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也指出,广西要“打造领航企业新方阵,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企业。”发展“专精特新”企业是国内产业发展的最新着力方向。在国际产业合作方面,RCEP已于1月1日正式实施,以中日韩东盟为主的东亚产业链将进一步强化。抓住产业发展的这两大趋势,广西可以筹划建设RCEP“专精特新”集聚区,实现产业发展换道超车。
RCEP正式实施为“专精特新”企业带来重大利好
RCEP实施的自由贸易中获益最多的是区域内主要的贸易商品——资源和中间品,而中间品生产的主力正是“专精特新”企业。东亚、北美和欧盟是全球三大高端制造生产网络。相比于其他两个网络,东亚生产网络、贸易网络以中间品和零部件贸易为主的特点更为明显,而且比例还在提升。以日本为例,2000年日本中间品流入区域内的份额为44.46%,到2017年该份额上升至58.32%。
RCEP采用区域原产地累积规则利好“专精特新”产品灵活投资。原产地累积规则是指在确定出口产品原产资格时,来自RCEP任一缔约方的价值成分都可能被认定为原产。显然,企业在考虑中间品和零部件的来源、生产、供应布局时,将更具灵活性和多样性。而中间品和零部件的生产,正是“专精特新”企业的主战场。这些企业可以从原产地累积规则中挖掘扩大中间品生产和进出口贸易的机遇。
相比其他类似协议,RCEP为促进中小企业合作和发展设置了专门章节,给予了中小企业更高的关注度,旨在服务中小企业,为中小企业合作搭建更广阔的信息平台。同时,鼓励中小企业更积极地利用协定及协定衍生创造出的经济合作项目,更好更快地融入到区域价值流和供应链中来。
可以预见,RCEP正式实施也将为中国发展“专精特新”企业带来重大利好,形成一波发展浪潮。
中国产业链升级关键在于发展“专精特新”产业
RCEP涵盖了世界上最大的产业链。区域中,日韩具有研发优势,中国具有产业体系完整性优势,东盟具有人力等方面优势,大致形成一个梯度发展态势。我国工业制造业虽然体系完整,但是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关键零部件、关键元器件和关键原材料的自给率只有三分之一,这正是我们当前面临的“卡脖子”问题。中国在RCEP区域乃至全球产业链中由中端向高端跃升,关键在于消除这些“卡脖子”环节,也就是提高关键零部件、关键元器件和关键原材料的自给率,方向就在发展“专精特新”产业。RCEP提供了开放的新空间,提供了国际循环和国际竞争的大舞台,同时也形成新的国际竞争压力,推动我国企业往“专精特新”发展。我国正在坚定地将经济发展的重点转向这些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它们将提升我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抢抓先机在广西建设RCEP“专精特新”集聚区
广西是“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应充分发挥处于RCEP覆盖区域中心位置的独特区位优势,建设RCEP“专精特新”集聚区,加快建设成为RCEP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的新节点。
“专精特新”虽然往往是中小企业,但成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后,就会成为不可替代的“隐形冠军”,创造巨大价值。广西可以抓住建设高质量实施RCEP示范区的先机,建设一批在全国、乃至区域内的“专精特新”企业,完全可以实现产业换道超车。除了常规的措施方法,广西建设RCEP“专精特新”集聚区可以在以下三方面做出特色:
广西建设高质量实施RCEP示范区可以聚焦于中日韩“专精特新”产业合作。RCEP生效,实质上在中日韩之间形成了期待已久的自由贸易区,将进一步强化中日韩产业链合作。目前,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实力,还不足以重构区域产业链,日韩的市场体量,也不足以支撑区域产业链的重构。RCEP带来的市场效应、产业机会,则为中日韩三方在高端制造业重构方面带来巨大的合作空间。
日本是对华技术净输出最多的国家,韩国输出规模也不小(仅次于日美德排第四位)。日韩在华持有的发明专利数量多于美国、欧洲。RCEP在WTO基础上全面提升了区域内知识产权整体保护水平,技术、研发、管理咨询等服务开放程度也扩大很多,这些都为积极开展与日、韩、澳等发达国家的研发合作消除了阻碍。
可以在广西RCEP示范区中设立中日韩RCEP合作专区,以高端制造业为基础,聚焦于“专精特新”产业;同时,参考中新(加坡)产业园,探索“三国共同管理园区”的合作模式,达到三国利益共享,为整个RCEP产业合作起到先行示范作用。
以RCEP产能合作重点行业作为广西“专精特新”集聚区的产业主攻方向。在RCEP区域产业链中,广西“专精特新”集聚区一个主攻方向是日韩和中国存在互补性的产业。研究发现,中日韩的化工制造、机械制造、光电设备、交通运输等高端制造业的生产网络都在向本区域内聚集。这些可以成为广西RCEP“专精特新”集聚区的主要产业领域。
另外一个主攻方向是,建构基于“中日韩+X第三方市场”的产业链,尤其是东盟国家作为第三方的新兴产业链。第一批“中日韩+X”合作早期收获项目清单鼓励三国企业在基础设施、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以及新业态(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发挥互补优势,尝试在第三方市场开展共同合作。广西RCEP“专精特新”集聚区可以将中国的优势产能、日韩的先进技术和其他国家尤其是东盟国家的发展需求有效对接。
第三个主要项目来源是区域外。域外跨国企业为了享受区域原产地累积规则的红利,也会加大对RCEP区域的投资。欧洲国家中,德国对华技术输出规模最大,发动机、基础材料、造纸、运输、高分子化学、药品、专用机械等,都是德国具备创新优势的领域。
广西建设RCEP“专精特新”集聚区,尤其要着重引进RCEP中新增的和更加开放的服务部门支撑技术和产品。海洋蓝色经济、新能源(包括新能源汽车)是新增合作重点。更加开放的服务部门有金融、医疗、运输和建筑等,为此提供支撑的技术和产品,也会有较大的发展。
通过举办全产业链展会和RCEP创新大赛吸引区域“专精特新”企业。围绕RCEP重点合作领域,举办全产业链展会。会展业是入口级平台,能够有效带动商品交易、项目投资、技术交流、信息共享,还能引领各领域人才的聚集。一方面,我们可以不断增加中国—东盟博览会的RCEP元素。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根据RCEP产能合作的重点领域、潜力领域,比如电子信息、电力、机械、石化、建材、纺织服装等,创办更专业性的、单个全产业链展会。这样,等于将整条产业链“搬”过来,将这条产业链上的“专精特新”企业请到了广西家门口。
举办RCEP创新大赛。基础研究方面突破一个关键技术,往往能够创造一个细分行业,还有可能给整个产业带来颠覆性影响。2021年11月22日,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联合声明提出,建立更加紧密的科技创新伙伴关系,共同制定落实《中国—东盟建设面向未来更加紧密的科技创新伙伴关系行动计划(2021—2025)》,对接双方各自创新发展战略,培育合作新动能。2021年10月26日,李克强总理在第24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中也指出,要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2021年第18届东博会期间召开的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启动了中国—东盟技术交易平台、中国—东盟科技人才创新驿站。目前,双方已经在广西柳州共同举办了中国—东盟工业设计周,有了良好的基础。可以在此基础上,将设计周扩展为RCEP创新大赛,吸引各种创新发明、创业项目参赛,进而落户广西。
最新创设的北交所把定位重点放在了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中央财政正在加大对市场主体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对“专精特新”类中小企业重点发力。我们要乘风而起,抓住机遇,配备力量和政策,加快建设RCEP“专精特新”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