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unsplash
文丨袁国宝
挑选合适的接班人是一个令人头疼问题。
从2020年开始,中国企业家群体,尤其是互联网行业迎来了一波密集的创始人“退休潮”:诸如马云、黄峥、张一鸣等一众创始人,毅然作别了公众视野。
但与此同时,他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深谙公司业务的人才执掌大局。这一群由企业内培出来的中国特色职业经理人,终于登上时代大舞台。
保守些的传统企业创始人们,随着从小培养的子女们逐渐成熟,这一群年轻身影开始涌现于视野前端:无论是杨国强女儿杨惠妍,还是张近东之子张康阳,或者近来逐渐曝光的孙宏斌儿子孙喆一。
一群更年轻,更有活力的“企二代”摩拳擦掌,逐渐掌舵起父辈们的商业巨轮。
但不变的是,从“打江山”到“治理天下”,时代对这群接班人的考验没有消失,相反,更为复杂且险峻的挑战无可避免地摆在了他们面前。
比起从0到1的突围,从1到100是一条更为曲折,也更为艰难的路。
2020年1月6日,“研发一哥”孙飘扬宣布卸任恒瑞医药董事长一职。彼时,孙飘扬让自己的徒弟,在恒瑞履职了17年的总经理:周云曙,走到了台前。
可是,孙飘扬的选择,或许成为他的一大“心结”。
仅一年半后,48岁的周曙光黯然退场——上个月,恒瑞医药发布公告称,周云曙先生因身体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以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相应职务。
在孙飘扬的爱徒执掌恒瑞这段时间里,其整体表现令股东们难以接受——恒瑞医药的市值从2021年初高点一路跌去近2000亿,周云曙带领的恒瑞只用了半年。另一方面,投资者对恒瑞医药高达35%营销投入,也感到困惑。
危急时刻,63岁的孙飘扬再次出山,他是否能力挽狂澜?
一切答案需要从历史中寻找。
1990年,孙飘扬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
那一年,刚成为厂长的孙飘扬接手了连云港制药厂:这是一家收入直线下滑,甚至连工人都快养不活的工厂。随后,他决定集中所有物力人力去做抗癌药。
受技术与投入的双重限制,当时,几乎很少有药厂愿意自研创新药。按照大众眼光: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孙飘扬面临的是一场失败概率远大于成功的“豪赌”,是一次“九死一生”的战斗。
工人与管理层的不理解,如同一座座大山压在孙飘扬面前:作为一个决策者,他需要对一群人的前途和生计负责,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但另一方面,孙飘扬也明白:如果不做出改变,这样一个低利润的制药厂,倒闭与淘汰只是时间问题。
“创新药研发的周期长,很多药物从研发到临床到投产,都要经历十年以上的时间,而一旦投产,它的生命周期都在几十年,这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产业。”再三权衡利弊,高风险与高回报同在,孙飘扬最终决定放手一搏。
“你没有技术,你的命运就在别人手里!”
90年代的某一天,30多岁的孙飘扬自掏腰包,大手一挥,花光了所有积蓄,先后以“天价”买下了VP16抗癌针剂技术,以及中国医科院药研所开发的抗癌新药——异环磷酰胺的专利权。
可以说,此时接手两个“三高”项目,一旦失败,孙飘扬和连云港制药厂都将万劫不复。
但是,孙飘扬却表现出了非凡的决心:经营者急功近利不得,必须要有宽容的胸怀和承担失败的气度。
后续发展,也印证了孙飘扬的判断——这两款药在日后相续成了爆款,使连云港制药厂在中国抗癌药界立于不败之地。
自此,孙飘扬一战成名,个人财富得到迅速积累,一度在2020年稳坐“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四把交椅。
可以说,超乎常人的魄力与勇气,是孙飘扬作为企业家最明显的标签。他不怕失败,明知道一切风险,只要还有一线生机,他就会满腔热血的投入其中,狠狠压注。
但这不是全部。
孤注一掷,敢于冒险,是孙飘的外在特质。
但是,这并不代表孙飘扬有勇无谋,喜欢拍脑袋做决定——实际上,丰富的行业知识沉淀,以及独到的战略眼光,外加对创新药的持续投入,才是孙飘扬敢于数次“豪赌”的真正底气。
90年代,孙飘扬凭借对大量专业知识学习,以及对政策形势的研究,已经洞悉到创新药将成为药业的爆发点。
实际上,除了两次购买抗癌药的技术,1997年和2000年,孙飘扬还投入了大量资金于连云港和上海建立两大研究中心,开始打造企业自主创新平台。
不过,从投资到回报,创新药批量生产需要漫长的周期。
“从企业创新战略和发展来看,企业当然希望有新药,但目前的情况仍是用买仿制药赚来的小钱去做创新药,没有持续创新的支撑,企业的繁荣不会走远。”
面对众多质疑,孙飘扬仍然坚持自己的选择。作为一个战略家,孙飘扬从不打无准备的仗。他保持着自己的底线思维,任何事他都会提前布局。
另一方面,孙飘扬与那些西装革履,对胡乱开炮的企业家们不太一样。
2007年,孙飘扬就以39亿的身家登上了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但无论是做员工,还是厂长,甚至是亿万富豪,他永远带着一副眼镜,十年如一日的泡在实验室。
曾经,当有员工羡慕蒸蒸日上的天晴药业,他会转身对那些人说,“3年之内,恒瑞超不过天晴,我提头来见。”
“只有敢于参与国际竞争的创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孙飘扬一直在与外国市场暗自较量。早在2005年,恒瑞就确立了“全球著名的创新型制药企业”的目标,力图让中国摆脱“仿制药大国”的称号,让中国制药走向世界。
有恒瑞医药的员工说,公司只要有关科研的会议,孙飘扬都会参加,开会的时候坐在边上听会。
甚至,恒瑞还专门设有一个部门,每天为孙飘扬提供国际药业的最新研发进展。孙飘扬的手上总是拿着一本科研期刊,经常翻阅,并且还把他通过各种渠道得到的研发进展挑出来,发给相关人员。“有时候他的这些信息比我们这些科研人员掌握的还要前沿。”
自2001年以来,孙飘扬先后参与了4项“863”计划项目的研究;参与开发的新药达数十种,其中7个产品为国内独家生产,5个产品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2个产品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项目”,10个产品被评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4项,世界专利5项。
除了自己参与科学研发,孙飘扬也从不吝啬在科研领域的投资。他在科研领域投资数亿元,亲自带领团队确立研究项目,拿出大部分的销售额作为研究经费。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的研发费用投入已接近28亿元,占了公司营业收入的17%。
2020年退休后,他又个人出资4000万元与恒瑞合资成立瑞利迪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专注抗病毒药物研发。
从这一点上说,“药神”孙飘扬,确实不负盛名。
但是,孙飘扬却在2021年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
面对接班人的问题,这位63岁的老人不得不在淡出公众视野一年后,火线复出,重掌大局。
自己的爱徒周云曙接管公司的一年半里,恒瑞的市值蒸发了2000多亿,曾经的“医药一哥”风头逐渐暗淡。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次孙飘扬回归后,将继续巩固国内新药研发头部地位,同时加大对科技创新与国际化两大战略的投入。
这或许是一条属于恒瑞和孙飘扬的价值回归之路——毕竟,恒瑞医药近年一度高达35%的营销投入,不仅让投资人对公司利润分配产生了巨大质疑,更让这家一直注重研发的公司,开始剑走偏锋。
考验是多方面的,问题是需要一步一步解决。
多次公开场合,孙飘扬采访中经常强调创新是恒瑞的生命线。但是,创新药的投入以及新药市场开拓,都需要大把资金支持。
例如,恒瑞医药的重磅产品PD-1单抗,2020年依靠医院渠道销售数量,大部分都是在药店等层面销售。这意味着,如何让创新药通过医院渠道直接送到患者手中,让创新药成为恒瑞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孙飘扬目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外,政府对肿瘤创新药门槛的提高,以及相关政策因素左右,也成为孙飘扬回归后的另一大考验——实际上,国家发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公告当天,恒瑞的股价曾下跌4%。
面对诸多考验,孙飘扬在万众瞩目中强势回归:他是否能延续这一段传奇?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2022-09-14 钛媒体 App发布了 《星巴克加码中国市场,未来三年要新增开3000家门店|钛快讯》的文章
2022-08-11 钛媒体 App发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虚抬药价“把戏”,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钛媒体 App发布了 《为了帮00后卷王找到工作,简历修改师们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钛媒体 App发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进城费”,国内城市如何借鉴?》的文章
2022-03-25 钛媒体 App发布了 《蔚来2021年财报发布:年营收361亿元,整车毛利率达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