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5日,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依据科技部《科学技术评价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科技成果评价的标准及程序,本着科学、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组织专家对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和沈阳农业大学共同完成的“沙棘枝枯病病原学及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
此次成果评价专家委员会由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国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谢寿安,国家林草局林场种苗司高级工程师、副司长杨连清,吉林农业大学教授高洁,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正高级工程师李敏,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汪有科,大连民族大学教授阮成江等专家组成。
经过专家评审,认为该项目针对我国北方多个省区频发的沙棘枝枯病,通过系统试验研究,明确了病原菌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建立了病原菌快速检测技术和定量检测技术;基于研究揭示的病害发生机制与不同沙棘品种的抗病性,构建了沙棘枝枯病微生态调控技术和早期防控技术,为我国沙棘枝枯病的科学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项目取得主要成果和创新如下:明确了我国北方多个省区的沙棘枝枯病是由镰孢属(Fusarium)的三个种侵染引起的系统性病害,其中,拟枝孢镰孢(F.sporotrichioides)首次在甘肃省被鉴定发现,层出镰孢(F.proliferatum)首次在辽宁省被鉴定发现,尖镰孢(F.oxysporum)首次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被鉴定发现,具有重要价值;应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沙棘枝枯病不同发病程度的根际微生物特征,发现枝枯病发生与沙棘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改变有关,多样性指数未发生显著变化,而镰孢菌相对丰富度明显增加,为判定病原及科学防控提供了支撑依据;基于翻译延伸因子(EF-1α)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分别构建了拟枝孢镰孢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和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快速检测技术,前者的检测灵敏度由常规PCR的104拷贝/μL提高到103拷贝/μL,后者的检测时间仅为常规PCR的1/6,从而提高了检测灵敏度,缩短了检测时间;研发出了施用代森锰锌和甲基硫菌灵等杀菌剂的“沙棘带药移栽+杀菌剂灌根”枝枯病早期预防技术、施用抗重茬微生态制剂和绿康威两种微生态制剂的“育苗期微生态制剂喷淋+移栽期微生态制剂灌根”枝枯病微生态调控技术。在辽宁、山西、内蒙古和甘肃四省(区)田间试验的防控效果均达到82%以上。项目在沙棘枝枯病研究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经专家组全面审核,与会专家一致同意,“沙棘枝枯病病原学及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3-11-29 全国科技成果评价服务平台发布了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的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的文章
2023-11-24 全国科技成果评价服务平台发布了 《祝贺!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 中科合创专家库新增13位院士》的文章
2023-11-17 全国科技成果评价服务平台发布了 《国芯电力技术(广东)有限公司的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的文章
2023-11-16 全国科技成果评价服务平台发布了 《第9739期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的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的文章
2023-11-13 全国科技成果评价服务平台发布了 《北京小凌泰科科技有限公司的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