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强联合 兰州交通大学与俄罗斯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
5483
“基于我国北斗卫星系统和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系统,实现列车实时高精度定位,加快高速列车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从而推动高速铁路技术更智慧、更智能。”9月14日,在中俄先进智能交通技术联合实验室中方负责人、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陈光武向记者描绘了中俄共建智慧交通的愿景。
智能交通是一种新型的交通系统或装置,是人工智能技术与现代交通系统融合的产物。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智能交通的期望越来越高,智慧交通所需要的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也成为各国专家学者共同研究的“热门”课题。
2018年,由兰州交通大学和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奔萨国立大学牵头联合,共同筹建的中俄先进智能交通技术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联合实验室”),充分发掘中俄双方高校在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电气工程、自动化方向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开展智能交通领域关键技术联合研发和应用、科技人员交流、技术合作研究及成果转化工作。
“原来列车在行驶过程中,为确保安全,在同一个闭塞分区内只允许运行一列列车,必须保证两列车间有足够的安全间隔,不仅大大降低了线路的使用效率,也无法知道列车在分区内的具体位置”。陈光武说。
这就需要一个新的定位系统,来实现列车的精准定位。
联合实验室基于我国先进的北斗卫星系统和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系统,改变传统的列车定位方式,减少了轨旁设备、淡化区间概念,从而实现移动闭塞和高速列车高精准实时定位。
同时,联合实验室还围绕轨道交通高可靠车载安全控制平台进行研发。
随着列车行驶速度的大大提升,传统的列车控制模式已逐渐不能满足高速列车智能控制需求。
这就需要给列车安装一个“大脑”,将地面设备传输的信号输送到列车“大脑”,通过车载安全系统自主判断、自主控制,实现自动驾驶。
“高可靠车载安全控制平台将作为列车的“大脑”,实现自主运算和安全控制。”陈光武说。
多年来,由于我国缺乏长期技术积累,高铁控制的部分“核心部件”长期被国外垄断,成为制约中国高铁走出去的主要因素之一。
联合实验室利用我国在轨道交通、电气自动化等关键技术以及成果应用方面的自身优势,以及俄罗斯在基础研究,特别是数学、电气等方面先进理论,在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装备平台关键技术领域开展联合攻关,弥补我国在高铁自主化上的短板。
在列车控制与运输组织一体化研发上,联合实验室基于路网数据中心,研发相应的智能化系统,通过精准化计算、智能化分析完成列车运行计划智能编制,实现运能运量精准匹配、适应线网运输互联互通、乘客出行快捷便利、网络化运输组织高效的要求。
“以2020-2021年中俄科技创新年为背景,依托“一带一路”战略,联合实验室将以双方前期合作成果为基础,带动中国高铁走出去,在开放中扩大共同利益,在合作中实现机遇共享,让高铁发展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陈光武说。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