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App注:本文系钛媒体「元宇宙少年」栏目的第 3 篇报道。
“有一代人从没见过‘没有智能手机’的世界,他们以移动设备为第一视角看待世界。”
App Annie现任CEO这句话,给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一代做出了最好的注脚。
换句话说,他们一出生面对的就是一个互联网世界、数字世界。在咨询公司的报告中,他们被称作 Digital Native——数字原住民,大多出生在1995年以后,他们还有一个全球通行的称谓:Z世代,即指1996~2010年出生的一代人,大致为95后和00后。
在中国,当首批Z世代长大到20+岁时,他们迎来了互联网发展最关键的一年:2015年。
这一年,中国本土手机用户真正超过PC用户。当年春节后,CNNIC 在一年发布一次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宣告了这一历史性时刻。
中国大公司、主流品牌商们的焦虑感,或许就是从这一年开始的。此刻起,在中国做商业,最大的挑战成了“不懂年轻人”;而最大的不正确,成了“不去研究年轻人”。
QuestMobile这家数据服务商直接用数据说明了Z世代迅速提高的影响力:截至2020年11月,中国移动互联网95后和00后持有的活跃设备数近3.25亿,而这个数字在5年之前还仅有1.66亿。Z世代移动网民的规模在5年间增长了一倍,已成长为移动互联网民中的新势力。
当那些曾经在职场充当“过来人”“师傅”的80后,成了年轻人口中的“前浪”,他们先惊觉世界变了:企业开始大量地招募刚刚毕业的年轻人;Z世代,也就是95后和00后,前者逐渐走入职场,坐在了八零后的办公桌旁;后者纷纷踏入高校,以“后浪”的面貌活跃在微博、小破站等全新的网络群居地上;并逐步拥有了消费决策权,“谁更主流”这件事由他们来定义。
最底层的变化,来自于他们的行为变化。
这些数字原住民,会花更多的时间和屏幕相处和对话,他们追星和打赏偶像都可以发生在数字世界。就在8月18日召开的百度世界大会上,年轻人们在直播中为他们的偶像疯狂刷屏——即使他们并没有和偶像面对面,甚至屏幕的那一端并不是他们偶像的“真人”——他们为之欢呼的,是当红偶像明星龚俊的“数字分身”。在世界大会现场,龚俊数字人从XR区域出场,现场唱跳了周杰伦的《夜曲》片段。而龚俊数字人之所以出现在百度世界大会上,是因为龚俊成为了百度App的全新代言人。
百度世界大会直播截图
这个“数字分身”尽职尽责地给粉丝们吃了一波“安利”——“动动手指轻松预订机票、酒店、门票,把更多时间留给旅途中的风景。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情感上的,学业上的,法律上的,问一问‘过来人’,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这样一群年轻人,面对这样一个信息爆炸、感官极大丰富的时代,已经养成了高度依赖扁平的网络世界的习惯。两个层面构成了年轻人的画像:比起上个世代倾向求教权威,Z世代更依赖网络搜寻而来的资讯;他们对信息的触达能力最强,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更高效。
而与此相对的,中国互联网的“BAT”们,平均年龄已经 20 岁,摆在巨头们面前的问题是:这些正在发生的事实,是否进入了我的战略洞察?
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代际更替带来了生活方式、经验获取方式的更替,以及,这个过程不可逆。
前不久,钛媒体App针对百位初中生发起了一项专项调研,我们十分好奇,在学校不允许使用手机的情况下,他们在校内外都是如何生活的?
在“你是从何处得知用于学习的App/网站/公众号”这一问题的所有回答中,有2/3数量的学生选择了“从搜索引擎上获得”;而勾选“从父母辈那里获得在线学习资源推荐的”这个选项的学生,只占14.3%。
这意味着什么?不止于信息和知识,网络行走、数字化生活就是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这也证实了前述画像:他们的经验不再来自于父辈,他们眼中的“权威”不再是成人或上一辈。当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有了任何需求,反射弧就是指向移动互联网,甚至是搜索。并且,他们的父辈也在逐步适应这种“手机定义我”的生活方式。
2021年高考期间,上网搜索成为一种全民行动。百度搜索大数据显示,相比于去年同期(高考前后一个月),用户对“高考”相关内容的搜索热度上升34%,达历史顶峰。
“新高考”成了今年高考的最热议题,考生通过搜索直接查询知识点(48%)是最热的备考方法,家长们热搜考前解压方法……考后志愿填报、旅游聚会也都先搜索。
理财、体检、婚恋等个人生活相关也是重度搜索场景。仅以恋爱为例,百度最新发布的《当代职场人更好生活图鉴》显示,2021年职场人在搜索“约会”相关内容的热度,同比增长了近1/3。“买电影票”“房车租车”“餐厅预约” “预约剧本杀”分别登上北上广深搜索榜首。
“搜索”已经成为年轻用户日常决策的一个关键环节,搜索引擎的渗透率及用户搜索目的很能说明问题。极光iAPP数据显示,近三年搜索用户的MAU及人均使用时长表现,整体来看呈稳步上升趋势。同时,根据调研结果,用户搜索的目的主要为解决生活问题和获取相关服务。
可以这样定义这届年轻人,“遇事不决,不问父母,搜索决策”。一家品牌营销机构的创始人曾总结了关于年轻人的两个事实:
第一,手机断电,可能是比“父母失联”更要命的事;
第二,不要麻烦,“懒”即正义。
你真的懂年轻人吗?他们“不要麻烦”,即意味着“效率”,网络上长大,他们常常对距离无感,常常动一动拇指,就零距离获得了商品和服务。
懒,在年轻人的世界里不是贬义,而是科技进步的驱动力之一。
中国互联网经济和资本的几次浪潮,哪次不是和“帮你变懒”有关呢?因为3公里距离也懒得走,共享单车出现了;做饭不再是头等大事,白领们“懒”得做,连火锅都能送到家里,外卖行业崛起了;“懒”得迈开腿去逛菜场和超市,即时配送和社区团购火了……
生活,衣食住行,都跑在智能手机上。当代年轻人更是“懒”出了新高度。
在一个“挑战18天不出门,只靠手机App生活”的沙龙中,沙龙的主人、一位科技自媒体人 @唐云路 讲述了她在不出门的432个小时里的生活:依靠手机App吃饭、健身、就医……试用了103个应用,关注了61个公众号。
另一位参与者在留言区提了这个问题:“懒到只想用一个App解决所有需求,咋整……”
于是,新痛点来了。移动小屏上的App生态也开始内卷。有很长一段时间,要满足不同服务需求,用户需要辗转在众多App之间,对于年轻人而言,这才是最痛的痛点。
他们到底想要一个怎样的移动互联网?平台和App们在争夺用户时间的过程中,无一例外的瞄准了年轻一代。年轻人的需求和痛点,让BAT们看到,移动网络上平台依然拥有重构和重新突破用户体验的新机会。
2021年上半年,百度App完成了全新升级,不仅在App首页下拉添加了“惠生活”服务入口,同时还基于AI技术实现了根据用户搜索精准匹配相关服务,当用户查找《中国医生》,搜索结果呈现相关内容信息的同时,会自动把“买票”服务推荐给你。
所谓数字时代,App比你更懂你。看起来百度是在认真思考从信息到服务这件事了。
这已是常识:第一代互联网巨头的焦虑,一方面来自于代际更替,另一方面则来自中国人口红利的终结。
流量红利末期,互联网的竞争已经从流量竞争转变为流量价值的竞争,盘活生态内容流量进行价值延展,成为企业布局扩张的重心。正如 Mob 研究院院长周芳对媒体表达的观点,“靠流量蹿升提高GMV的思维已逐渐失效,‘天花板’确定来临。”
在订机票、旅行这两件事上,我们已经见证了新平台颠覆旧平台的历史进程。回过头来看,那些后来居上者,无一不是率先洞察了年轻人的消费需求,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创新。
阿里系开始推广飞猪时,很多人认为机会不大。故事的结尾却是,在支付宝等“移动支付”上长大的年轻一代,订机票订酒店就用飞猪,他们甚至不知道这世界上还有过携程。
更没人想到的是,本是餐饮外卖起家的美团,在2018年高调进军酒店业务。仅一年之后的2019年第四季度,美团的酒店间夜数就超过了曾经的旅行巨头 Expedia 成为全球第二。
美团后来公布过一项用户调查,与“前浪”们把酒店当做“换个地方住宿”完全不同,Z世代用户倾向于认为,住酒店是一种生活场景——有32%的用户在住宿时同时产生餐饮需求;而有17%的用户在酒店住宿的同时会有休闲娱乐需求。
新平台的崛起,正是满足了新的需求场景,年轻人的消费行为,一样会用拇指来“投票”。
一位服务了全球上千家企业客户的培训SaaS平台创始人告诉钛媒体App,全新的在线SaaS服务之所以拥有巨大机会,正是由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涌入大量的Z世代。
企业里头的传统管理培训,要达到及时反馈和效果越来越难,因为培训面对的都是成千上万的年轻人——这些数字原住民才不喜欢反复地开会。而当老板们洞察到组织管理也需要“年轻化”,便尝试把培训与管理迁移到App端,甚至采用远程视频与AI辅导的方式,实现在线培训。
一家中国企业发现,当他们上线了SaaS平台来组织200位应届生的业务培训,员工的互动与活跃程度大大提高了——过去的线下培训往往很难得到“正反馈”,当员工用游戏化的SaaS平台参与培训,这200多位年轻人,竟然在在线“交作业”的环节异常活跃,甚至在培训讲师的页面上“点出了20000个赞”。
不得不说,这种“数字原生”的网络使用习惯,倒逼了企业去更新其管理手段,甚至为更高效的云端管理工具来买单。
如今已21岁的互联网大厂百度,也发现了同样的趋势。
年轻人渴求的不仅仅是知识和信息,他们不会满足于仅仅快速获取信息和“智能资讯推荐”,他们没有耐心在一个APP上搜索到好东西之后,要跳转到另一个APP才能下单,他们希望所见即所得,他们理所当然的要求某种“一站式服务”的体验。
正因如此,作为在信息服务上拥有最深厚基因的百度App,才拥有了从信息服务自然延展到生活服务的机会。
今天,距离移动互联网诞生之初的2008年,已经十年有余。和PC时代搜索引擎仅能连接一个个网页、仅能搜索信息不同,智能手机重塑了人类的搜索模式。人们越来越频繁的使用“服务搜索”,而不仅仅是信息搜索。有几亿中国人正是在刷信息流的时候,完成了买菜、购物甚至在线问诊。
这个也是百度App全面升级的逻辑所在。
根据官方数据,百度每天响应60亿次搜索请求,其中,有明确服务类诉求的搜索就已经超过10亿次。这背后是庞大的用户需求亟待满足。如果能在搜索的基础上顺延满足用户的服务需求,则将打造服务实现的最短路径。而且,随着AI和大数据的加持,百度搜索趋向智能化,信息和服务的连接也会更精准。
实际上,百度App,早已不再满足于只做信息或内容的入口。
从2018年开始,百度通过智能小程序切入服务环节;2020年,百度继续加码服务,提出了服务化、人格化战略,并在其App上线了“服务中心”;今年4月,百度App将slogan升级为 “百度一下,生活更好”。现在的百度App,用户不仅可以在上面获得信息和知识,还可以“直达”多种生活服务。
比如,现在上百度App搜索医疗健康话题,如“咳嗽”,不仅可以得到百度百科、百度健康医典对于咳嗽症状的图文解读,还有智能聚合的视频讲解,更重要是可以进行1对1的实时专家咨询。
百度App截图
从实际操作上看,用户在百度App上获取服务和获取信息一样容易。不管简单一搜,还是页面下拉,百度App照顾到了用户的“懒”,让他们能在平台上实现“手指驱动”的美好生活。
当百度App用户花在体验服务上的时间比重逐步提高,用户黏性也会水涨船高。在用户利益上,则实现了“所搜即所得”的价值升级。
可以说,小小的搜索框,是整个互联网生态里用户目的性最强的地方。用户的每一次搜索,都是带有明确目的,背后都是明确的信息或服务需求。随着移动支付、物流、地图、供应链等“基础设施”的成熟与开放,离信息搜索最近的百度,第一次离服务搜索这么近。
然而,任何一个亿级移动平台,去构建全新的用户认知和使用习惯,都并非易事。
“得年轻人者得天下”,年轻的Z世代用户,成为百度App建立全新品牌认知的巨大机遇。百度正主动面向更多年轻人构建全新的身份认同。
龚俊的数字人形象之所以获赞,是取得了粉丝们的圈层认同。因为在他们的世界里,天然对人机对话、虚拟偶像拥有亲近感。
在消费世界里,“春夏同款”“双料冠军杨倩同款”“荣耀夫妇同款”正在掀起年轻人消费决策的潮流;那么,在信息和生活服务的世界,“龚俊同款”能否消除年轻人与新百度之间的最后一“指”鸿沟?龚俊会如何把百度两个字,带进年轻人的世界?
如今的百度,被每天10亿次的服务搜索“拉”着往前走。回顾百度成长史,从.com推向第一批中国网民开始,先后见证了三代中国人的互联网生活,不论代际如何更迭,互联网服务如何变迁,每一代年轻人关于“生活更好”的愿景,并无差别。
如今的20+年轻人,正与百度同岁。他们在移动数字时代的相遇,能否互相唤醒,还是只能交给时间。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刘萌萌,编辑|葱葱)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2022-09-14 钛媒体 App发布了 《星巴克加码中国市场,未来三年要新增开3000家门店|钛快讯》的文章
2022-08-11 钛媒体 App发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虚抬药价“把戏”,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钛媒体 App发布了 《为了帮00后卷王找到工作,简历修改师们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钛媒体 App发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进城费”,国内城市如何借鉴?》的文章
2022-03-25 钛媒体 App发布了 《蔚来2021年财报发布:年营收361亿元,整车毛利率达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