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云,四月蔷薇靠短墙。四月,是鲜花初绽的美好季节,在这个季节里,我们可以扑到大自然的怀抱里,品嗅香气浓烈的丁香,欣赏娇艳可人的桃花,闲听春鸟唱枝头。
然而,疫情的弥烟仍未消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继吉林大规模的疫情之后,上海又破防了,有专家称,上海这次疫情规模,已经超过当年的武汉。
连日来,上海无症状感染连续新增破万,各种话题也被骂上热搜。
衣食住行,是每个人的生活基础,当上海的这些话题被搬到热搜,无异于处在舆论风口的浪尖,因此,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上海,其中真真假假,各参一半。
不管是“上海有些社区只给本地人发菜,外地人没有”,还是“郭敬明的《小时代》照进了现实”。
如今,买菜才是上海居民的心头大事,“封”火连三月,“家蔬”抵万金……
为此,上海居民使劲浑身解数,各显神通,还有不少网上好心人整理出了《买菜战略手册》,包含渠道抢菜Tips、个人买菜、团购买菜等等。
电商平台由“激战”转为“拧成一股绳”
疫情之下,“无接触”的网上买菜成为了上海居民的首选,上海买菜方式主要是通过线上电商平台直接下单,比如,叮咚买菜、饿了么、麦德龙、百联到家、京东到家、每日优鲜、美团买菜、华润万家等。
这些电商平台承载着上海2500万人的买菜需求,是机遇,更是挑战。
各大电商平台由“激战”转为了“拧成一股绳”,让我们见证了社会各界的爱心和企业责任。然而,目前从生鲜电商的物流链来看,阻碍“市场运行”的问题却是真实存在的。
01 运输路线不顺畅
由于疫情防控,货车在流通过程中势必受到严格的管控,路线中遇到不可突破的关卡也是无可避免的,这不仅意味着生鲜蔬菜在运输中的时长油耗增加,配送难度加大;如果长时间的滞留,甚至会导致车内的生鲜蔬菜成批烂掉,造成严重的浪费。
比如,近日,一辆运往上海的捐赠物资车,拉着17吨白菜,结果因为某种原因没能及时送达,在中途,白菜发热烂在车里了。
因此,生鲜电商物流环节要打通运输通道,运输前,排查路线,提前准备好相关的资质证明以及做好安全消杀,以确保运输顺畅。
如果运输距离过长,建议先配送一些萝卜、土豆、火腿肠、米面等等便于长期储存的食物。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用冷藏车装运,同时把车厢内的温度调节到能够让蔬菜长时间保鲜的温度,并保持恒温,这样能够保持蔬菜的新鲜。
02 运力不足
从运力来看,生鲜电商和物流行业的员工大量被封闭管理,据财新传媒报道,运力比平日减少了至少三分之一。
对此,相关部门也在落实努力解决保供人力运力不足问题,支持保供企业充实人员,允许非涉疫原因被封的保供人员回到岗位。统筹配送资源,补充配送力量,完成最后一公里配送任务。
同时,各大电商平台为应对突如其来的成倍增长的生鲜消费需求,大部分采取了通过补货方式调节下单时间。
比如,叮咚买菜,补货时间由原来的实时补货调整为24:00-03:00,而且不同门店下单的时间都不一样。不仅仅是上海,就拿南昌来说,目前在南昌红谷滩管控区域的社区团购,如美团优选,也是仅23:00-07:00可以下单,后续,平台会根据疫情防控规范进行实时调整。
03 “最后一百米”的难题如何克服?
从末端来看,按理,社区团购的生鲜蔬菜配送到相应的门店,或者买菜平台的生鲜蔬菜送到小区门口也算是最后的“末端”了,但是由于现在疫情防控,居民分为足不出户和足不出区两类。
对于足不出户的居民来说才是真正的“新末端”,也就是将生鲜蔬菜送货上门的“最后一百米”,这些都是由小区志愿者承担的。
之后,如果出现爆炸性消费增长,小区志愿者将要承受多大的压力?更何况,送生鲜蔬菜并不是他们唯一的任务。
这需要各大电商平台联手,为生鲜蔬菜配送到家共建专用通道,严格遵循防疫规范,配送人员上岗前进行一次抗原检测,下班前一次核酸检测,配送的生鲜蔬菜经过消杀,安全的送到居民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