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微软新一轮注资箭在弦上,OYO能否借势抢滩高端酒店赛道?

7047
钛媒体 App 2021-07-31 14:04 抢发第一评

文 | 有牛财经,作者 | 黑桃与长剑

印度最大的连锁酒店初创企业OYO,最近似乎又将斩获一轮新的融资。

据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微软正在就投资OYO一事展开深入谈判,目前对OYO的估值为90亿美元。该名知情人士表示,本次交易的具体事项可能会在接下来几周公布。

这早已不是OYO的头一轮融资,仅仅是在今年,它就已经连续拿下三轮融资。再放眼前几年,除了疫情对酒店业造成严重冲击、资本市场遇冷的2020年外,OYO几乎保持着每年一到两次融资的规律,足见它有多讨投资人欢心。

但另一方面,随着OYO的上市流程越走越远,它的各种弊病也势必要暴露在聚光灯下接受检验。服务不周、转型缓慢……这些缺点对OYO在各地市场,尤其是在中国市场上的扩张产生了相当大的不利影响。上市之后,OYO能否填补这些致命漏洞仍然是未知数。

图片来自Yandex

来自印度下沉市场的酒店帝国

与很多在大企业中打拼一番再出走打拼的创业者不同,OYO创始人里特什·阿加瓦尔(Ritesh Agarwal)从小就抱着在酒店业做出一番事业的梦想。为此,他在大学期间潜心研究连锁经济型酒店的创业思路,还走访许多酒店实地调研,以了解用户有哪些需求和期许。

对于阿加瓦尔这样一无所有的大学生来说,要想进入酒店这样的重资产行业简直是天方夜谭,幸运的是,已经有不少投资界人士对他的想法表现出兴趣。阿加瓦尔先是拿到了PayPal创始人彼得·蒂尔的专属奖学金,又获得了光速创投印度合伙人贝珠尔·索马亚(Bejul Somaia)的青睐。在后者的帮助下,OYO的雏形在印度古尔冈的一家小酒店中诞生了。

阿加瓦尔梦想中的酒店帝国并非基于自营,相反,OYO的模式是通过对碎片化单体酒店的整合,解决其在品牌、成本、人才、渠道等方面的资源困境,帮助它们提高运营效率并增加收入。某种意义上来说,OYO模式是OTA与传统酒店品牌的融合——既能进行客源导入、消化、保证业主酒店的入住率,又能以轻改造方式保持产品统一,进而提高品牌溢价。

在酒店连锁化程度偏低、中低档单体酒店横行的印度,OYO的模式对于广大酒店业主来说极有诱惑力。短短几年内,就有数千家无品牌印度酒店转投OYO的怀抱。

成功在本国市场建立霸权地位后,OYO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2017年11月,OYO正式踏入中国市场,阿加瓦尔为了“接地气”,还给自己起了一个中国名字“李泰熙”。两年后,OYO又先后在东南亚、美国和欧洲市场扎下了根。彼时,其估值已高达100亿美元,酒店数量超过4.5万家,房间量超过100万间,位列全球第三。

中为里特什·阿加瓦尔,图片来自Yandex

OYO能实现如此快速的扩张,其模式的确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若是没有股东们的鼎力相助,OYO跑马圈地的发展模式恐怕维持不了多久。

上文已经提到,OYO几乎每年都能拿到一至两轮融资,其中数额最大的一次发生在2018年8月,那轮融资由老股东软银集团、光速创投、红杉资本等联合发起,数额高达10亿美元。算上今年7月的6.6亿元TLB融资,其融资轮数已经达到14轮,总融资额超过25亿美元。

投资OYO,微软图什么?

业界普遍认为,微软本轮投资将拉开OYO上市的序幕,此前就有消息称,该公司的IPO将在年底前完成。另据科技媒体TechCrunch早些时候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OYO接受微软投资后很有可能会转向后者的云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微软并非头一回投资与衣食住行相关的初创公司。早在2017年,微软就已投资了有“印度版京东”之称的Flipkart,今年4月,它又参投了美国食品技术初创公司Eat Just,这家公司以其植物蛋制品而闻名,目前其销售网络已扩张到美国的1.7万家零售店。

此外,微软还在今年收购了不少云技术领域的初创公司,例如Suplari——这是一家提供“支出情报”(Spend Intelligence)信息以协助供应商管理支出的服务供应商,并创造了业内首个Spend智能云。这之前,微软还将两家网络安全创企RiskIQ、CloudKnox收入麾下。

如果说收购RiskIQ、CloudKnox、Suplari是为了强化微软云业务的实力,那么对OYO、Eat Just这些生活、消费领域公司展开投资就是微软扩张云业务版图的表现。

从微软二季度财报来看,其智能云部门营收达173.7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0%,运营利润则为77.87亿美元。截止目前,智能云业务已经连续六个季度位列微软第一大收入来源。

可以想见,通过投资“说服”OYO等初创公司投入微软云业务的怀抱,能够让其盈利能力及规模继续增长,最终成长到足以挑战亚马逊AWS的地步。目前,微软的Azure占据全球云计算市场的19%,亚马逊AWS则占据32%,但考虑到后者近期利润率下降,业绩承压的现状,全球第一大云服务商宝座的易主时刻或许会比我们想象中更早到来。

“瘦身”后的OYO能否转型成功?

微软固然可以从这场合作中获利颇丰,但对于OYO来说,新一笔投资还远远无法让它安下心来——这几年来,它经历的挫折实在太多,以至于必须要靠大股东输血才能维持经营。

根据OYO发布的2019财年财报,其年度总营收为9.51亿美元,较上一财年增长了4.5倍之多。但另一方面,OYO的亏损也同样惊人,单财年净亏损3.35亿美元,同比暴增6.1倍。这无疑暴露出了一个问题:OYO并没有找到可靠的造血模式,且仍践行着烧钱换规模的打法。

如此野蛮打法在这个时代早已行不通,一度跌入低谷的Uber、Wework就是很好的例子——当资本乐意投钱,业务也顺风顺水时,它们的故事就能讲下去,可一旦某个环节出问题……,其主业轻则倒退数年,重则全面崩盘。

对于OYO来说,这个出问题的环节在于它过分注重规模化扩张,从而忽视了服务和内部管理,无论是对业主还是对顾客都是如此。在中国市场上,OYO的经营模式早已引起诸多加盟业主和消费者的不满,今年1月,就有部分维权业主冲入OYO中国公司抗议其加盟条款存在霸王协议、变相欺诈等问题。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也能找到大量针对OYO的投诉。

吃过亏后,OYO已经意识到其服务问题,并开始做出调整。在大股东软银的催促下,OYO退出了欧美市场,并且终止了与拉美地区的合作。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具备针对性的新业务——今年6月底,OYO在印度、印尼等市场推出新品牌Collection O,定位中高端精品酒店。

很显然,发力中高端有助于OYO重建此前被拉低的服务质量,依托已有的品牌声誉提升溢价能力。同时,高端商务酒店的利润空间也较中低端酒店更大,有利于OYO补足亏损漏洞。

但问题在于,国际上发力中高端精品酒店的集团不在少数,例如万豪旗下的The Luxury Collection、Autograph Collection和Tribute Portfolio,以及希尔顿旗下Curio、Tapestry Collection等。这些酒店品牌主打设计感,以吸引那些追求独特体验的顾客。

相比这些对手,OYO还未能建立起自身独有的设计与服务护城河,如果在环境、服务、设计、体验等方面都没有达到标准的情况下自我定位为高端酒店,只会令品牌声誉进一步受损。如何从下沉市场走向精品和高端?这无疑是OYO上市后要面对的一大问题。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1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