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赛事科技有多硬,才能让人忘记这届奥运的开幕有多垮?

5697
钛媒体 App 2021-07-27 16:15 抢发第一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紫金山科技

2016年里约奥运会闭幕式上,“东京8分钟”的表演将人们带入了科技和动漫的“二次元”世界,令人遐想无限。

但4天前的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不少人蹲在屏幕前连续经历了期待、疑惑与惊吓,甚至为了“精神回暖”,一度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重新推上热搜。

开闭幕式导演因丑闻被辞退、奥运相关资料面临外泄可能、奥运村住宿环境遭质疑、几十位参赛人员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加上开幕式迎来全球观众疯狂吐槽,这届奥运会的混乱和垮塌几乎史无前例,但也依然不能阻止参赛者将多年训练的汗水转化为赛场奋力一搏的决心,更不能消灭全球观众用各种方式观看、回看、热议这场来之不易的奥运会的热情。

事实上,单从科技来说,这届东京奥运会绝非“一地鸡毛”。

转播:足以吓尿百年前的运动员

美国奇点大学创始人兼校长、谷歌技术总监雷·库兹韦尔提出过一个“吓尿指数”,假如有一位参加过1896年首届奥运会的运动员穿越到2021年,会达到什么样的惊吓程度?

其实,奥运赛场的本质没有离开过项目与赛道。

因科技而改变最大的,不是训练体系和运动装备从原始演变到先进,也不是赛事的极大丰富和选手们的极限突破,而是日益发达的转播科技,给这位“穿越者”带来的直接震撼。

1908年那届伦敦奥运会,电影技术刚刚出现,有电影院派人去奥运会现场拍摄了部分片段,然后做成电影在电影院播放,人们看到时已经是奥运会过去几个月了。

1924年巴黎奥运会,出现了专业的摄像师团队。但当时电视普及率太低,收音机更为普遍,所以巴黎奥运会是第一次进行实况广播转播的奥运会。

1936年,在电视机的发明后,奥运会也迎来一次全面的革新:这一年的东道主德国首次通过电视播放,让奥运会通过电视走进千家万户。

1948年,奥运会真正进入了电视媒体时代,也是转播正式规范化的开始,尽管英国当时拥有电视机的人还只是少数,但还是有50万人通过电视观看了比赛。

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 ,卫星转播来了:美国通过发射通讯卫星“辛科姆”,向世界各地转播了此次奥运会实况,是又一次令人振奋的科技突破。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突破性地制作了数字电视信号。

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互联网转播首次出场,在个人电脑的逐渐普及下,奥运会的片段以视频、图文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2004年雅典奥运会,刘翔夺冠的宝贵瞬间,是高清电视服务的首次应用。那届奥运会上的终点摄像机,每秒可拍摄1000张照片,是奥运会上摄影技术的一大亮点。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全部项目采用高清技术,为全球40亿观众进行了直播,也是第一次互联网、手机和电视平台的有机结合,不少人通过这场奥运,知道了CMMB可以让电视节目通过广播方式在手机上实现观看。

直到2021年,移动互联网极大改变了电视、视频节目的商业逻辑,转播技术也向5G和4K迅速更迭。

这届东京奥运会,大部分比赛场次内都是“空场”举办,在750个比赛时段中,仅26场赛事允许观众进入,无观众赛事达724个,是本世纪首次观众只能看线上观看直播的“云上奥运会”。

赛前,为了给日本观众带来更优秀的画面,日本NHK电视台宣布全程以8K分辨率直播东京奥运会,是有史以来分辨率最高的一次奥运转播。据说,要让“选手头发上的灰尘都显示得一清二楚”。

但显然,“科技界的重量级选手”中国队也以相当强悍的能力,把这场奥运会“分解”得更为透彻。

此次获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授权转播的包括移动咪咕、腾讯、快手三家主体。此前直播过俄罗斯世界杯的咪咕视频,这次成了全场次实时直播奥运会的新媒体平台。

阿里巴巴也因云平台应用于奥运会云转播,被奥组委点名。

得益于云转播,转播中心占地面积比传统缩小了25%,现场转播工作人数量减少了27%。

观赛:终将是一场沉浸式革命

从照片到高清影像,从录制到直播,从卫星到移动互联网再到5G+4K到云,奥运转播的巨变,把现场观众的欢呼和掌声变成了全球观众的实时互动。

事实上,除了转播技术今非昔比,现场、屏幕观众的观赛体验也经历着“前所未有”之变。

2012年伦敦奥运会时,部分赛事首次采用了3D直播技术,让视频变得更加立体生动。

2016年里约奥运会,是虚拟现实(VR)技术首次真正用于奥运会。当时的广告称,通过虚拟设备观众可以“零距离”地躺在自家的沙发上沉浸式观赛。只是出于虚拟设备的局限性,能体验到的观众少之又少。

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游客已经可以在周围展馆借助VR技术体验包括雪橇、滑冰、滑雪等冬季运动。

当时,还有全景视角(越野滑雪赛道安装多个摄像机,每位参赛选手身上携带一枚芯片,比赛全程能够随时跟踪任一名选手的位置,切换该选手的环境画面)、时间切片(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赛场四周设有多台摄像机,可以对选手每时每刻的动作进行360度的切割、回放)、增强现实(观众使用相应软件可以通过增强现实(AR)技术,3D立体查看去往座位的最短路径,确认座位位置)等技术,更极大提升了观赛体验。

因此,此前日本也着重突出了2020东京奥运会的科技名义,称将举办全球首场5G奥运会。

但受疫情影响以及网络覆盖、套餐资费等因素影响,商用后日本5G发展并不快。到2021年3月底日本5G商用了一年时用户规模达到1419万户,在整体用户中的比例只为8%。

疫情防控之下,人们更多时间呆在家中,对5G的需求进一步减少。因此,这届奥运会也成为提振5G信心的一次重大机会。

奥运会开幕前,奥组委称与NTT、NTT DoCoMo和技术提供商合作将在帆船、游泳和高尔夫球场馆采用实现5G动态高清实时图像传输以及AR(增强现实)设备等。

比如,在江之岛游艇港的帆船赛事中,将启用搭载了4K摄像功能的无人机,比赛船只上也将装备多台4K摄像机拍摄实时画面,实时组合成由3幅4K图像组成的12K分辨率超宽图像,通过5G技术实时传输到主新闻中心,以及漂浮在岸边的55米海上宽屏上,可以让在附近码头观看的观众能够更近距离地观看比赛。

游泳比赛中,基于支持5G网络的AR装备,可以让观众在关注运动员动作的同时,看到谁在哪个泳道、单圈时间以及是否接近世界纪录等数据。

高尔夫赛事的举办地,球迷可租赁5G设备,观看特定高尔夫球手的现场视频、精彩片段。

有一说一,这些绝对是观赛的新革命。

当然,这首先要求相关场馆的网络“相当扎实”,甚至有必要的场景中配备边缘计算平台来实现更快的数据传输。

参赛:比完就完了?

受当时条件影响,比赛的器材和设备都相当简陋:游泳比赛直接在公海里进行,泳道用漂浮在水面上的南瓜为标记,短跑比赛的选手还穿着皮靴,计时方式也是手动的。

1912年,奥运会用上了电动计时器和终点摄影设备,使得计量时间精确到0.1秒。60年后的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首次采用了光电测距仪,并且配以精度高达1/1000秒的电子计时器,开始记录运动员的“极限突破值”。

从2012年伦敦奥运会,运动员开始利用航天技术为训练减负、通过实景模拟训练系统模拟骑行

在伦敦的赛道上、用每秒上万帧的摄像机捕捉分析训练表现。

检测心率、呼吸的运动腕表以及智能手环,开始大范围出现在参赛员的训练与比赛中。

放置在跑鞋、滑雪靴或自行车踏板上的力传感器,也可为训练过程提供连续的数据流。教练也可以利用这些数据来分析运动员易受伤部位和运动强度的关系。

在体操竞技的动作技术难度连年升高的背景下,对于裁判而言,打分也愈发困难。

据报道,此次东京奥运会在体操项目上引进了AI技术打分辅助系统。通过向选手的身体及其周边200万处投射红外线,追踪选手的动作,并且实时转换成三维立体图像。

根据图像,AI可以对于身体的旋转和扭动等动作做出分析,并结合过去的表演数据,遵照打分标准,判断技术的完成度。

但技术解决得了比赛的精确,解决得了无人观赛的冷清吗?

真别说,日本一向发达的机器人技术,这次似乎也派上了用场:现场不适合有真人观众,那就让机器人来“吆喝”。

如果这些科技带来的体验足够新颖,几乎可以让人们忘记这届奥运的“花边新闻”和开幕式的垮塌。

不过要说真正的科技硬核,我们可以把更多的期待,留给2022年北京冬奥会。几个月后,再见证一场真正的5G/AI全球赛事吧。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1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