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中信农业基金:未来10年,中国农业处于黄金投资期

2828
35斗 2022-10-11 11:23 抢发第一评

本文来自35斗微信公众号(ID:vcearth),作者胡小凤。

产业资本一直是农业领域投资的主力军。依托于大型企业,产业资本有极强的资源调配和资本运作能力,往往沿着自身业务链条,在行业寻找投资、并购的机会。为创业项目带来的不仅是财务投资,还能帮助项目链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是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等多方面的赋能型投资。

作为农业领域产业资本的代表,中信农业产业基金(以下简称“中信农业基金”或“基金”)关注农业较早,成立于2016年,拥有实力雄厚的大型国有企业股东背景,由中信农业联合诚通基金、隆平高科、海大集团、及朱雀投资等多家股东共同成立,累计管理规模近100 亿人民币。


自成立以来,基金专注于农业科技以及品牌消费品领域投资,参投了国内外诸多高成长的现代农业公司,如隆平巴西、瑞丰生物、博瑞迪、极目机器人、中农威特、隆平油料、澳优乳业、农夫山泉、百果园等,形成了覆盖全球、多产业链协同的投资布局。


35斗近日举办的农业龙头企业CVC投资布局解析活动上,中信农业基金执委、研究总监刘洋分享了基金在投资布局上的策略和思考,以及如何给被投企业赋能。


(中信农业基金执委、研究总监刘洋)


以下分享内容经35斗编辑整理。


一、专注农业科技和品牌食品,打造产业资源圈


从2016年成立之初,中信农业基金的投资方向就坚守在最上游的农业科技端和最下游的品牌食品端,在偏中游的种养殖环节,布局相对较少。因为在上下游两端,无论是盈利能力、行业壁垒还是集中度的提升能力都比较强。

在具体的细分领域选择上,基金主要关注六大细分领域:作物科学、动物科学、数字农业、基础营养、休闲食品和预制食材。


在投资方向的坚守上,中信农业基金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投资策略上,坚持专注专业,行稳致远。不会跨行业,更不会去做一些跟定位方向不相符的项目。


因此,中信农业基金对投资经理的要求是,在某一两个细分领域,持续跟踪,做专家型人物,关注到这些领域的技术底层,关注行业里哪一些资产是值得跟踪的,关注领域里有哪些公司是有投资价值的。


有些项目中信农业基金持续跟踪了很久,才下定决心要投进去。基金坚持专注是投资策略里非常重要的一点,在食品领域里有一些非常火热的项目,中信农业基金是可以触达到的,但还是选择坚持自己的投资价值分析,考虑它的成长阶段和安全面的问题。

在为被投企业赋能方面,从项目筛选开始,基金就在考虑,未来这个项目我们投了之后,可以给这个项目带来什么,或者说,依托于我们投后赋能的加持,它可能会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一个公司。


具体执行层面上,中信农业基金可以依托自己的产业资源,和投资布局的专业性,做项目投资和运作的一个有力后盾。


第一,在产业洞察上,基金团队和合作伙伴都深耕产业,在产业政策、趋势研判上,能够起到引导作用。


第二,在战略规划上,中信农业基金总经理乔百君,曾经是中粮战略部负责人,对战略管理思考深入。中信农业基金团队对投后公司的战略梳理非常重视,会给被投公司定期做战略规划。站在基金的角度,公司业务能够良性发展前提,是它有符合行业发展趋势的、并且能够去执行和调整的战略。


第三,在协同应用场景上,中信农业基金可以联动农业科技和品牌食品两端。比如基金投了品牌食品端百果园,百果园上游会涉及到果园的管理、果品的筛选、品质把控等环节。在农业科技端投资了极目机器人,它的双目识别视觉系统,就可以很好帮助百果园进行果园的管理。


这也只是其中一个例子,基金投资的很多项目,上下游都存在类似相互联动,相互支持协同的作用,中信农业基金是要把投资公司形成一个资源圈。


另外,基金可以帮助项目对接产业公司,比如投资一些小而美的公司,他的客户可能就是这些农业产业龙头,基金可以帮助对接。再往下,基金也会帮助公司做一些投资并购,公司基于自己的内生需求或者外延需求,需要投资一部分优良资产。对于一些偏早期的公司,中信农业基金会从制度流程的梳理,OA系统的搭建,股权激励设置等方面提供一些支持和协助,还可以帮助引进人才。


二、未来十年,中国农业都处于投资黄金期


中信农业基金判断,未来十年,农业和食品消费将迎来投资黄金期。


从农业产业发展趋势上讲,农业科技正从传统农业向生物农业和数字农业转型,且转型速度在加快,已经过了由0到1的阶段,进入了1到10或者1到100的阶段。


从品牌食品的角度来讲,基金的投资逻辑比较稳健,认为未来中国食品消费,仍然会呈现品质化、品牌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趋势。


过去两年,基金看到无论是资本市场圈还是产业圈,大家对农业的重视程度逐步在提高。

首先,在政策端,国家对粮食安全的重视程度达到空前高度。


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中国是粮食进口依赖度比较高的国家,国际粮食贸易面临一个高变数,而国内粮食供应又长期处于紧平衡,存在农业生产资源比较紧张的硬约束。


当我们面临高变数、紧平衡和硬约束三大挑战的时候,国家的粮食安全就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国家过去十几年的一号文件在提粮食安全,但是从2020 年底或者说从 2021 年初开始,这种重视程度达到了一个空前高度,真正把粮食安全放在了压舱石地位。


2021年,是农业科技元年。这一年,国家对于转基因性状的审批制度不断完善、逐步明确品种审定制度,而基因编辑品种审定制度也被提出,此外,种子法修订,知识产权保护等以种业为基础的配套政策不断完善,对农业科技的重视程度蔓延开来。


这种重视,在未来十年都会影响到农业的资源匹配和布局,以及成为资本圈投资的聚焦点。


然后,在产业发展端,产业需求和生产模式正在发生变革。


近几年中国农业产业需求端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推动力有很多,比如说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劳动力人口下降,这些结构性变化的发生,如果不加任何干预,都意味着我们劳动产出效率在下降。


另外,农业科技作为一项知识或技术,触达农民或触达农村的通道,正在逐步打开。现在农民在用快手、抖音去学习农业知识,了解农业技术,知道现代化的农业科技产品。


劳动力的劳动产出在下降,但对农业科技的接受度在提高,加上土地流转速度提高,在种植和养殖一端,生产模式正在发生变革。


现在比较时髦的说法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起来了,也就意味着未来我们可以有规模、有组织去从事农业生产。而当你去规模化生产的时候,一定会催生农业科技的需求爆发,所以近两年农业科技需求处于在爆发的趋势。


此外,从科技变革上看,农业科技正在冲出实验室、试验田,走向产业。背后推动的是从2016年开始,科技人才涌入农业,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原来农业科技人才可能都在孟山都、约翰迪尔等海外大公司,现在在加速回流。而农业科技在中国的突破,很大程度上是由农业科技人才的回流以及跨行业的技术人员向农业涌入所带来的。


同时我们也看到,过去的五年,由于资本和人才加速向农业科技和消费领域聚集,整个产业的活跃度在加强。


总结来看,政策红利期、产业变革期和科技突破期三期叠加,带来了农业的发展变革。


未来,中国农业发展会呈现两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生物技术更受重视,在生物农业领域会衍生出来更广的概念。比如以种业为代表,衍生到种植业里边的生物农药、生物刺激剂、生物反应器、基因编辑、转基因等领域;养殖业里边包括饲料、养殖环境分析、疫病检测等;微生物里边有合成生物学、微生态等一系列以生物农业为代表的领域,都在进行生物技术革命。


另外一个特征是,在数字农业方面中国会加速赶超。除了狭义理解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以外,还包括智能农机、智能装备的升级,过去一段时间发展明显加快。


当然,以中信农业基金为代表的资本力量也在推动这些变革发生,主要发挥产业聚合和发现价值的力量。我们也可以看到,无论是在国际还是国内,农业领域交易的活跃度越来越越大。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0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