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日报(记者刘文钊)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中国农民丰收节国际贸易促进会 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 中国三农智库网-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报道:近日, 走进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活动现场澄海区溪南镇东社村的汕头市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片,一望无际的绿色稻田映入眼帘,美巴香占等水稻品种长势喜人,稻穗颗粒饱满,稻香扑鼻,丰收在望。
示范推广
新品种新技术
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暨中国农民丰收节国际贸易促进会消息,今年以来,汕头市把粮食安全和春耕生产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大涉农资金对粮食生产的基础性投入,抓好撂荒复耕,积极开展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全面落实增产技术措施,确保粮食稳产增产。
“汕头市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片面积1060亩,其中高产攻关田60亩,这里机耕道纵横交错、灌溉排水畅通,为水稻高产高效打下良好基础。”汕头市南盛种养专业合作社有关负责人介绍道,示范片今年引进美香占2号、青香优19香、美巴香占等水稻新品种,采取机插标准秧盘统一播种育秧棚,于今年3月中下旬插秧。
水稻种植过程中,实行“三控”施肥技术,主要推广一次性施肥和无人机撒肥,加强病虫害防治,目前水稻长势不错,预计亩产可达600公斤以上,高产攻关田可达700公斤以上。记者采访了解到,示范片将通过示范推广高产优质水稻品种,应用水稻“三控”施肥技术,有机肥替代化肥,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等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实现平均年亩产达到1000公斤以上。
同时,开展应用机械化耕地、机械化育秧和栽植、无人机施肥喷药、机械化收获等农机技术及设备,片区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100%。在示范片中设立60亩的高产攻关田,力争年亩产达到1200公斤以上。开展多层次、多形式水稻生产技术培训、观摩、交流,示范带动粮食全面增产。
精进技术
让水稻“粒粒归仓
连片的农田上,黄介茂和几个师傅正操纵着无人插秧机,尝试将秧盘种进田里。在汕头首次乡村工匠评选中获得中级职称的黄介茂,从事水稻种植已经17个年头了。对这个农田里的“技术狂”来说,不断地学习和革新水稻种植技术是发展农业的必然要求。
他经营的潮阳茂盛农场早已实现了全面机械化,而黄介茂还想尝试更多,甚至将眼光放到了数字化农业。“技术不断精进,才能让水稻‘粒粒归仓’。”这是黄介茂的经验之谈,农业发展在乡村振兴号召下展现出的可喜未来,也让更多新农人看到了信心和希望。
热衷新事物的“技术狂”
“以前每人每日只能插秧一亩田,现在一台插秧机一天就能插秧40亩。”细数起机械化带来的好处,黄介茂滔滔不绝。他告诉记者,光是在插秧这一个环节,就能省下70%以上的人工。而在烘干的环节,机械制造更是让农人们摆脱了只能“靠天吃饭”的困境。“靠阳光晒干稻米,只要一阵雨就能让农民叫苦连天,烘干机出现后,就再不必受此限制。”
亲历了17年水稻种植业的发展,黄介茂深感技术革新带来的巨变。因此在2016年,当大疆在潮阳区设点推广农用无人机时,他很快就前去了解接触。“从T16到T20,再到现在T30、T40等更先进的型号,我都引进使用了。”黄介茂的12台无人机早早代替了人工,进行喷药和施肥。现在,农场的师傅正在尝试使用新型无人插秧机实现插秧。
新技术的使用需要更专业的人才。为了适应机械化农业生产的需求,黄介茂积极地让农场的师傅参与汕头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的农机培训,与华南农业大学的专业技术人员合作,邀请讲师到农场授课,2021年全年就讲授了8场,授课范围包括水稻种植、病虫害防治、农业机械化等。
“虽然投资大,但实现专业化经营一定是农业发展未来的方向。”黄介茂说。“乡村工匠的职称评审体现了政府对农业的重视,将带动培养更多的乡土人才。”黄介茂告诉记者,水稻种植的条件艰苦,年轻人很少愿意从事这一行业。“很多人做着做着就转行了。”
他坦言,农业发展不易,人才培养更不易,多数年轻人都愿意去大城市从事赚钱更容易的工作。而现在,国家和政府对农业的重视让很多年轻人看到了这一行业的前景,也有了返乡从事农业的信心和希望。在黄介茂的农场里,40岁以下的师傅达到了14位,占总人数的一半。
黄介茂说,近几年越来越多年轻人回乡,看到了包括他在内的家乡农业的发展现状,主动转型加入其中。“乡村振兴需要国家更多的政策支持,鼓励和带动周边乡土人才参与其中。”
汕头示范新品种技术 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广东水稻粒粒归仓
2023-11-10 中国经济与信息化研究发布了 《“进博会+”跨境电商 刘虹飞:“一带一路”入华标配培育新动能》的文章
2023-11-07 中国经济与信息化研究发布了 《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万祥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创新》的文章
2023-10-25 中国经济与信息化研究发布了 《美美与共携手躬行 科特派共同体与激光共同体签署战略合作》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