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召开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要求,总结2021年和近年来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部署今年重点任务。刚才,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发了言。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持续加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政府系统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改革创新,突出源头反腐,严格正风肃纪,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创新实施直面市场主体的宏观政策,坚持公平普惠、高效直达,促进了经济平稳运行和廉洁施政。古人讲,称物平施,为政以公。公平公正是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的保障,也是市场主体对政策满意度的一杆秤,政府理应是公平公正竞争的守护者,这也是廉洁施政的重要基础。公共资金资源配置中有很多权力,如果缺失公平,就会滋生腐败。这些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极其复杂严峻,特别是2020年遭遇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经济增速一度大幅下滑。如何实施宏观调控,面临不少两难多难选择。如果仅仅依靠扩大投资、上大项目,不仅要花时间论证审批、见效慢,还会导致资金分配不科学、不公平;或者直接给居民发钱、拉动消费,这看似公平有效,但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难以做到,做了也不可持续,而且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消费水平不一样,也会产生不公平。我们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而是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把宏观政策着力点聚焦到市场主体这个经济发展的根基上,持续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实践证明,减税降费直接有效,公平普惠,把肥施到了根上。我们创设中央财政资金直达机制,“一竿子插到底”,过去资金层层下达到基层,平均用时超过120天,现在最快只用7天,不仅提高了效率、解了市场主体燃眉之急,也有效防止了资金“长途跋涉”中跑冒滴漏和腐败等问题。我们还大力发展具有直达性质的普惠金融,道理是一样的,促进了金融资源更加有效下沉,缓解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融资难题。这些都是制度性安排,减少了政府部门自由裁量权和寻租腐败。
从实践看,实施公平普惠、高效直达市场主体的宏观政策,实现了发展经济和反腐倡廉两促进。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持续保持中高速增长,去年经济总量已突破114万亿元,比十年前翻了一番。近些年,城镇新增就业平均在1300万人左右。减税降费等政策促进了市场主体发展壮大,进而涵养了税源,形成了“放水养鱼”、“水深鱼归”的良性循环。“十三五”以来累计减税降费超过8.6万亿元,而这些年新增的涉税市场主体纳税大大超过这个数,仅去年纳税就达到4.76万亿元、超过去年1万亿元的减税规模。去年全国财政收入超过20万亿元,十年翻了近一番。
二是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持续简除烦苛,从源头上压缩权力寻租空间。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得好利国利民,用不好害人害己。这些年,我们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就是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给权力安上“紧箍咒”,让权力不再“任性”。这既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也成为预防腐败的釜底抽薪之举。前些年经常听到企业和群众抱怨,办个事、创个业要盖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章,不仅影响效率、贻误商机,也引发了一些腐败行为。大家想想,有多少公职人员被手中的审批签字笔“绊倒”在地?我们围绕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把市场能办的放给市场、社会能做的交给社会,政府管住管好该管的事。这实际是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削权限权,是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从源头筑起了预防腐败的“防火墙”,减轻了政府工作人员的“权力负担”。改革是要触动利益的,而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要难,但为了国家和人民利益,我们义无反顾。
政贵有恒。我们从2013年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来,累计取消和下放1098项行政许可事项,非行政许可审批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以权力“瘦身”为廉政“强身”。强化政府监管责任,创新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持续压减各类证明,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90%的政务服务实现网上办。各地积极探索,推出了“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等创新做法,方便了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地肥自然苗旺。经过持续努力,我国营商环境大幅改善,全社会创业创新活力明显提升,新动能不断发展壮大,市场主体数量已达到1.57亿户,比十年前增加近2倍。规模庞大的市场主体不仅承载了数亿人就业,也撑起了中国经济大厦。
三是坚持倡俭戒奢,用政府“紧日子”助力人民“好日子”。非俭无以养廉,非廉无以养德。政府工作人员崇俭守廉,正己而后正物,这既是传世古训,也是为政箴言。我们坚持“约法三章”,这些年来一以贯之,始终用俭朴政府取信于民、造福人民,中央政府带头,一级做给一级看,效果总体是好的。违规兴建楼堂馆所得到有效遏制,即使前年面对疫情严重冲击也没有因为稳就业而大幅增加财政供养人员,中央部门去年“三公”经费预算比2012年减少50%以上。政府通过行政开支的“减法”,换来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的“加法”,目前全国财政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的比重超过72%。
四是严格监督管理,促进公共资金资产资源安全高效使用。公帑不可靡费。财政性资金本质上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我们坚持把政府所有收支纳入预算管理,做到收入一个“笼子”、预算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打好“铁算盘”,该花的钱花出最大效用,该省的钱锱铢必较。打造“阳光财政”,强化预决算公开,所有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向社会公开预决算并细化公开科目。对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转让等公共资源交易,扎紧制度“篱笆”,整合建立了统一的交易平台,所有交易实现公开透明、全程留痕、在线监管,防止行政权力插手干预。严肃财经纲纪,瞪大审计的“火眼金睛”,哪里有公共资金资产资源,审计监督就到哪里,去年全国审计机关移送问题线索7400多件,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4100多亿元。加大对重点领域和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惩治力度,对腐败“零容忍”。
五是坚持勤政廉政并重,务实重干,推动政风作风持续转变。党风政风体现在实际工作中。不懈地干,才有不凡的业绩。干一寸胜过说一尺,勤勉力行是政府工作的基本要求,不能搞坐而论道、凌空蹈虚那一套,这实际上是脱离群众。我们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下大力气整治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脱离实际简单划一、文山会海、评比检查过多等问题。国务院部门的督查检查考核事项在前两年大幅压减95%的基础上,去年又进一步压减到32项。创新开展国务院大督查,采取随机暗访等方式,不要地方同志陪同、不给地方添负担,奖惩并举,真抓实干、成效显著的地方得到表扬和政策激励,不落实、乱作为的受到严肃问责。我们坚持依法施政,强调行政行为必须符合法律法规,政府要讲诚信、“新官要理旧账”,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少数地方和部门在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上还有差距,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还不到位,推动改革发展举措落地见效还存有不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仍然突出,脱离实际、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的事时有发生,重发文开会、轻落实现象依然存在,有的表态调门高、行动慢甚至弄虚作假,有的在政策执行中搞“一刀切”、“跃进式”、层层加码。少数干部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有的对严重侵害群众权益问题视而不见、工作严重失职失责。铺张浪费现象屡禁不止。不合理行政审批事项仍然较多,有的存在暗箱操作,公平公正监管仍有薄弱环节。有的政府工作人员权钱错用,一些行业和领域腐败问题比较突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重道远,必须坚持不懈向纵深推进。
二、坚持正风肃纪反腐与改革发展稳定一体推进,切实稳住经济基本盘
今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年。做好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廉洁政府建设,持续深化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推动勤政作为,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经济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中心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责,也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必然要求。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全国人大批准的《政府工作报告》,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作出了部署。从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看,前两个月总体平稳向好,但3月份以来,国际地缘政治复杂演变、国内出现新一轮疫情等一些超预期变化对我国经济造成影响,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可以说恢复发展遭遇了“倒春寒”。3月份一些经济指标明显转弱,特别是城镇调查失业率上升到5.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涨幅比1、2月份扩大0.6个百分点。4月份以来实物量等指标反映经济遇到的挑战更趋严峻。中国经济体量大,确保这艘大船平稳航行至关重要。各地区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既看到我国经济的韧性和潜力,坚定信心,又高度重视面临的严峻挑战。要聚焦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稳增长、调结构、推改革,着力稳就业、稳物价,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千方百计挺过难关,切实稳住经济基本盘。
一是以更强责任担当加快实施稳经济的宏观政策特别是支持市场主体纾困的政策举措,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当前形势下,必须主动作为,应变克难。这既是对大局意识的检验,也是对执行力和工作作风的考验。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主要是稳就业、稳物价。有就业就有收入,就能创造社会财富,就能支撑经济增长。所谓实现经济的潜在增长,很大程度上就是比较充分就业条件下的增长。前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我们没有提出经济增长目标,但提出了就业目标,结果实现了就业目标,经济也实现了正增长。价格是市场最灵敏的信号,物价不稳会严重扰乱市场预期乃至整个经济运行秩序,还会影响社会稳定,也容易导致囤积居奇、不正之风和腐败。已明确的各项政策举措都要靠前发力、加快节奏,上半年要大头落地。这实际上相当于加大了政策力度,是对一些不测因素的应对。还要密切跟踪研判国内外形势变化,研究制定新的应对措施和政策预案,该加力的加力,该推出的及时推出。
施政财先行,要切实管好用好财政资金。对今年经济运行面临的一些困难挑战,我们是提前作了考虑和应对准备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决定动用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依法上缴的近年结存利润,规模达1.65万亿元。今年退税减税降费力度大,为支持地方落实政策和保民生,中央财政加大了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增长幅度达到18%,规模达到9.8万亿元,这是10年来最大增幅。同时,在增值税留抵退税上,中央财政通过专项资金对地方予以补助,承担了地方因新增退税而减收的82%,拿了大头。地方要和中央一起扛起责任,省级财政继续当好“过路财神”、不当“甩手掌柜”,主动下沉财力。新增财政资金要直达市县基层,退税减税降费的真金白银要直达市场主体。这么大规模的资金,运行管理必须以廉洁纪律和要求作保障。各有关部门要严密监测资金走向,强化审计监督和跟踪问效,防止在途占压、截留挪用,坚决查处虚支冒领、贪污侵占等以身试法行为。
要通力协作,以严实深细的作风提高宏观政策实施效能。当前,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困难大,不少处于生存发展的重要关口,有些日清月结的企业说是“挨一日如过三秋”。要抢抓时间,落实落细退税减税降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支持企业稳岗等政策,通过稳市场主体来稳就业保民生。今年退税减税降费可为市场主体减负2.5万亿元,重头戏是增值税留抵退税,规模约1.5万亿元。退税比减税来得更快更直接,是助企纾困的关键举措,企业反映退税是下“及时雨”、送“雪中炭”。政策执行对各类市场主体要一视同仁,决不能打折扣或设附加条件,同时优化退税手续,做到即申即核即退。退税中可能会有企业“浑水摸鱼”,要依法打击骗退税,对不法企业与公职人员相互勾结骗退税更要严惩不贷,典型案件要公开曝光,形成有效震慑。还要加快落实其他帮扶企业纾困的政策。国家已明确对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特困行业,实施暂缓缴纳养老保险费等政策,要尽快实施到位。当前企业现金流压力在加大,我们已经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还鼓励大型银行有序降低拨备覆盖率,要把这些政策举措落实到位,引导金融机构向市场主体合理让利、降低融资成本。近期拖欠中小微企业账款呈加重趋势,其中也有一些企业凭借垄断地位拖欠账款甚至搞寻租,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要切实防止有的地方为弥补财政缺口在市场主体身上打小算盘,这是谋小利损大局,对顶风违纪、一犯再犯的要加重处罚。要进一步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清理金融机构、中介机构不合理收费,鼓励降低房屋租金,运用市场化办法推动降低服务性收费、平台佣金,严肃查处各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
要把握大局扛起保障国家粮食和能源安全的责任,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当前外部环境日益复杂严峻,能源、粮食、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冲击。这种形势下,必须高度重视保障我们国家的粮食、能源稳定供应,这对稳物价、防通胀至关重要。我国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但农时绝对不能耽误,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要下大力气保春耕抓春耕,确保全年粮食丰收。地方政府要切实承担起责任,确保播种面积高于去年,决不允许耕地撂荒,对发生明显撂荒的地方要严肃追责,该通报的通报,该处理的处理。主产区、主销区都要担负起保障粮食安全的责任,对此绝不能马虎,这也是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国家和地方粮食储备更要严管,决不允许“硕鼠”盗粮。要做好农资保供稳价,保障农资进村到户,保障在外的农民及时返乡种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种植双季稻。要立足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实际,尽快释放国内优质煤炭产能,该取消限产指标的要取消,成熟的新增产能项目要抓紧开工,并保障好安全生产。同时未雨绸缪加快建设新的发电项目。要统筹兼顾、强化协同,打通交通骨干网络、港口等“大动脉”,畅通“毛细血管”,确保国际国内物流畅通和生活物资供应,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满足消费者需求。做好这些工作,也是对应对复杂局面和行政能力的检验。
二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规范行政权力,优化营商环境。当前,市场主体普遍预期不稳、信心不足,要继续深化改革减繁去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这既包括便利的审批、高效的监管,还体现在主动服务、靠前服务上。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要完善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清单之外一律不得违规设立和实施行政许可,坚决消除审批中的“灰色地带”。我国跨省流动人口达1.2亿,要继续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跨省通办,着力推进企业营业执照、居民身份证等证照电子化和互通互认。这也有利于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维护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放”和“管”是并行的,放权不是放任。对食品药品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公共利益的重点领域,要重点监管。对假冒伪劣、坑蒙拐骗、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要严查重处。要抓紧明确透明稳定可预期的监管规则,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推动平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信用监管,规范行政执法,防止粗暴执法、选择性执法、多头重复检查,坚决惩处执法中以权谋利、吃拿卡要。
三是切实保障民生,确保民生资金廉洁安全使用,坚决惩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人民生计,乃国之大计。要用心用情做好民生工作,加固民生资金“防盗门”、“安全锁”,对损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和腐败问题严惩不贷。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切实担起稳就业责任。当前就业压力大,稳就业形势严峻。今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近1600万人,仅高校毕业生就达1076万人。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把就业这个民生之本保障好,落实落细各项稳就业政策,着力稳住现有岗位,努力拓展新岗位,特别要在帮助高校毕业生市场化社会化就业、增加农民工就业岗位上多下实功。今年各级政府的就业促进、技能培训、失业补助等资金超过3000亿元,必须管好用好,对侵吞挪用资金、搞虚假培训等坚决查处。
教育事关国家民族发展和亿万家庭未来,要提高教育投入效率。这十年来,我们一直保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不低于4%,很不容易。要着力优化教育支出结构,重点保障义务教育,加大向农村和边远地区投入力度。强化地方政府责任,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
要保障群众基本医疗需求,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当前疫情防控任务重,要妥善安排,保障好群众看病用药特别是急危重症救治、基础病定期治疗、产检分娩服务等需求。近年来医保报销范围不断扩大,基金监管要及时跟上。对各种套取骗取医保基金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打击,护牢守紧老百姓的救命钱。
要压实养老金等按时足额发放责任。今年适当提高养老金,并启动实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但这不意味着养老金发放中央“全包”。地方政府必须担起保发放的主体责任,决不能拖欠养老金。还要全过程强化城乡低保、急难救助等资金监管,对贪污侵占、优亲厚友等行为要严厉查处。
四是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更好节用裕民。一钱之费,宜重宜慎。各级政府要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把“过紧日子”作为常态化纪律要求,确保有限财力真正用到关键处。今年中央部门预算支出继续负增长,进一步压缩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地方财政也要从严从紧控制支出。要加大力度盘活闲置的资金资产,对低效和沉淀资金按规定收回统筹使用。要强化“三公”经费预算管理,让公共资金始终在“探照灯”、“摄像头”下运行。对违规建设楼堂馆所、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挥霍浪费公款的,一律严肃查处,使财经纪律成为不可碰触的“高压线”。
五是标本兼治,坚决惩处重点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和腐败问题。腐败是人民政府的天敌。公共资源交易、金融信贷、国资国企等领域是腐败的高风险区,重点领域要重点抓,进一步健全制度规范,严惩各类腐败行为。把防控金融风险同惩治腐败结合起来,压实各方责任,对暴露出的风险问题,要在稳妥处置的同时,深挖背后的腐败。对各类腐败人员,该追赃的追赃,该移交法办的移交法办,不能肥了个人而坑了企业、群众和国家。
要加强公共建设资金使用管理。当前既要努力促进消费和进出口,又要重视发挥有效投资拉动经济的关键作用。我国“两新一重”等投资还有很大空间,要加快专项债发行和使用进度,用改革的举措、市场的办法,发挥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作用,带动社会投资,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要提高投资审批效率,推进网上审批、打捆审批。形势不等人,决不能批来批去耽误工期。当然,也不能“萝卜快了不洗泥”,该管的要管好,保证工程质量,防止盲目重复建设,严防腐败发生。
三、严格责任落实,坚持不懈把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向纵深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各地区各部门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于政府工作和自身建设各个方面,完善机制、狠抓落实,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是强化政治引领和政治担当。政府系统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自觉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提升干事创业的动力、能力和成效。今年经济要爬坡过坎,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不仅是经济问题,也事关社会稳定大局。各方面都要着眼这个大局做好各项工作,制定实施政策注意听取市场主体意见,不出不利于稳定市场预期的政策。地方特别是基层离市场主体近,要结合实际拿出更多有针对性的助企纾困稳经济举措,形成促稳的合力。
二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政府系统党组(党委)要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切实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要履行好“一岗双责”。要坚持把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与抓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起来,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对履职尽责不到位的要严肃问责。
三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廉洁自律。清贫耐得始为官,行政惟廉。人民政府头上顶着“人民”二字,政府公职人员清廉用权是本分也是天职。自古就有“为官发财,应当两道”,既然当公职人员、担负领导干部的岗位职责,就要定下为民服务的心,就不能再想发财,更不能为财忘义。公权不能私用,要时刻绷紧这根弦,尤其是领导干部要以上率下,知敬畏存戒惧,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要正己率人,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绝对不做。要始终如一坚持廉洁自律,才能坚守原则,坐得正站得直,坚持实事求是,使人民满意。走上公务岗位尤其是领导岗位,就要告诫家人廉洁齐家,严格要求亲属,做到事不欺心、坦然安宁,自觉遵守配偶、子女等经商办企业的有关规定。对身边工作人员要看得紧一点、管得勤一点,不能搞特殊、有例外。对腐败行为必须零容忍、严查重处。
四是锲而不舍纠“四风”特别是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危害的是党和国家事业,损害的是群众利益,必须坚决反对。要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肃整治作风漂浮、政策执行简单机械等突出问题,不能空喊口号、报喜不报忧,工作不能“运动式”、“一刀切”。要在为基层减轻“有形负担”、化解“无形压力”上下更大功夫,让基层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服务人民群众,这是践行我们党根本宗旨的要求。解民忧如扑急火,去民患如除恶疾。要始终把群众利益铭记于心,心系百姓安危冷暖,察实情、办实事、解难题。要格外关心关爱特殊困难群体,对漠视群众合法权益的严重失职失责行为,要严肃查处、坚决追责。
五是勤政有为、真抓实干。面对复杂严峻形势,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各项工作都要往实里做,说到就要做到,承诺了就要兑现。对所承担的重点任务,要逐项明确责任人、时间表,结合实际创造性抓落实。要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为敢担当、善作为者撑腰鼓劲,让无为者有压力、思进取。基层人手紧任务重、干部很辛苦,要体谅他们的难处,想办法给予更多支持,保障履职所需的工作条件。
做好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党风廉政建设新成效,推动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