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解密重庆“专精特新”企业密码

7090
重庆日报网 2022-03-21 10:16 抢发第一评

开栏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去年以来,党中央召开的多个重要会议,都提出要加快“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今年全国两会,更是首次将“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专精特新”,成为当前的产业热词。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指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优势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但有相当一部分已凭借拿手好戏、拳头产品脱颖而出,成为行业内的“单项冠军”或“配套专家”。截至目前,重庆已入库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000余家,其中118家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这些“专精特新”企业为何身怀绝技,凭什么能“独步江湖”,他们的“功夫”是如何练成的?即日起,本报推出《“专精特新”企业是怎样炼成的》系列报道,与你分享他们精彩的成长故事。敬请关注。

1.jpg

重庆凯瑞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凯瑞动力)打破国外公司技术垄断,研发出被誉为氢燃料电磁系统“咽喉”的氢气循环泵。

重庆品胜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品胜科技)找准市场需求,年生产热转印/RFID打印机20万台,位居国内市场前列。

重庆盟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盟讯科技)深耕新型智能装备的开发和制造,先后三次受邀参编相关国家标准。

这些企业“块头”不一定很大,但能凭借细分领域“拳头产品”脱颖而出,成为行业内的“单项冠军”或“配套专家”。

这些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名称——“专精特新”企业。

近年来,重庆涌现了不少“专精特新”企业。2019年至今,国家工信部先后公示了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共4762家,被视为“专精特新”企业的“国家队”。重庆以118家的入选数量,在全国所有城市中排名第六,在中西部城市中居于首位。

是什么因素,让重庆的“专精特新”企业不断涌现?重庆日报记者带着这个问题展开采访。

重庆“专精特新”企业成长的背后

据了解,重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仅次于北京、上海、宁波、深圳、天津,在全国所有城市中排名第六,这与重庆针对“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密切相关。

2018年7月,重庆宣布实施中小企业“万千百十”培育成长计划。这个计划被视为重庆中小企业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标志。计划提出,从2018年起未来5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万户,“专精特新”企业1000户,“小巨人”企业100户,“隐形冠军”企业50户的目标。

2020年10月,重庆出台《加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发展的通知》。该通知不但进一步提出,到2025年,全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1600户,其中,“小巨人”150户、“隐形冠军”60户的新目标,还指出“专精特新”企业应成为发展新兴产业的新引擎、引领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主力军。

2021年6月,市经济信息委会同重庆银行签订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推出重庆首个专属信贷产品“专精特新信用贷”,对“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分别给予300万、500万、700万、1000万元授信。

2022年2月,我市又提出《重庆市推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22—2025年)》(简称《行动计划》),并提出高水平建设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总院,推动有条件的区县建立研究分院。市经信委党组书记、主任蓝庆华表示,这将有利于推动科技成果从“书架”搬到“货架”、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同时,还要设立“专精特新”企业孵化基金,联动有条件的区县成立“子基金”,为“专精特新”企业酝酿良好发展生态。

这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让“专精特新”企业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重庆西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重庆首批“专精特新”企业,该公司成功研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手术动力装置系列产品,助推手术动力装置实现了国产化。

西山科技财务总监白雪告诉记者,中小企业个头较小,贷款往往需要抵押物,因此时常遇到融资额度赶不上企业发展速度的困局。

而“专精特新信用贷”的推出,让西山科技可享受无抵押信用贷款,公司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无抵押信用贷款,及时缓解了企业发展面临的资金压力。

重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较多,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制造业基础雄厚,为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提供重要支撑。从我市“专精特新”企业分布的行业领域来看,汽车、电子、装备等行业领域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较高。

“汽车、电子、装备都是重庆的支柱产业,这充分说明‘专精特新’企业的分布情况,与重庆的产业结构高度契合。”市经济信息委副主任王春水说。在一系列发展“组合拳”带动下,目前重庆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入库培育企业4300余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83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8家,国家重点支持“小巨人”企业33家。

重庆“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呈现五大特点

不仅仅是数量在中西部城市中领先,我市“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还呈现出五个特点。

首先是,主导产品市场竞争力强。据了解,我市“专精特新”企业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市前列,“小巨人”企业市场占有率排名居全市首位的占比达77.12%。部分企业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占有率也名列前茅,如瑜欣平瑞公司的主打产品通机点火器产销量全球第一。

其次是,专业化程度高。“专精特新”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平均值超80%,“小巨人”企业超95%,聚焦主业特征明显。如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中昆新材料公司成立10年,进行的3次产品“革命”均围绕铝型材展开,最终让其坐上细分行业“头把交椅”。

第三是,研发体系较为完善。“专精特新”企业自建或联建研发机构占比达70%,“小巨人”企业占比达100%;“小巨人”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6.18%,高于规上工业企业4.57个百分点,研发人员占全部职工人数比重约23%。如上面提到的凯瑞动力,不仅每年投入的研发资金占销售收入的10%以上,研发人员也超过总人数的50%;另一家企业金山科技连续多年将营业收入的20%以上用于研发,拳头产品“胶囊胃镜”年出货量5万颗以上,累计服务上百万人。

第四是,补链强链效果好。我市“小巨人”企业填补国内国际空白的企业占比72%,关键领域补短板的企业占比77.97%。如凯瑞动力研发的氢气循环泵,西山科技研发的手术动力装置,都是填补国内空白的产品。

第五是,管理水平高。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市“专精特新”企业通过管理体系认证的占比95%,实行全面质量、5S及以上等先进管理方式的占比77.8%,拥有自主品牌的占比68%;“小巨人”企业均达100%。

市经信委中小企业处负责人表示,这五大特点证明,重庆“专精特新”企业正走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能呈现这五大特点与近年来重庆制造业领域形成的优势产业集群效应,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并为企业发展“降本减负”密不可分,这些因素,一同营造了“专精特新”企业成长所需的生态。

“重庆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正处于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快速结合的转型升级阶段,同时又迎来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这些都给了‘专精特新’企业更多发展机会。”全国中小企业商业股权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宋卫华认为,“专精特新”企业应当把握当下发展机遇,时刻提醒自己所处行业的产业链是怎样的,企业在产业链中处于什么位置、能为产业链解决什么问题,从而进一步做强,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智造重镇”期待“专精特新”扩军

虽然重庆“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情况较好,但与北京、上海、宁波、深圳、天津等城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

根据工信部网站公开的数据,以上五个城市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数量分别为264家、262家、182家、169家和130家。

若根据省市自治区来划分,排名前六位分别是浙江、广东、山东、江苏、北京和上海,并没有重庆。这6个省市自治区“小巨人”企业合计占比超过全国总量的43%。

重庆排在全国省市自治区的17位,拥有207家“小巨人”企业的四川排在11位。

成绩属于过去,目光瞄准未来。

2月28日,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支持更多的中小企业成为“单打冠军”和“配套专家”。他还提到,今年工信部计划再培育3000家左右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带动各省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5万家左右。

其实早在今年年初,各地就掀起一轮“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发展的浪潮。一些城市甚至已经就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提出明确目标,并寻求不断地优化政策和服务体系:

如北京针对“专精特新”提出的目标是用好北交所,培育推动更多“专精特新”企业上市;

上海提出2022年要新增“专精特新”企业500家;

广东提出2022年将力争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20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0家;

浙江提出2022年力争新增上市公司70家,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家、单项冠军企业20家;

宁波提出全力打造“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

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重庆也提出了针对“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市将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2.5万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50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0家。

《行动计划》还将从加强专精特新”企业孵化培育、科技支撑、金融支持、公共服务、财政政策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十四五”期间,要完成的30项建设任务。

特别是在企业最为关心的金融支持和财政政策方面,重庆将依托重庆科创投集团等,组建重庆市“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基金,引导政府产业基金和社会资本、投资机构重点支持“专精特新”企业;鼓励银行业创新“央行再贷款+”“央行再贴现+”专属产品,将央行低成本资金直达“专精特新”企业。此外还将进一步整合中央及市级财政资金,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资金奖励,每年遴选100家左右“专精特新”示范企业进行重点培育,给予重点资金支持;对“专精特新”企业在股权交易中心、境内外主要证券交易场所挂牌、上市的,分阶段给予资金奖励。

市经信委中小企业处负责人表示,上述政策将进一步刺激我市中小企业朝着“专精特新”企业的目标迈进,同时,为重庆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提供动能,推动重庆向着“智造重镇”的目标不断前行。

记者手记>>>

抓“专精特新”企业就是抓高质量发展

陈钧

“专精特新”企业是指具有典型的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型特征的中小企业。

在当今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影响下,很多中小企业感觉吃力,但“专精特新”企业却往往能把握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带来的机遇,取得较好发展。因而可见“专精特新”企业是我国中小企业里的“排头兵”,是解决“卡脖子”问题的有生力量。

无论是从国家还是地方层面来看,加快“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发展已成共识。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培育工作,强调要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专精特新”4个字频繁出现在从中央到地方的多个重要政策文件中,使其成了产业热词。

重庆作为“制造大市”,近年来对“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成效初显,不少企业在细分领域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如桴之科公司研发的预警系统“神目77G毫米波雷达”属国内首创;平伟实业公司专注于功率半导体IDM产品,打造出2个国家级研发平台;金山科技公司拳头产品“胶囊胃镜”年出货量5万颗以上,已服务百万患者……

这近千家“专精特新”企业与以创新引领发展的产业格局高度契合,他们善于专注并深耕产业链某一环节或某一产品,善于从创新找出路、想办法、谋发展,提升产品附加值、技术含量和质量,从而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从而为重庆加快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与沿海制造强省(市)相比,重庆“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仍有巨大差距:

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被誉为“专精特新”企业的“国家队”。在“小巨人”企业的数量上,北京有264家,上海有262家,深圳有182家……重庆目前只有118家。

再如,在运营上,“专精特新”企业往往都是处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提升运营质量至关重要。以资金要素为例,在浙江、山东等沿海地区,众多“专精特新”企业通过上市汇集了大量资源、增强了品牌影响力,而重庆企业在这方面尚存在较大差距。

好在重庆是“制造大市”,在我国41个工业门类中,重庆拥有39个,并且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尤其是重庆大力推动产业集群成链,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提供了较好基础。

而且我们正处于方兴未艾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时代,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成长,酝酿无限机遇。

“十四五”期间,中央财政将通过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累计安排100亿元以上奖补资金,重点支持10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

重庆要把国家的政策利好用足用好。重庆“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市委五届十次全会以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纷纷提到,要大力培育引进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筑牢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今年2月,重庆出台的推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更是提出了“到2025年,全市创新型中小企业达到2.5万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250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300家”等一系列目标。

可以预见,在“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重庆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由“制造大市”迈向“制造强市”。在此进程中,重庆要下大功夫培育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让它们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发挥更大作用、贡献更大力量。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6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