去补充激素,是一件性价比不高、需要承担风险的行为。
图 | 为孩子身高操心的父母不在少数
生长针分两种,粉剂和水剂。
粉剂是最早出现的一类,价格相对贵一些,要四五千一针。
水剂是这两年的新产品,效果持续较长,价格也比较便宜,基本上两千左右一针。
无论是哪种生长针都需要长时间使用,短则三个月,长则一两年,这其中的费用至少要几万元,而且不在医保的报销范围内,这对于普通家庭而言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影响身高的无非是基因和营养,现在的孩子营养越来越好,所以平均身高不断升高。
剩下的那些比较矮小的孩子,他们的身高是很难突破遗传缺陷的。
身高矮一点是很正常的现象,从医学角度是没有问题的。
但我见过很多孩子,他们想考军校、想打篮球,想跳拉丁舞,自己的外在条件限制了他们的梦想。
在合理的条件下我能够开出生长针的处方,但我觉得学会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才是最好的处方。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2022-09-14 钛媒体 App发布了 《星巴克加码中国市场,未来三年要新增开3000家门店|钛快讯》的文章
2022-08-11 钛媒体 App发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虚抬药价“把戏”,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钛媒体 App发布了 《为了帮00后卷王找到工作,简历修改师们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钛媒体 App发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进城费”,国内城市如何借鉴?》的文章
2022-03-25 钛媒体 App发布了 《蔚来2021年财报发布:年营收361亿元,整车毛利率达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