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pexels
文丨首席商业评论
他被称为学霸张,天生具有挑战和冒险精神。
1991年,张熙进入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学习。当时的他想当一名记者,于是加入了《北大校刊》的学生记者团。一次,他接到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采访季羡林先生。没有预约,张熙直接敲开了季羡林的家门。好在季羡林没有拒绝这个“不速之客”。
这次尝试之后,张熙的胆子更“大”。有一次,张熙突发奇想,要和《中国青年报》合作搞专栏,“别人不会理我们吧!”“不尝试一下,怎么知道一定不行?”他拉上伙伴坐公交来到报社,一顿“慷慨陈词”,居然获得了对方的认可。“这群北大学生挺有魄力的!”
北大毕业之后,张熙换了几份工作,先期进入高露洁,后来又转战箭牌公司的益达,将当时处于亏损状态的益达口香糖带出险境。2002年到2004年,张熙到哈佛商学院,攻读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后出任EF英孚教育中国区总经理,帮助英孚打开中国市场。
2007年底的时候,张熙写了一份商业计划书。据后来张熙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当时对未来的规划是很清楚的,知道我们未来是要什么,我们要成为中国最大的高端教育连锁集团。”
2008年,张熙成立了精锐教育。
精锐教育被认为是中国K-12教育的行业龙头,旗下拥有精锐教育、至慧学堂、精锐游学、萝卜编程、精锐-青少儿英语等品牌。
2018年3月28日,精锐教育在纽交所上市,首次公开发行1630万股,发行价每股11美元,开盘价为每股10.99美元,市值为17.9亿美元。上市后不久,精锐教育迎来了巅峰时期,股价最高达16美元。
上市之初,精锐教育的董事会阵容堪称豪华,独立董事包括原阿里巴巴CEO卫哲、时任华住集团CEO张敏等人。精锐教育曾有过的多位独立董事,都拥有和张熙一样的北大和哈佛求学背景。
诚如张熙所规划的,精锐教育要做最高端的教培机构。既然是高端教培,那么收费自然是不菲。
张熙
据精锐教育的一位员工表示,精锐教育主打一对一培训,每位学生的课程费用取中位值计算大约在10万左右。
“以高三和初三年级的费用为例,高三两个小时大概在1500元左右;初三年级两个小时的课程费用在800-1000元左右。公司会有多充多增的优惠活动,也导致不少家长都会提高报名预算。”
首席商业评论也采访了个别精锐的家长,询问充值和课时费是否有这么高。家长的回复是,一个课时40分钟大概在300多左右,一般一次上课约两个小时,所以需要消耗三个课时,每次上课的费用大概在千元左右。
而这位家长的孩子目前还处在小升初阶段,到了初三高三的费用应该会更高,所以以上媒体报道的费用应该基本属实。
这位家长也表示,之所以大家会接受这样一个定价,并不是部分媒体说的盲目报班,一是因为孩子处于升学的关键阶段,一对一的辅导更加有针对性,对部分孩子是有一定效果,二是班主任还有晚托服务,可以监督孩子做作业,以及类似错题整理订正等事务。
加上多充值多优惠,所以部分家长会选择报上上百课时,属于正常情况。但其中,也有报班销售为了达成业绩而用一些手段诱导家长多充值,譬如承诺可以转让,或者充值后再退,但有些销售在充值后就离职了,让部分家长感到无奈与愤怒。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消息,截至今年2月28日,精锐教育已收取中未上课的预付费高达27亿元。
10月12日中午,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精锐教育总部门口,大量家长排队退费,数名警察在现场协助维护秩序。大楼的墙面贴了一长排二维码,显示为“线上登记退费信息入口”。
公司大堂内没有开灯,前台无人,仅有安保人员值守。
10月12日下午,精锐教育发布“致精锐学员及家长的一封信”。信中称,近段时间精锐面临巨大经营困难,公司尝试各种努力仍无法维持正常运营。经股东与管理层商议,决定全面转型非学科业务,并将于12日起暂停营业。
这个消息一出来,要求退款的家长急了眼。而且这些家长在精锐教育的预存金额非常高。
黑猫投诉上一则10月9日发布的投诉称,某家长2021年5月为孩子在上海松江校区购买了3年的高中课时,总费用近53万元,目前还剩近50万元,从今年8月提出退费事项,但迟迟未收到退款。
封面新闻报道称,上海某网红家庭妈妈,在精锐教育充值达八位数(千万级),她家中有多个孩子,从小接受顶级的教育,还有孩子曾经在多部影视作品中露脸。
后续如何处理这些退款,目前尚无明确消息。但家长普遍认为,他们更担心的是时间,因为孩子就在这一年要升学,其实更加希望老师们能继续服务帮孩子冲一把,如果实在无法留住老师,那自然是希望政府能介入,帮助要回退款。
当下的精锐教育,可谓是一地鸡毛。
2020财年(截至2020年8月31日)在疫情影响下,精锐教育净亏损7.69亿元。2021财年中报,净亏损为3.48亿元,合计已达11亿元。
精锐教育为什么会如此之快地由盛而衰,仅仅是因为宏观环境的变化吗?
双减政策的出台,对精锐教育如此高度依赖K12学科类培训的教育机构,冲击显然是异常巨大的。对比新东方、好未来等巨头及早提出转型,试水素质、托教、成人教育等业务相比较,精锐教育的业务转型和拓展能力相对单一,转型速度很慢。
从商业模式的角度来看,当高度聚焦于一个极其细分的市场,并且在这个领域内,企业的深度能力做到极致,宽度(多元化)能力就会相对不足。
而精锐教育正是这样一位在K12学科培训方面专注于深度能力建设的选手。
好未来、新东方的客群更加广泛,教培的板块也相对更加多元,新东方当年还是以留学服务起家,当K12的学科培训赛道被封闭之后,它们在其他领域的获客能力依然可以让公司残喘一口气。但是精锐则在学科类补习以及K12教培的这个版块上,做到了更聚焦,公司内部资源和能力很难有快速回旋的“冗余能力”。
宏观环境的黑天鹅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精锐的失序扩张更是将其拖入泥潭的重要原因。
2018年9月,精锐教育2.4亿元收购天津华英。2020年2月,3.11亿元收购溢米辅导。2020年6月,1.45亿元收购上海优盛。其他投资标的还包括家学天地、小小地球、培飞思维数学、锐思教育等。
据媒体报道和第三方投资人提到,这么多收购中,收购巨人教育成为精锐教育的滑铁卢。
2018年10月,精锐教育官方宣布,联合第三方以约7亿元共同收购巨人教育100%股权。同时,精锐教育获得联合投资方的全权委托管理公司运营。
2019年4月举行的巨人教育升级发布会上,张熙提出“巨人三五战略”,未来五年,巨人学校将在全国建立500家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校区,服务50万在读学生,达到50亿元收入。张熙透露,将投入20亿元来实现这一目标。
但现在看来,在新政后,巨人教育很显然是个大坑。
2020年间,精锐教育先后多次向巨人提供贷款,截至2020年8月,精锐教育向巨人教育系列借贷的最大风险敞口为近9.2亿元。
收购巨人也带来大笔负债,精锐教育财报显示,2019财年,精锐教育短期负债达到3.22亿元,同比增长614.88%;长期负债为13.46亿元,同比增长232.28%,长短期负债共计16.68亿元,与2018财年的4.5亿元相比,负债增加超12亿元。
今年8月31日,巨人教育曾在其官方微博发文《致巨人学员的一封信》。信中称,巨人学校由于经营困难,秋季将无法继续向学员提供教学服务,并可能无法满足家长的退费要求。
精锐收购巨人教育资金打了一个水漂,没有产生任何价值。
目前,精锐教育2018年上市招股书中介绍的8名董事会成员和高管如今已物是人非,仅剩下张熙一人独守。而股价也已从历史高点跌去了97%,收报0.38美元/股,总市值6139万美元。
10月7日,张熙在朋友圈发文称,抑郁症有一段时间了,自己一心做教育,“但投资扩张太过激进和疏于投资及财务管理,导致今天的局面”。
根据封面新闻的报道,2021年8月,精锐教育被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超302万。此外,该公司还多次因虚假宣传、违法广告法被行政处罚,处罚金额累计超300万。
按照道理说,精锐教育面向高端,对学生的收费非常高,其下的老师就应该都是高手中的高高高手。这些高知高学历的老师,收入相应地也应该很高吧?
但事实并非如此。
一名南京精锐教育老师介绍,即使在双减前,他的月工资也只有三四千元。“精锐教育每节课向学生收取七八百元学费,但给老师的课时费只有几十元,即使在暑假课时最多时月薪也只有六千多元。”
而且,精锐面临财务困境之后,欠薪状况变得普遍,目前,上海、江苏等地多处小小地球校区因员工未发工资而停课。
也有家长向首席商业评论提到,老师的工资和课时费其实是晚发一个月的,目前看,10月初该发的钱现在发不了,也就意味着8,9月整个暑假都白干了。
目前看起来,最冤的就是家长和老师们,其次就是精锐的普通员工。
据报道,“张熙没有跑路。目前上海经侦已经在调查了。”
根据最新的财报,张熙持有加控制精锐教育35.8%的股份,是第一大股东,按精锐教育2018年上市后最高股价计算,张熙当时持有的市值约55亿元人民币。
首席商业评论团队通过财报还发现,张熙控制的大部分精锐上市公司股权是由 The Zhen Wei Family Trust家族信托所持有。根据最新财报,张熙一共控制在美上市公司35.8%的股份,其中35.6%的股份由Happy Edu Inc.拥有,而Happy Edu Inc.最终由注册在英属维京群岛的The Zhen Wei Family Trust 家族信托持有,而这个家族信托的实际控制人就是张熙本人。
也就是说,精锐公司上市之后,张熙通过设立的海外家族信托的形式持有公司股份,这么做应该有避税的原因存在。
另外,财报显示,得益于美股公司内可以设置投票权重不同的A类和B类股,虽然张熙持股未超过51%,但张熙的投票权高达91.7%,可以说是一言九鼎。
此外,与其他美股上市的中国公司一样,美国上市的实体是注册在开曼的一家离岸公司,然后控股香港注册的精锐,之后再全资控股上海精学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最后精学锐再协议控制上海精锐教育培训有限公司。这也就是日常所说的VIE架构,这样架构的好处是在美国上市融资比较便利,股份的流通也较好,而在国内实体中,实际控制人未必以法人的形式出现,但却可以控制公司的决策。
公众号北大人在2019年对张熙发表了一篇人物报道,讲了一些他在北大上学时候的故事,从其中可以感觉到,张熙是一个有冒险精神,而且不安分的人。张熙的性格基因,带领精锐走上辉煌,也跌入谷底。
不过,首席商业评论认为,从精锐教育对旗下普通老师的工资待遇以及过度追求预存款来看,张熙所谓的一心做教育的初心并不纯粹,至少在最核心的资产——教师身上的投资是吝啬的,在资金的风险控制上也没有做到位。张熙更似一位善于营销与资本运作的高手,抓住家长的心理,以高定位,高价格,搏一个高端培训的关联性认知,之后通过资金回收后扩大规模,收购相关企业,做高估值后再套现。
首席团队也认为,企业家是该有冒险精神的,做大企业后合理套现也不是不可以,我们也不认为做教育的就该一辈子苦行僧,毕竟企业家是应该有激励与回报的。但是,在企业做大后,你的重心是否在提高教学质量上,是否能合规,是否能适度提高教培老师的待遇,这就是格局和境界了。
目前看起来精锐更像是被资本激发了赌徒心理,而精锐疯狂的收购扩张,也验证了这一心理动机作用下的经营路径。
搏一把,有时能赢,但很多时候却会万劫不复。
参考资料:
1、21世纪经济报道,《精锐教育“卖惨”背后:内部曾有破产主张,董事会仅剩一名高管》,2021年10月11日
2、经济观察报,《精锐教育陷倒闭危机背后:10月7日败局已定 多校区目前已停业》,2021年10月12日
3、封面新闻,《封面独家丨精锐教育董事长轻生?员工:假的,仍正常运营 教师:工资延发》,2021年10月8日
4. 2020财年-精锐年报
https://www.sec.gov/Archives/edgar/data/1722380/000110465920140691/one-20200831x20f.htm#ITEM4INFORMATIONONTHECOMPANY_962244
- END -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2022-09-14 钛媒体 App发布了 《星巴克加码中国市场,未来三年要新增开3000家门店|钛快讯》的文章
2022-08-11 钛媒体 App发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虚抬药价“把戏”,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钛媒体 App发布了 《为了帮00后卷王找到工作,简历修改师们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钛媒体 App发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进城费”,国内城市如何借鉴?》的文章
2022-03-25 钛媒体 App发布了 《蔚来2021年财报发布:年营收361亿元,整车毛利率达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