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一双溢价超40倍的“天价球鞋”,再次将炒鞋推上了风口浪尖。
据工人日报报道,在某交易平台上,刚上市不久的进口球鞋“闪电倒钩”,原价1599元,已经被炒到2万元左右,最高甚至达到69999元。
“闪电倒钩”是国际运动品牌耐克旗下Jordan品牌与美国著名说唱歌手Travis Scott的个人品牌Cactus Jack、日本里原宿教父藤原浩的自主品牌Fragment Design进行的三方联名,共发售两款,一款为高帮鞋,另一款为低帮鞋。
由于发售数量有限,“闪电倒钩”一经上市便“一鞋难求”,炒鞋圈甚至将其称为“2021年度‘鞋王’”。也正因此,尽管价格被炒到令人咋舌,但其成交量相当可观。据21世纪经济报道,在某交易平台上,已显示有超过1100人付款。
对此,相关平台方得物于9月21日发布情况说明称,经核查,此次网传倒钩价格69999元为某卖家个人所设置出价,且该价格下并无买家成交。鉴于目前此商品价格仍存在波动,因此平台已做下架处理。
图片来源:得物App官方微博
得物表示,“AJ1闪电倒钩三方联名款”于今年7月上市,上市后受到一定关注和追捧。该款商品由卖家供给出价,因其特定的三方联名稀缺属性存在一定价格波动,少量的实际成交价格受买卖双方供需关系影响。公司关注到在国外多个电商平台的公开数据中,该款商品也存在相同的溢价。
事实上,类似“天价球鞋”并不罕见。除了在交易平台上随处可见“高价”潮鞋,关于球鞋被爆炒的新闻此前也不时见诸报端。
所谓“炒鞋”,就是把一些潮鞋购入后加以囤积,等到价格上涨时再卖出。一些产量少的爆款运动鞋,一转手就能卖高价。
而“炒鞋”之风背后则藏着商家的套路。据工人日报报道,某运动鞋品牌的一名王姓导购表示,许多品牌商都会在发售限量款明星联名高端球鞋时,采取预约排队、抽签购买的方式进行“饥饿营销”,通过增加球鞋稀缺性提升品牌价值。同样有购潮鞋经历的小彭说,有些限量的球鞋,官网上根本不会显示。
“专业”的“炒鞋客”也是推高鞋价的帮手。一方面,炒鞋客会通过专业的抢鞋软件,从官方发售的渠道以发售价抢买热门款,另一方面,他们也会在某些鞋款处于低价时,在炒鞋平台集中入手大量同款运动鞋,一旦达到某种数量,便可以左右这款鞋在二级市场的定价。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熊超认为,球鞋品牌方、“炒鞋客”以及各种二级市场交易APP平台,将所谓的潮鞋价格抬到了一个本不该有的天价。有些“炒鞋”行为可能涉嫌违法,要小心风险。
根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经营者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造成商品价格较大幅度上涨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
早在2019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就曾发布题为《警惕“炒鞋”热潮,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金融简报,明确提出,国内球鞋转卖出现“炒鞋热”,实为击鼓传花式的资本游戏,提醒各机构高度关注,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防范此类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提示,“炒鞋”交易呈现证券化趋势,日交易量巨大。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为“炒鞋”平台提供分期付款等加杠杆服务,从而助长了金融风险。此外,操作黑箱化,平台一旦“跑路”,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
与此同时,今年年初,李宁等国产球鞋遭爆炒,涨幅甚至超30倍时,新华社、央视新闻等央媒曾发声表示,借机哄抬“国货”价格是自断门路。同时,新华社发表时评称,如果因为“炒鞋”导致球鞋爱好者买不到想要的球鞋,进而让国产品牌失去消费者的信任,无异于竭泽而渔,自断国产品牌升级之路。
(钛媒体App编辑综合自工人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证券报等)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2022-09-14 钛媒体 App发布了 《星巴克加码中国市场,未来三年要新增开3000家门店|钛快讯》的文章
2022-08-11 钛媒体 App发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虚抬药价“把戏”,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钛媒体 App发布了 《为了帮00后卷王找到工作,简历修改师们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钛媒体 App发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进城费”,国内城市如何借鉴?》的文章
2022-03-25 钛媒体 App发布了 《蔚来2021年财报发布:年营收361亿元,整车毛利率达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