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清晰认知了自己的天时、地利、人和与能力,那么也就走在了正确的
中外管理 庄文静
责任编辑:胸怀天下
前不久,教育部发布通知,“6周岁入学”的政策将发生变化。
六周岁上学,是我国在1986年7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入学政策。而此前,都是年满七岁才能入学。
而根据最新政策,2022年小学入学年龄截止日期不再限于8月31日,具体入学年龄由各地自行决定,从1月1日到12月1日出生的学生皆可入学。也就是说,不满“6周岁”的儿童也可以上学了。
曾经,不少8月31日以后出生的孩子家长对此十分纠结,
众所周知,近两年针对教育改革的政策频繁出台,像双减政策的出台,其背后的基本理念就是服务于国家战略。众所周知,双减政策背后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为了提高生育率;其次,减少中小学生的负担,扩大素质教育的范围;第三,减少家长的教育支出;第四,有利于国家选拔各个层级、各种类型的人才;第五,服务于制造业的复兴与升级。
而此次入学年龄的调整,必然将加速人才培养,有利于人才更早参与到经济建设和社会消费中,而这项改革更可以有效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压力。由于我国大众对于延迟退休接受度普遍不高,因此近年来针对缩短中小学教育期限的呼声从未停止,甚至这被认为是能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良策。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是许多家长深以为然
事实上,此次政策的出台,还有一个重要信号,就是给了家长和儿童更多的入学自主权。曾经,有某些家长为了便于孩子提早入学,改出生日期的情况也并不鲜见。人之所以会产生焦虑,是因为别无选择、无法控制,而一旦拥有了自我选择,便可以拥有主动权,自然减轻焦虑。
那么,面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和职业生涯,“抢跑”真有助于个人成功吗?是什么在决定一个人未来的成功?
成功者的“年龄规律”
面对此次改革,有专家表示:并不建议儿童过早入学,并且拿出了研究数据,晚入学的学生往往学习成绩更好。由于孩子的年龄特点,相差半岁甚至几个月,就在智力、能力方面相差一大截。过去,9月份以后出生,要在第二年入学的孩子,往往比同
被誉为“21世纪的彼得·杜拉克”的加拿大籍学者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曾出版《异类》一书,他通过研究形形色色的成功者,包括商业大亨、电影明星、政治领袖、瞬间大火的网红,总结了影响人成功的关键因素。其中,年龄优势就是一个重要因素。
通常,人们以为成功要么是因为过人的天赋,要么是因为超人的毅力、持续的努力和拼搏,抑或是运气加持。然而,格拉德威尔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一个人的成功,跟他的出生时间、出生地点、家庭环境以及所处的时代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些因素缺一不可。
出生时间与出生时代,为何在格拉德威尔看来如此重要?他举例说:有人在1980年代对加拿大棒球运动员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了一个规律,大多数专业球员都出生在1到3月份,像加拿大猛虎队的25名球员中,有17名球员就是在1到4月份出生。
难道这个时间段出生的人都有较高的运动天赋吗?其实不然。“秘密”在于加拿大棒球
类似的“规律”不仅仅表现在体育运动上 。
曾有两位经济学家——凯利·贝达德、伊丽莎白·杜伊对TIMSS(全球青少年数学科学能力测试)成绩进行相关性分析:在四年级学生中,同一年龄区间出生最早的孩子,比最晚的孩子成绩要高出4到12分。杜伊认为,这种差距会对孩子后续的学习态度、自我意识产生一定的影响。
可见,一个人出生的月份,会因为某些“制度”而处于优势或劣势,从而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发展。
同时,研究还发现,一个人出生的时间决定你能否遇到时代的机会,而这也会对你能否成功带来影响。以硅谷为例 ,因为1975年是计算机革命,很多计算机软件方面的创业成功者,大多出生在1955年左右。比如,比尔·盖茨、保罗·艾伦、乔布斯、斯密特都出生于1955年,鲍尔默出生于1953年。
可想而知,出生时间的恰逢其时,还有可能把握时代的机会。这不正是时势造英雄吗?
盖茨出生在美国IT革命爆发初期,又有个与IBM董事长共事于同一家基金会的妈妈;巴菲特的职业生涯正好横跨美国百年不遇的经济腾飞30年;马云、马化腾刚好赶上中国的互联网大潮。这些外在条件和机遇,对他们的成功来说,都是非常关键的因素。
职场中的“学历规律”
许多企业在用人招聘时,不仅仅看应聘者的学历、综合能力、知识结构、工作经验等,更是在对应聘者做全方位的考查,包括成长环境、家庭背景等等,都会成为一定的参考。
然而,可以发现这其中有两个较为相反的现象。对于一些中小型民营企业来说,他们更愿意招聘学习成绩优异,但家境并不优越,甚至是家境不好的学生。
有民营企业管理者表示,他们不愿意招聘这三类人:
第一类,户籍所在地的当地人。因为作为土著,他们的父母都在身边,通常家里也都有房子,没有背负安家立业的生活压力。所以,这类员工在一定程度上就有很强的优越感,从而没有强烈的进取心,而管理者也认为不容易激发这类人的工作潜能。因此,这类应聘者如果不能
第二类,家境殷实的人。尽管他们通常眼界开阔,但往往冲劲不足。他们只愿意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哪怕钱少一点都无所谓。但一旦对工作没有兴趣或者认为是没有发展,他们不会浪费自己的时间,不将就、不能受委屈,可能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辞职。因此,不少中小企业不同于大企业,他们更重视员工的“实用价值”,更喜欢那些学习成绩好、很勤奋、目标感很强的寒门子弟。
第三类,有强烈个人进修意愿的人。对于希望追求更高学历的候选人,尽管他们往往很上进,但对于企业来说也有一定的不稳定因素。如果员工还要继续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获得
与此相对应的是,有一个现象颇为引人注目,就是家境与学历将决定和影响一个人所从事的职业类型。
举例来说,家境好又有高学历的人,通常从事着既轻松又体面的工作,比如国家机关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金融产业、文化艺术类的工作,他们有着对高品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而家境较差、学历高的人,相对在从事着很辛苦但收入较高的工作,比如IT工作者、工程师、专业技术工作者等,这一方面因为他们有着更强的钻研精神和目标感,一方面因为他们更能吃苦和自我驱动;而家境好但学历一般的人,心态上会比较随遇而安,更重视享受生活,也有
有管理咨询公司顾问对中外管理说,对于有些企业来说,特别偏爱家境好的员工,比如银行业、证券投资行业。因为这些行业和钱打交道很多,人也更容易受到诱惑和影响,同时有广泛的资源与人脉,也更容易促进职业发展。而对于互联网企业、科技创新类企业、高新制造业来说,门槛通常就在于真才实学、勤奋、能吃苦、有持续学习能力等。
此外,圈子、资源、背景已成为当下职场人最重要的就业因素。
以至于,每年许多高中毕业生在填报志愿时,父母都会根据自己的圈子和资源,建议孩子填报哪些志愿,以便毕业后找工作。因此,我们看到的现象是,许多行业呈现“X二代”现象。比如,在电力、航空、医疗等系统内,有不少都是“接班型”
当下,不少人在选择专业、择业或是跳槽时,都是盘算手里那点圈子资源,甚至有人将这种资源概括为“三圈模型”,会根据这个模型来选择合适的职业。“三圈”即价值圈、能力圈和支持圈。对于职场人来说,价值圈是应聘者的主观喜好,能力圈是其擅长的工作和具体能力,支持圈是其它便利政策、条件和人脉资源。因此,满足了这三个“圈”,恐怕就是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因此,当我们清晰认知了自己的天时、地利、人和与能力,那么也就走在了正确的
2023-01-14 中外管理传媒发布了 《逆势增长!海尔2022营收3506亿 2023创业再出发》的文章
2022-12-22 中外管理传媒发布了 《缝隙市场也能长参天大树:你戴过的一次性手套,可能都和他们有关》的文章
2022-12-19 中外管理传媒发布了 《定位于“只做别人做不了的事”,坚守40年,不成全球第一才怪!》的文章
2022-12-05 中外管理传媒发布了 《这家制造企业,成立不久却“后发制人”,全凭这4大核心竞争力》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