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粮食局:
按照《关于做好省级"爱粮节粮之星"评选发布工作的函》(以下简称《函》)要求,经认真研究组织评选,现将组织评选工作函报如下:
一、评选工作程序及评选办法
(一)成立了以分管领导赵志武副厅长为组长,厅政策法规处、农村处、人事处、机关纪委等相关处室为成员的评选工作领导小组。
(二)本着政治坚定、事迹突出、群众公认、优中选优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经对我省从事粮食科研工作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进行认真筛选,由各单位在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推选出了省级“爱粮节粮之星”优秀个人和优秀单位候选名单。
(三)经省科技厅评选工作领导小组认真研究,认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袁平荣同志符合省级“爱粮节粮之星”优秀个人评选条件;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符合省级“爱粮节粮之星”优秀单位评选条件。
二、评选结果
同意推荐: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袁平荣同志为省级“爱粮节粮之星”优秀个人;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为省级“爱粮节粮之星”优秀单位。同时,在省科技厅门户网站上进行公示。公示时间7天。
附:1. 省级爱粮节粮之星优秀个人推荐表
2. 省级爱粮节粮之星优秀单位推荐表
2017年9月19日
(联系人及电话:左琳昆,0871-63134404)
附件1
“爱粮节粮之星”优秀个人推荐表 | |||
(个人版) | |||
推荐单位:云南省科学技术厅
| |||
姓名 |
袁平荣 |
性别 |
男 |
年龄 |
50 |
工作单位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
家庭住址 |
昆明市北京路天宇澜山B10-502 |
联系方式 |
13629679165 |
典型事迹(要求条理清晰、文字简练,500字以内) | |||
袁平荣同志自1990年从北京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分配到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水稻资源、新品种选育和配套的栽培技术研究。2008年2月获韩国忠南大学育种专业农学博士学位。2008年被评选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2014年1月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称号。现为云南省现代农业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第八届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稻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云南省作物学会秘书长、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昆明分中心主任、云南省常规稻育种创新团队核心成员,2015年入选云岭产业技术领军人才。先后主持和完成了国家863计划、云南省科技攻关等项目20多项的研究工作。先后育成了滇超、云粳、玉粳系列品种(系)30多个,这些水稻新品种每年在云南及周边省份推广种植300多万亩,年增产1.2亿千克,增收3亿元以上,为云南省的粮食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特别是2013年作为云南省现代农业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以来,积极与我省的稻米加工企业进行合作,比如与云南滇中粮食集团开展了适于胚芽米生产的水稻品种筛选;与云南6大名米生产企业合作,开展生产加工过程中关键技术研究,与云南红河卧龙米业公司开展原料粮品种的提纯复壮,与红河梯田红米公司合作进行提高红米食味的研究,并申报了国家专利。积极用科技手段提高口粮数量和品质,为爱粮节粮提供科技支撑。 | |||
备注:(在爱粮节粮工作方面奖励情况) |
附件2.
爱粮节粮之星"优秀单位推荐表
(企业版)
推荐单位:云南省科学技术厅
单位名称 |
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 |
地址 |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金黑公路95号 |
主管部门 |
云南省教育厅 |
负责人 |
陈丽娟 |
联系方式 |
087165225055、13099983337 |
||
典型事迹(要求条例清晰、文字简练, 500字以内) | |||
1.创建了滇型杂交水稻育种技术体系。1965年李铮友发现不育株,1969年育成我国第一个粳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通过籼粳搭桥技术于1970年育成我国第一个粳型恢复系南8,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迄今为止,滇I型不育系是中国培育粳型杂交稻主要细胞质雄性不育体系之一,用于培育滇杂、甬优和津优等粳型杂交稻系列。 | |||
2.滇型杂交粳稻多次创造世界高产纪录。50年努力,育成高产、优质、抗病(逆)滇杂水稻38个品种,多次创造粳稻世界高产记录,如 “榆杂29”1995年达1108.5kg/亩;“滇杂31、滇杂32” 2005年达950kg/亩,是我国率先突破百亩连片平均亩产超900千克的超级杂交稻品种。 | |||
3.育成滇杂粳稻品种在国内外推广应用。滇杂目前占云南省杂粳种植面积的65%以上,在贵、川、湖南、湖北、陕西及国外推广,累计推广1000多万亩。获国家和省及奖励30余项。 | |||
4.育成一批香软型云南特色优质籼稻品种。1973年成立云南省最早的水稻育种协作组,创制了大量丰富的优质米育种材料,奠定了云南优质米育种的基础。1983年起,育成审定一批香软型籼稻品种,如“滇屯502”、“滇陇201”、“滇瑞408”等。几十年来仍是云南特优香软米品牌的主要原料品种,年种植几十万亩,年创产值数亿元。这些优质米,曾10余次获国家和省级优质米金奖、银奖。 | |||
备注:(在爱粮节粮工作方面奖励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