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视觉中国
自2012年开始布局医疗服务领域早期投资的蓝驰创投提出,布局医疗赛道,最核心的出发点是找准“支付方”这一核心变量。
无论是创业或是投资,支付方的视角都至关重要。为什么?
首先,医疗产业的参与方包括患者、医生、代表支付方的保险,这三方构成了独特的“医疗经济学”的基础。同时,医疗领域还有个“不可能三角”,分别是医疗质量、可及性和经济性,而这三条很难被同时满足,所以医疗体系会形成一个相对平衡的晕妆状态。当平衡被打破,利益受损最大的是博弈中拥有支配地位的支付方。事实也是如此,目前,能量更大的医保支付方控费意愿最为强烈。
其次,支付方又具有多样性,并非只有国家医保,另外还包括商保及部分企业。支付方们的共性是控制医疗费用,但各自又非常不同,商保要追求一定的利润,企业有自有支付预算等等,这些都决定了各类支付方的决策选择会有差异。
第三,宏观层面,国家支付改革已经随着2018年医保局的成立而落地,在那之后的药品两票制、耗材零加成,以及药品集采也都在推进,中国医疗已经确立了多重保障体系,以商业健康险为代表的的新支付方式在慢慢崛起。
在国家层面绘制的产业蓝图中,大健康产业在未来10年会形成一个“高达16万亿规模的庞大市场”,其中既有存量机会的优化升级,也有增量机会的推陈出新。
作为投资机构,具备了支付方视角之后,下一步要关注的是是哪些细分领域能先起势。蓝驰创投认为,先具备势能的是医疗服务。这其中,包含两大核心逻辑点。
第一,医生激励机制发生改变。医疗领域中的核心参与方是提供服务的医生,在过去“以药养医”的状况下,医生提供的服务有限。但随着改革落锤,医生通过服务创造价值的能动性越来越高。
第二,公立医院服务外溢效应。医保支付划下“保基本”的红线,医保面对的人群和支付的范围都会发生改变,这会导致一部分患者的个性化需求无法被公立体系满足,需求溢出后,更多的社会主体将提供个性化服务,这会催生更加市场化的服务形态。
在蓝驰创投看来,未来具备如下特征的医疗机构将发展更好:一是医疗服务的质量更高、诊疗疗效更佳,二是运营效率提升,三是整体成本得到一定的控制,做到惠及更多人群,服务才能形成规模并可持续地去发展。
蓝驰创投认为,医疗服务的大规模、可持续发展,有赖于科技赋能与数据应用。数据驱动下的医疗服务,能将人体和疾病的关系用数据来链接,为医疗场景带来更加智能的应用,从而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数据对医疗服务的价值,体现在三大变化上:
第一,重新定义诊疗或疗效。数据驱动之下,医生的诊疗能力可以进一步提升,让诊疗更精准的同时,诊疗的过程中对人的依赖度降低,自动化程度更高,效率随之提高。另外,当个体数据的积累和应用越来越多,个性化医疗也就更容易实现。
第二,重新定义连接。疫情的医疗场景是医院,但数据驱动后,会强化医疗主体之间在线上的关系,互联网医院、线上问诊已经实现了线上二次处方,虽然诊疗线上化还没实现,但随着数据量的增加,当连续的数据能够赋能整个线上场景时,医生就能在线上展开更多的服务,其影响在于医疗场景从医院延伸至院外、进入家庭。
第三,重新定义定价体系。现有的医疗服务价格有一套固定的卫生经济学评价体系,但新医疗服务的定价是基于数据驱动,这就为商业保险的参与开辟了通道,真正起到支付方的作用。
在医疗服务领域,蓝驰创投先后投资了康复机器人企业“程天科技”和儿童诊所“怡禾健康”等企业。
今年3月,程天科技宣布完成数千万A轮融资,由蓝驰创投独家投资。程天科技成立于2017,专注于外骨骼机器人技术、康复及养老领域,是国内首家获得用于中枢神经病变(偏瘫、截瘫)的外骨骼机器人创新医疗NMPA注册证的企业。
除了场景需求之外,蓝驰创投投资程天科技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其核心技术的突破带来的成本优化,这是新服务模式得以开创的基础。
新型数字化医疗服务机构怡禾健康则在今年8月完成了数千万A+轮融资,自成立至今5年,怡禾一直围绕“健康宣教-线上问诊-线下门诊”三个核心场景,持续打造智能家庭医生的标准化服务能力。
未来,蓝驰创投在医疗领域的早期投资,将沿着新服务的方向挖掘新机会,手术机器人及数字疗法方向均在其列。(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杨亚茹)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2022-09-14 钛媒体 App发布了 《星巴克加码中国市场,未来三年要新增开3000家门店|钛快讯》的文章
2022-08-11 钛媒体 App发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虚抬药价“把戏”,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钛媒体 App发布了 《为了帮00后卷王找到工作,简历修改师们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钛媒体 App发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进城费”,国内城市如何借鉴?》的文章
2022-03-25 钛媒体 App发布了 《蔚来2021年财报发布:年营收361亿元,整车毛利率达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