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美贸易战以来,民族科技企业海外发展受阻,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零部件被断供,核心技术也以侵犯知识产权为由横招卡脖子。这对正在进行产业升级的民族工业无异于拦喉一刀。“信创”大潮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掀起。
早期的信创产业呈现出“摸着石头过河”的局面,谨慎与热忱俱存,茫然与冒进共生,行业呈现出百舸争流的局面;但在产业下游的IT/工业领域,智能化不完全、效率不高、生态兼容性太差等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凭借自主核心技术,美信科技以Big River数据库、监控易泛IT一体化运维平台、美之信工业物联网平台持续为企业用户赋能。在信创大潮中,美信科技的战略思路被逐步验证,其“一库一码双场景”的产品特色也逐渐为一众信创企业插上羽翼。在信创时代,美信科技将面临什么样的“新使命”,创始人胡建强拥有自己的解读。
美信科技创始人 胡建强
“一库一码双场景”成企业赋能利器
从2007年创业至今,美信科技的产品矩阵已逐步完善,拥有Big River超融合高性能数据库、监控易泛IT一体化监控运维平台、美之信工业物联网平台,经过多年市场验证,其已是为企业赋能拳头产品。
国内数据库作为信息时代智能化的底层设施,其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数据库相对于应用场景来说,其发展相对“滞后”。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市场上占据绝大多数份额的都是关系型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局遵循严格的算法和范式,这让其处理交易方面的数据具有先天的优势。时针拨动到云计算、大数据时代,数据量的暴涨对数据的处理效率提出更为严苛的要求,这让关系型数据库开始捉襟见肘,针对关系型数据库的颠覆思潮甚嚣尘上。为了提升数据处理效率,将关系型数据库中的解析层去掉以提高数据存储的效率,造就了如今热门的NoSQL数据库。
然而NoSQL数据库也没有笑到最后,阻力主要来源于NoSQL数据库在查询、分析、统计方面的短板,这对于已经习惯于关系型数据库的数据检索功能的工程师来说并不友好,加大了运维难度。解析层再一次被整合到数据库中,让数据库再次拥有了查询、解析功能。经过优化,数据库检索和存取的效率都有了较大提升,诞生了现在普遍意义上的NewSQL数据库。
工业物联网的到来,催生了针对大数据量、高效率的时序数据库,但有些特定信息无法存储,如配置信息、协议等配置数据。这些信息,又需要关系型数据库进行存储。
应用场景的不断变化,让产业对数据库的认知螺旋上升,关系型、NoSQL、时序数据库等数据库的优势,任何一方的优势也无法完全掩盖另一方,故而市面上供应商往往会针对客户的具体场景,为客户安装两个以上的数据库,既保证存储效率又方便查询。当然这也体现出一个暗中涌动的趋势:工业产业升级带来应用场景的复杂化,倒逼着数据库进行自我升级。然而目前主要的手段是整合各种类数据库的优势,这无可避免地导致了针对数据库的升级主要倚靠打包整合,无疑造成了技术迭代门槛的拔高,以及硬件升级的紧迫。
美信科技在数据库领域深耕多年,其中Big River超融合数据库作为其核心竞争力,支持表状、Key value、时序、内存四种主流数据格式,在泛用性的基础上,针对应用场景进行持续优化和支持,以场景应用为导向一步步升级到目前的形态。
比如,数据存储在磁盘上,可能安全性较高,代价就是存取速度较慢。Big River采用了双缓存技术,采集的数据可以存储在内存中,这从物理层面上提高了数据的存储速度;采用B+树算法,能更好地表达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更便于设备的接入;支持时序数据的采集,更适配大数据量的数据采集需求……良好的兼容性和延展性,让Big River数据库面对客户的复杂需求也能游刃有余;超融合的产品特性,让Big River数据库无需像多类型数据库整合一般累赘而繁琐。
基于Big River数据库,美信科技衍生出基于具体场景的产品:针对IT场景的一体化智能运维管理平台——监控易,以及针对OT工业物联网运维的美之信工业物联网平台。
“数据采集是数据场景应用的第一步”,胡建强指出。从数据采集起,已开始呈现多场景、多类型的特征。企业的IT部门事务繁杂,管理IT设施、应用、网络、私有云,甚至部署这一切的基础设施如机房、摄像头等。
监控易泛IT基础设施一体化监控的特征能够为企业的IT运维实现跨越式的降本增效,其支持IT基础设施的自动发现、故障和性能管理、资产管理、智能物联网管理、网络拓扑管理、业务管理、3D可视化展现、工单流程管理等功能。
与监控易面向于IT运维场景类似,美之信工业物联网平台则专注于OT领域的数据采集和智能工厂定义,帮助用户将工厂里面的APC、CPS、PLC、SCADA等硬件生产设施和软件系统的数据统一采集到边缘端,经过数据清洗、分析、归类后,实现流程告警、设备维护、工序优化、工厂定义等功能。
三大拳头产品,体现出“自主核心”“易用”“面向具体应用场景”的特征,胡建强将其概括为“一库一码双场景”。“一库”即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超融合数据库,“一码”即低代码开发环境,“双场景”即面向IT场景和OT场景。“一库一码双场景”指向一个最终目标:让IT和工业没有难采的数据。
这些产品特征,围绕着美信科技现阶段的“被集成”业务发展战略。所谓的“被集成”,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被赋予了更具竞争优势的现实意义。
在产品层面,美信基于“light speed”的前沿理念设计,让产品可以轻松整合到各行业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中,确保了产品的易用性,是技术力量的“被集成”;
在核心技术层面,美信科技采用“苹果模式”,拥有旗下产品全部核心技术专利,这也让美信科技的用户拥有成套的技术支持保障,而不会像应用开源产品一般需要承担巨大的产品使用风险,对客户来说是解决运维风险的“被集成”;
在企业发展层面,美信科技充分实现了优势互补,本身专注技术开发和产品设计,并结合合作伙伴成熟销售通路实现业务增长,实现了降本增效。这种模式对于to B科技公司来说是可以复制的,是业务结构的“被集成”。
美信科技做好技术和产品,联合合作伙伴一起提供给终端客户,各方都有合适的利润空间,有利于快速提升各方的核心竞争力。这既符合“共同富裕”的号召,也符合信创的指导精神,更符合当前信创产业的生态土壤。
美信科技产品推广的过程中也曾遭遇阻挠,如用户对国外软件更为习惯,这也对产品体验的期待值上升。美信科技选择的,唯有充分发挥一体化的优势,不断修炼“内功”,让美信科技成为信创时代国产化替代的优先选择,胡建强指出。
高歌猛进的信创,这些痛点也客观存在
凭借优秀的产品力和“被集成”的业务战略,美信科技坚定地深耕信创蓝海。
信创概念开始为大众所熟知,始于2016年“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成立。然而,早在2006年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将“核高基”(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列为 16 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吹响了信创的号角。受“华为、中兴事件”影响,以“实体清单”为代表的美国的“卡脖子”政策等事件的加速,国家在2020年大力推进国产替代,这也使得2020年成为了信创落地元年。目前,信创产业处在高速发展期,一些产业短板也充分暴露了出来。
深耕技术领域多年,胡建强指出,目前信创领域存在的主要痛点有三:
首先是CPU类基础设施对国外依赖度较高。信创的核心在于:形成以CPU和操作系统为核心的国产化生态体系。目前活跃在市场上的国产CPU绝大多数采用同国外合作的方式,主要途径包括购买指令集授权、技术合作等,尚未出现成熟的完全自主先进的CPU产品。追逐国产替代这个目标,中间有两个关键的事件节点:一是国家对芯片及基础软件在政策上给予的鼓励,二是国家在市场层面给予信创企业的订单支持力度。核心技术不断升级和突破,需要更多政策和资金加持,并在整个过程要给予更多的耐心,这样上游信创企业才能有更多基础条件去努力打破技术垄断,走出一条更加自主、更加稳定和更加具有竞争力的信创之路。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且信创产业发展自有其客观规律,不存在某项决定性的技术或事件缩短这一过程。
其次是信创产品的竞争力问题。目前信创产业用户主要集中在党政、金融等领域中,离市场化成熟度更高、体验要求更苛刻的民营B端和消费者C端用户还有一定距离。即便是在党政、金融等领域,技术驱动仍然是市场主题,技术先进性、成熟度、数据安全、自主可控依然是主要考量因素。对于用户来说,好用、易用仍然是不变的产品替代底层逻辑,信创产业需要在发展过程中实现技术领先和充分市场化,双管齐下。
第三是信创生态融合问题。信创不仅要实现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还要融合生态之力实现从基础底层到上层应用的适配。当下信创生态主要短板是应用范围过窄、兼容性差、可拓展性不强,性能无法满足要求和通用性差等方面。结合美信科技在信创领域的创新和实践经验,虽然各领域逐步推进信创覆盖范围,但是由于行业各自的特殊性,在复杂的场景下,对信创产品的稳定性、连续性、可靠性提出了硬性要求。信创产业应用要兼顾研发、适配到应用,只有充分发挥行业头部企业带动效用,建设上下游信创产品生态,才是信创产业实现突破的关键。
美信科技在信创大潮中的“新使命”
在信创概念提出之初,美信科技把自己定位为ITOM领域国产化自主可控的“标兵”企业。这个定位主要是从行业和自身角度出发而设立。胡建强坦言,美信科技实际上得益于国家的信创号召,美信科技从初创就极其注重自主研发,这也为后来全面融入信创大潮奠定了根基。
以国家开始推进信创为里程碑,至今信创已经进入了深水区。战略目标已从自主可控的“守势”转变为国产替代的“防守反击”,美信科技也将目光再次切换,不仅要实现局部业务自主可控,还要实现全业务流程的替代;不仅仅满足于“有”,更要实现国产产品与进口产品分庭抗礼,甚至超越;不仅仅着眼于产品国产化,更要助力全行业实现生态从国外产品到国内产品的不间断、无损耗无缝衔接,让美信科技成为信创时代国产替代的优先选择。
美信科技的拳头产品监控易已经在泛IT一体化监控运维方面有所建树,“被集成”的产品和业务思路得到了充分验证。监控易在IT生态方面提供良好的支持,高效为信创产品和信创用户赋能。监控易作为业内技术领先型的产品,目前纳管设备百万台级别,在国内该领域处于领先位置。2022年预计订单过千,将成为行业内技术领先、纳管设备和订单量都遥遥领先的大数据采集供应商,成为国内数字经济转型时代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目前国内的IT领域已经是存量市场”,胡建强分析,“但OT领域是增量市场”。
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大门半敞。德国率先提出工业4.0,将信息化促进产业变革、实现智能制造视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与之合作的中国则在2015年由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将在2025年实现一系列智能制造关键指标,如7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形成40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制造业重点领域全面实现智能化等等。时间相当紧迫,紧迫的原因在于先机:在工业4.0这块陌生的处女地上,我们和工业老牌强国之间几乎没有代差,相当于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工业物联网被视为工业4.0的基础技术保障,OT领域不仅在国内是增量市场,在全球都是增量市场。
美信科技也于此时推出了自主研发的美之信工业物联网平台,将美信科技的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实现“让IT和工业没有难采的数据”。相较于底层设施Big River数据库,和面向泛IT一体化智能运维的监控易,年轻的美之信工业物联网平台目标瞄准OT领域,将成为美信科技下一支增长曲线。
胡建强解释,随着产业升级带来的基础设施智能化,以及人口结构变化,生产企业的管理成本和用工成本都在增加,美之信工业物联网平台的推出与时代需求契合,将助力产业更平顺地过度到工业4.0时代。
胡建强表示,美信科技一直在做也是将要做的方向:在存量市场,助力信创产业实现替代和超越;在增量市场,全力做好国家工业4.0战略的技术储备;最终带领国产产品走出具有自主特色的技术路线。
2022-06-06 监控易发布了 《监控易打造“准生态”格局,赋能信创“平替”》的文章
2022-02-14 监控易发布了 《“被集成”概念会成为信创产业的新拐点吗?》的文章
2021-12-27 监控易发布了 《专访美信科技胡建强:如何在信创大川中流击水》的文章
2021-12-27 监控易发布了 《“阿帕奇”Log4j2来袭,监控易为何能平安无恙?》的文章
2021-11-24 监控易发布了 《金秋十月荣誉加身,美信科技IT运维方案在信创赛道亮剑》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