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获得红杉种子等数千万元A轮后,CoCoPIE引进产业大牛准备滚雪球|科学家创业系列NO.04

6279
i黑马 2021-10-22 10:19 抢发第一评

采访、撰文 | 马继伟

系列导语:

猴子进化成人难,人变成创业家很难,科学家变成创业家难上加难。

2012年的《创业家杂志》曾经做了一个特别策划,讨论“当科学家变成创业家”。这个角色转变会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当科学家/创业家遇到体制,遇到市场,遇到资本。我们甚至总结出科学家创业的“七宗罪”。《创业家杂志》的记者发现,很多科学家是“伪创业”,很多创业家“人格分裂”,但创业面前,人人平等,科学家尤其要自我革命。

时代在发展,不同时间节点的创业的科学家担负着不同的使命。“如果你是一名正在创业或准备创业的科学家,请忘记你的其他所有身份,院士、教授、博士、工程师、学者、知识分子......请忘记‘填补国际空白’、技术报国、诺贝尔奖......请直接面对市场、产品和管理本身,请不要再人格分裂了。“这段话,《创业家杂志》的记者们曾将它作为稿件结尾。或许放在现在,作为叮嘱每一个创业的科学家的话,依然不过时。

本文的主角是一家成立于2020年的年轻公司——CoCoPIE。创始团队是三位人工智能方向的顶尖教授:美国东北大学的王言治教授、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慎熙鹏教授及威廉玛丽学院的任彬教授。今年8月,CoCoPIE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红杉中国种子基金等是其投资方。今年,CoCoPIE还有一个重要的动作是从产业界引入新任公司负责人——产业大牛李晓峰。李晓峰的加入是大趋势下的奇妙缘分。偶然性之外,又有其必然性。李晓峰将带领这家公司在“无处不在的AI”这条又长又湿的赛道上滚起雪球。

以下为正文:

注定相遇的奇妙缘分

我跟三位教授很早之前就认识了。他们都是兼具天分和勤奋的人。我和慎熙鹏教授是十几年的老朋友。我们算得上在同一个领域,只不过我在工业界,他在学界。我们彼此都很了解对方的工作。平时,我们闲聊时,总会交流领域中学术界有什么进展、工业界有什么机会。熙鹏侧重软件系统能力。任斌任教授侧重编译技术。言治教授侧重模型和优化。三位教授创业前也经常合发论文。

他们的学术背景为AI运算本地化提供了一个专用硬件之外的解题思路——“压缩-编译协同”设计。他们的合作可谓黄金组合。缺少其中任何一个都很难把“压缩-编译协同”做成顶级技术。

简单地说,“压缩-编译协同”设计,是指将AI大模型变小,并使其与芯片更适配,进而让“大模型”上“小芯片”的一种软件技术。有了这一技术,不仅现存的数以十亿计的芯片能够运行AI模型,真正实现端侧智能;对于智能设备厂商来说,能用较为低端的芯片实现较为高阶的智能,一方面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也规避了现如今芯片荒的问题。

2020年,他们一起创业时,我就很看好他们,也一直关注CoCoPIE的进展。CoCoPIE进步得很快,有点超出我的预料。当时,我还在OPPO工作。我正一门心思带着团队在基础软件领域攻难克艰。我希望做出比较大的突破,再考虑其他机会。所以我才于今年10月初加入CoCoPIE。

2020年-2021年,三位教授带领团队将发明转化为有效的产品中的关键技术。CoCoPIE也从技术孵化阶段进入到一个比较重要的发展阶段——产业化阶段。三位教授一直在学界,对于CoCoPIE即将迈入的新阶段并不熟悉,而我一直在工业界摸爬滚打,可以弥补他们的不足,我之前的经验也恰好可以帮助CoCoPIE更好、更快地发展。

加入CoCoPIE还有一个原因是我十分认同CoCoPIE的愿景——让AI无处不在。这也是我的职业生涯的志向所在。我想创造一个能够改变人们生活的产品,能够让用户通过使用它感受到技术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CoCoPIE的愿景和科技发展的数字化的发展有关。数字化的过程就是不断地让设备变得更聪明、并持续渗透到人们生活的过程。计算机的发展史,就是一个不断智能化、普及化的历史,让设备能够更好、更快地解决人们的问题、满足人们的需求。计算机从最简单的计算器,到PC,再到手机,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普及,能够处理越来越多的事情。未来计算机若想变得更聪明,目前所知唯一的可行方式是基于深度学习的AI技术。而CoCoPIE所做的事情就是让AI的任务执行得更好。“让AI无处不在”意味着CoCoPIE不仅仅想让现有的AI任务执行的更好,我们还想让现在不能执行AI任务的设备也能执行AI任务,使得所有的智能设备在它们渗透的所有场景中都变得聪明起来。我们坚信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AI将将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的生活。数字化从计算机诞生以来,经历了一波又一波浪潮,每一波浪潮都将数字化的应用范围向外延伸。现在,新一波数字化浪潮已经进入到万物互联的时代。我们要趁波前进,顺势而为。

我个人的职业生涯、所从事的工作也是让每一台智能设备变得更聪明。我先后在英特尔、华米、华为、OPPO等公司工作。我在华米做小米手环时,曾负责过健康手环项目,这项工作需要用到AI算法检测心率和心脏的健康状况。在华为,我带领的一个团队负责的是移动感知,也即通过手机感知人的行为。我主导的很多项目都是如何让终端设备的AI能力能够尽可能多地发挥出来,让它们变得更聪明一些。

从技术的角度看,我过去所做的事情是怎么样让一个程序在芯片上跑得更好。现在做的事情是怎么样让AI程序在设备上跑得更好。本质上是一回事儿。从用户价值的角度来看,我长期跟终端用户打交道,跟移动设备、IoT设备打交道。我推动并见证了AI所能施展作用的空间越来越广。这么多年来,我一直身处业界最前沿,对于技术改变人们生活深有体会。所以“让AI无处不在”的愿景,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和三位教授的出发点不一样,所选择的道路也不一样,但是走着走着,走到了一起。这看似偶然,实际上是业界发展的必然趋势。

做好CEO与雪球哲学

对我来说,加入CoCoPIE是一个挑战。

因为我将面对的是一个全面角色。这个角色要把公司带入一个新阶段,需要具备融资、团队管理、产品战略、业务战略等多种能力。我之前的工作经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它们将帮助我胜任新角色。

我在创业公司、跨国公司,中国公司、外国公司等各种类型的公司都待过,干过各种不同的角色,也参与团队从无到有的创建。比如在英特尔工作时,我创建了英特尔中国运行时实验室。加入华米时,华米也是一家初创公司。我担任华米美国的总经理,协助创始人从0到1搭建华米的美国团队。

在CoCoPIE,我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和团队在一起。我们分工协作,共同面对。其实,CEO主要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不管事情多棘手,总需要有人把这件事情理顺、展开,并推动这件事。

当前,我的主要工作就是把“雪球”推起来。三位教授源源不断地提供技术和创新,而我侧重将技术、创新转化为客户价值,打造一个从创新到产品再到价值的闭环,将公司做大、做强,让客户、股东满意。用埃隆·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来解释CoCoPIE对客户价值:我们能够帮助客户用最小的计算量满足其AI任务的计算需求。

在内部沟通中,我们将创新、产品、价值构成的闭环比作“雪球”。造好“雪球”之后,在AI这个又长又厚的雪道上,我们要滚动起这个“雪球”,在滚动中,将变得越来越大。

滚动起雪球

将“雪球”推起来,首先需要一个动量。

这个“动量”是一个有战斗力的高质量团队。

CoCoPIE成立仅一年。在有限的时间之内,三位教授带领团队将创新转化为产品中的关键技术。之前的团队,是以技术创新、产品原型为目的搭建而成的。当产品走向产业化,要为客户提供非常坚实的产品和服务。这和原型产品有着很大的差别。它需要CoCoPIE构建一个集合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产品工程、客户支持的人才补充到团队中来。

2022年,CoCoPIE的主要目标是验证并完成基本的产品化,推出更加成熟的解决方案,然后再新开15个项目。

所以, CoCoPIE需要一个优秀、完整的团队打造出可工程化的产品,并与典型客户一起打磨、提升从产品到价值的闭环能力。具体的实现路径来自客户。客户需求是所有产品标准化和创意的起源,而我们将在服务客户过程中,进一步提炼和抽象,提升CoCoPIE的产品力和闭环能力。这些工作是“雪球”滚动起来的关键。

三种服务模式赋能客户

具体而言,为了赋能客户,目前,CoCoPIE有三种服务模式:面向中小客户的云服务、面向自己有AI团队的软件工具链软件许可、面向硬件平台客户的软硬件一体化深度定制。不同的服务模式目前我们都有客户在合作,一起推进打磨。目前,腾讯、Cognizant、以及某芯片供应商等都是CoCoPIE的典型客户。Cognizant是一家全球顶级的软件方案提供商。

工具链的软件许可是三种服务模式中较为直接的一个。直接把开发出的工具链许可给客户使用。有时候,客户需要的不是AI工具集,而是CoCoPIE直接提供给他们AI应用。因此,我们也会提供一些高度优化的AI模型库直接给客户使用。有了工具链和模型库之后,我们可以根据硬件平台厂商个性化的硬件需求,用工具链适配硬件,帮助硬件厂商更好地发挥其平台的AI计算能力。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硬件平台厂商不但包括通用芯片,还包括专业芯片。工具链均可以帮助它们超水平地发挥其AI潜力。云服务指的是将工具链和模型库放到云端供客户使用。

闭环力来自客户服务

对于CoCoPIE来说,面对不同服务模式下的不同客户,其技术内核都是一样的,只是产品化的方式会有所不同。像云服务会涉及到云计算能力,软硬件一体化深度定制则要为特定的硬件平台做后端的代码生成。

举一个超分辨率技术的例子。超分辨率技术可以把低分辨率图形变成一个高分辨率的。一般通过AI技术实现。对于手机视频播放软件,由于当前业界的超分技术不能满足视频帧率的实时要求,这一技术始终难以使用。CoCoPIE的技术通过软件优化技术对硬件平台赋能,让超分技术得以在手机端实现。

超分辨率技术是一个能够在很多场景都能够落地的技术。但具体到某一个具体产品上,仍需要做很多工作。比如某互联网客户是用在手机的视频播放软件上,希望利用超分辨率技术来节省数据传输的带宽;某电视台客户是在服务器上处理每天新产生的大批量视频内容;某芯片平台客户则是希望把超分辨率能力直接植入其平台软件栈,成为其平台的内建能力。不同客户的落地场景很不相同。

除了上层应用场景不同,底层硬件的能力和很不相同。它们有不同类型的核。核的架构、指令集也是不一样的。另外,不同硬件平台的屏幕大小、分辨率也不一样,可能在有的设备上需要提升一倍的分辨率,在另一台设备上则需提升4倍。为了实现跨平台的普适性,我们进行了多种探索。

我们希望打造一种普适性的超分技术。为了做到这一点,CoCoPIE通过与这些不同的客户合作,从中抽象出产品的共性需求,然后根据共性包装产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产品的标准化程度,有利于其未来规模化增长,服务更多的客户。

超分辨率优化只是工作中遇到的一个例子。当服务的客户越来越多、积累的经验越来越丰富,我们的工具链也会越来越标准、越来越全面。刚才提到的三种服务模式本质上是怎么样用好这个工具链,其核心的“压缩-编译协同”技术不变的。这是雪球滚动起来并形成倍增效应的基础。

未来,CoCoPIE希望通过软件技术赋能合作伙伴,和合作伙伴、客户共同打造一个能够良性互动的生态。而不是仅靠CoCoPIE一家公司将生态撑起来。在CoCoPIE的“雪球”滚动过程中,我们的合作伙伴也在滚动它们的“雪球”,最后大家形成合力,变成一个特别大的球。这个生态“大雪球”有非常强的倍增效应,因为它的表面积是半径的平方,滚动一下,就可以带动很大的生态,服务很多的客户。

下附李晓峰个人简历:

李晓峰

博士  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曾任OPPO软件首席架构师。在OPPO,他带领团队制定和实施公司的基础软件技术战略,发明了继原生应用和小程序之后的第三代应用生态的软件技术。

此前,李晓峰任华为技术副总裁,在华为美研带领团队研发下一代操作系统。他主导发明的智能设备虚拟化等分布式技术,使得多个智能设备比如手机、电视、音箱、车机等可以一个大终端的形式协同工作,为华为1+8+N战略解决了一个关键软件技术障碍。在华为,李晓峰博士的团队还负责基于深度学习的移动传感平台的构建,研发应用于移动设备的智能感知算法。

加入华为之前,李晓峰任华米美国分公司总经理,兼技术副总裁,负责协助建立美国研发团队,并领导团队进行健康手环产品的软件和算法研发。助力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在此之前,李晓峰曾在英特尔工作14年,历任软件架构师及实验室负责人。期间创建了Intel中国运行时实验室,该实验室因为在虚拟机、编译器技术方面的贡献在业界有较高的知名度,领导团队开发的微运行时系统在英特尔的平台上被广泛部署,也曾负责Android系统在英特尔移动平台上的性能、功耗和流畅性。

李晓峰曾是著名开源软件Apache Harmony JVM(DRLVM)的架构负责人,是Apache软件基金会的第一位中国人。

李晓峰曾在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大学给研究生讲授过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虚拟机设计技术等课程。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1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