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是政府采购领域的一项重点工作。近年来,全国各省市县在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不断出台新政策、推出新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结出累累硕果。在中国政府采购峰会期间举行的优化营商环境分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府采购监管部门、集采机构、采购单位、供应商代表齐聚一堂,就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各抒己见、互学互鉴。
深化政采改革 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江西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邓忠:
江西省财政厅近年来坚持改革创新,强化数字赋能,以“硬举措”拓展提升政府采购营商环境的“软实力”,走出了一条具有江西特色的优化政采营商环境的创新之路。
一是持续深化制度改革和“放管服”改革。在制度改革方面,江西省制定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工作方案,出台政府采购负面清单,推出支持中小企业的助企纾困政策,推动框架协议采购和电子卖场采购,开展代理机构和评审专家履职评价试点;在“放管服”改革方面,江西省简政放权,出台进一步夯实采购人主体责任的通知,简化采购流程,逐步将事前审批转变为事中事后监管,在放权的同时加强监管,优化服务,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
二是运用数字化平台赋能政府采购。目前江西省共有2个承接省政采交易活动的数字化平台,分别是江西省公共资源交易系统和江西省政府采购电子卖场。为优化政采交易系统,江西省做了积极的尝试。如,推动实现数据平台互联互通,目前已实现政采系统、电子卖场与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支付等业务平台的“一网流转”;推动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变“群众跑”为“数据跑”;拓展深化电子卖场建设,累计交易额现已突破90亿元,入驻供应商超5万家;探索政府采购智慧监管,上线电子卖场商品价格监测系统和异常情况预警功能。
三是多举措打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为确保供应商平等参与政采活动,江西省财政厅坚决清理政府采购领域妨碍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制定政府采购优化营商环境对标提升方案;提升监管水平,选聘优秀律师团队驻点协助处理有关投诉举报信访事项;推动成立江西省政府采购行业协会,构建了行政监督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政府采购监管模式。
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二级巡视员黄钢平: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2019年起,就把政府采购纳入到全区优化营商环境考核评价工作中,几年来,自治区财政厅党组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多措并举,取得了积极成效。我们重点从六方面发力。
一是完善制度措施。广西财政厅以政府采购法及其条例为引领,以部门规章为依托,结合监管实践,持续织牢织密政府采购制度这张网,构建起涵盖规范采购行为、提升采购效率、增强采购透明度、强化采购监管的政府采购制度体系,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制度保障。
二是强化政策执行。广西财政厅出台了多项助企纾困的措施,助力企业复工复产。这些措施涉及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快资金支付进度、价格评审优惠等。政策的落实对稳住市场主体、助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三是持续推进改革。广西财政厅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强化采购人主体责任,提高政府采购限额标准和公开招标数额标准,让采购人在采购方式选择上有更大主动权。同时,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建设的并符合标准要求的场所进行开评标。
四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广西财政厅加快实施“互联网+政府采购”,推进各平台信息共享,提高采购效率。
五是加强政府采购监管。广西财政厅通过开展专项检查评价、日常监管、电子化采购预警系统,强化对政府采购的全流程监管,确保政府采购法规政策的贯彻落实,保障政府采购的公平公正。
六是加强政府采购政策法规培训。广西财政厅采取多种方式,对监管部门、采购人、代理机构、评审专家开展线上线下培训,不断提高政府采购从业者的法律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打造专业化的采购队伍。
吉林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管理处处长蔡学伟:
吉林省财政厅近几年一方面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条件,另一方面通过高效监管维护良好市场秩序,为市场主体提供服务保障,不断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
首先,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公平竞争。一是持续做好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测评,促进吉林省政府采购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二是制定《吉林省国库管理领域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指南》,深入开展政府采购市场秩序专项整治;三是广泛宣传解读政府采购法规政策,积极做好政府采购网民咨询答复工作,形成共同维护政府采购市场环境的良好氛围。
其次,提升监管水平,保障公正有序。一是细化分解指标提升目标任务,在既有文件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吉林省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提升实施方案(2022)》;二是有序开展评审专家履职评价,制定印发《关于开展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履职评价工作的通知》,提升专家管理效果;三是规范保证金收取,发文要求采购保证金收取应合规合法,鼓励免收或降低比例收取保证金,同时专项核实清理2020年以来实施完成的保证金收取情况;四是持续更新负面清单;五是切实加强需求管理,从源头上规范采购活动。
最后,持续优化服务,保障公开透明。一是实现全省电子商城“一张网”,省域范围内的供应商无门槛随时申请入驻;二是创建吉林省政府采购数字金融服务平台,指导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打造合同“融资贷”、信用“流水贷”和电子保函等多元化普惠金融产品;三是发文规定未公开意向的政府采购项目,原则上不得进行政府采购实施计划备案,公开采购意向的项目,需要标明是否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四是规范信息公告发布格式载体,升级改造吉林省政府采购网。
辽宁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处处长刘景新:
近年来,辽宁省政府采购工作坚持党建引领,树立法治思维,深化制度改革,聚焦群众路线,积极维护公平竞争的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提高政治站位方面,辽宁省财政厅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认识营商环境建设对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性,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思想,提高政府采购工作“精算、精管、精准、精细”水平,开展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建设。
在数字化建设方面,辽宁省已实现全省政府采购业务“一张网”运行,搭建政府采购数字证书(CA)平台,实现政采全流程无纸化;还搭建了政采合同融资平台和电子保函平台,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占用压力;此外,辽宁省还搭建了政府采购网上商城。
在促进公平竞争方面,辽宁省2022年进一步清理政府采购领域不合理限制,印发政府采购负面清单,精准实施政府采购意向公开,提高采购透明度,及时查处政府采购当事人违法违规行为。
在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方面,辽宁省认真落实国家政策,提高小微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的价格扣除比例,明确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采购项目免收投标保证金,对非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采购项目,支持以电子保函形式提交保证金。
在诚信体系建设方面,辽宁省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高度重视履约验收管理,明确采购人履约验收主体职责;强化政府采购质量保证金管理,明确货物和服务项目不得收取质量保证金;加强代理机构监管,实施“驾照式”记分,有效规范代理机构执业行为,提升服务质量。
安徽省财政厅政府采购处处长胡德林:
近两年,安徽省财政厅始终坚持把打造一流政府采购营商环境作为重点任务,采取五项措施推进政府采购营商环境的优化提升,助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以评促改”方面,安徽省财政厅牵头开展全省政府采购领域营商环境评议工作,每个季度评议一次。通过晾晒成绩单,各市都形成了创优争先的干劲,安徽省营商环境评价在全国排名大幅前移,政府采购营商环境也随之显著优化。
在数字化方面,安徽省推进全省政府采购“一张网”建设。截至2022年底,安徽省政府采购“一张网”为全省2.3万家预算单位、1000多家代理机构、近30余万家供应商和各级财政监管部门提供全流程电子化服务。
在扶持中小企业方面,安徽省在国务院出台稳经济一揽子33项政策后,率先在全国出台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合同预付款比例至40%-70%,有效提升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积极性。
在公平竞争机制方面,安徽省要求全省各级政府采购监管机构在制定涉及市场主体的政府采购制度办法时,严格执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要求采购人合理确定采购需求和实施计划,依法平等对待内外资企业,不得设置不合理的隐性门槛。
在投诉处理机制方面,安徽省按照“谁执法谁普法”原则,制定《安徽省政府采购常见违法违规事项清单》,对政府采购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中的禁止行为和规范要求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集成,并严肃查处政府采购投诉举报和信访案件。
湖北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管理处处长牛庆义:
湖北省近年来积极开展政府采购实践与探索,在深化政采制度改革、强化政采政策功能、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在深化政采制度改革方面,湖北省财政厅按照改革要求,于2022年制定出台政府采购工作规程等6个制度办法,完善政采制度体系。积极组织黄石、宜昌、襄阳、黄冈等地市开展“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试点申报工作。组织省内政采领域7项改革,23个地区承接试点任务。
在强化政采政策功能方面,湖北省财政厅一方面运用政采工具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增加中小企业政府采购规模;另一方面,运用政采工具支持乡村产业振兴,2022年,湖北省在“832平台”完成采购额13亿元,切实解决了脱贫地区农副产品滞销问题。此外,还积极开展政采合同融资,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并不断加大政府绿色采购力度,2022年全省绿色采购比例达到90%以上。
在优化政采营商环境方面,湖北省财政厅在2022年全面取消采购文件工本费,每年能为市场主体节省投标成本6000万元;加强信息公开管理,实现了政府采购项目全流程跟踪、项目公告全链条展示;积极开展政府采购政策宣传,不断扩大政策覆盖面和工作知晓度;推行政府采购“一键式”服务,包括采购文件下载、采购计划备案、代理机构注册、评审专家注册、监管部门裁决结果查询等采购流程在网上实现“一键式”服务,提高采购效率。
云南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管理处处长杨训兵:
近年来,云南省出台了一系列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的政策,涵盖破除门槛壁垒、降低交易成本、推动履约支付、提高透明度、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多个方面,同时还将政府采购营商环境纳入了省对州(市)、省直部门的综合考评,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靶向精准跟踪。云南省结合优化营商环境、助企纾困等重大决策部署,选择重点指标,对全省政府采购项目进行跟踪监控,分析各州市、各部门落实政策情况,研判政策执行效果,按季度通报数据排名,开展年度营商环境评估。
二是定期巡检项目。云南省每季度在全省随机抽取60个项目进行巡检,重点检查采购文件的资格条件、符合性条件以及合同的履约验收条款,点名问题项目,指出问题的表现及成因,并向全省财政部门、主管预算单位通报,督促各有关单位及时整改。同时,梳理汇总典型问题,形成“政府采购营商环境不良行为清单”,在云南省政府采购网公开发布,强化风险提示和社会监督,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政府采购市场环境。
三是典型示范引领。云南省在对全省政府采购项目跟踪指导中,特别注重征集各地在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工作中的典型经验,挖掘和推广各地创新做法,并在全省范围内进行通报表扬,引导带动全省政府采购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跟踪指导机制运行一年来,对推动政府采购各项政策落实、优化营商环境起到了关键作用。
南京市财政局政府采购管理处处长沈海青:
近年来,南京市持续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在降成本、破门槛、优服务、稳预期等方面敢试敢为,多措并举,成效明显。
一是提高面向中小企业政府采购的预留份额比例,小微企业报价扣除比例上限从10%提高至20%;在线上线下分别建设“政府采购特色展馆”,展示科技创新和绿色建材产品,积极促进供需对接。
二是持续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规范采购文件收费标准,推行“信用承诺制”改革,建立全流程信息公开制度,制定采购当事人行为负面清单,开展拖欠供应商货款、违规保证金和沉淀保证金专项清理,实施30%合同预付款制度,缩短政府采购付款周期至15天。
三是开展集中带量采购改革试点,整合市区两级需求,带量采购范围从机关事业单位拓展至承担政府投资项目建设任务的国有企业。
四是规范政府购买服务,制定印发《指导性目录》,列举161项“可以购买”的服务事项,同时划定《负面清单》,明确25项“不得购买”的服务事项,进一步强化政府机关规范履职意识。
五是高质量推进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试点工作,南京市是全国首批6个试点城市之一,试点期间探索建立的绿色建材技术标准体系、工程应用比例算法、跨建设主体的带量采购机制,以及财政引导奖励措施得到了财政部和住建部的肯定,并进行复制推广。
六是规范小型工程政府采购管理,出台《关于规范和加强小型建设工程政府采购管理的通知》,实行以工程质量为目标、以可比价格竞争为主导的采购机制改革。
七是创新监管手段,深化政府采购机制改革,推进政府采购管理全流程电子化,打造一系列学法普法公共产品。与市公安局签署合作协议,加强对串通投标等违法行为的震慑打击力度。
杭州市财政局政府采购监管处处长戴芳:
浙江省杭州市财政局近年来聚焦市场主体关切,不断创新,推出各项举措营造公平竞争、诚实守信、高效有序的政府采购营商环境。
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方面,杭州市财政局优化资格条件审查和数字化建设。一是实行“承诺+信用管理”准入管理机制,供应商参与政府采购无需再提供相关财务状况、缴纳税收和社保资金等证明材料;二是清除招投标和政府采购领域对外地企业设置的隐性门槛和壁垒;三是上线电子交易平台,并于2020年2月起全面实现了电子化。
在缓解供应商资金压力方面,杭州市财政局提升资金支付效率和供应商融资便利性。一是创设“政府采购支付预警平台”,破解了长期困扰供应商的“回款难”顽疾;二是强化政府采购融资服务,杭州市近年来不断发展“政采贷”,帮助中小企业信用融资。
在规范采购“前后端”管理方面,一是实现采购需求数智管理,杭州市开发建设了政府采购需求管理系统,实现“制度+系统”双管控。二是加强履约验收管理,在政采平台上线履约验收管理模块,实现全流程闭环管理;三是开展省市区三级行政裁决试点,省市区三级财政部门共同建立专门机构,集中处理投诉案件。
在建立政府采购配套标准体系方面,一是健全代理机构与供应商信用评价机制,在代理机构选择、供应商预付款比例、履约保证金比例等方面充分参考运用相关信用信息;二是积极推进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试点工作,杭州市作为该项工作试点城市之一,逐步完善《绿色建材采购需求标准》等技术标准体系。
河南省汝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国朝:
汝州市近年来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市场主体满意度不断增强。汝州市围绕政府采购助力稳经济促发展,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
首先,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营造便捷高效的市场环境。一是做好采购信息公开,保障企业知情权,建立健全政府采购招标文件重点事项审查机制,防止出现倾向性、歧视性条款,并要求采购人必须提前一个月公开采购意向;二是督导减负政策落地,企业可在线免费获取全部采购文件,实施政府采购预付款制度,力推政府采购预付款保函、履约保函,并进行督导检查;三是抓好银企对接,要求采购人将政府采购合同融资告知函嵌入采购文件中,明确告知供应商中标后可申请“政采贷”。
其次,以保障企业权益为前提,构建公平的法治环境。一是持续开展政府采购领域营商环境的专项整治,督查清理供应商预选库、资格库、名录库,全面清理整顿妨碍和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二是保障政府采购投标企业对中标结果的知情权,实行对未中标供应商的告知机制;三是公开质疑投诉受理部门的联系方式、公示投诉书模板,落实投诉受理一次性告知要求,处理决定及时送达并公告,建立投诉调解机制。
最后,着力优化采购流程,打造精简的政务服务环境。一是打造“互联网+政府采购”平台,实现政府采购“一网通办”;二是鼓励企业入驻政府采购平台,鼓励企业“上网触电”,扩大营销渠道;三是出台手续限时办理制度,把计划备案、结果公示、合同备案、合同支付四个环节分别压缩至1个工作日办结,打造手续最简、环节最少、效率最高的政府采购流程。
山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山西省省级政府采购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张润泽:
2022年,山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从体制机制改革、营商环境建设、清廉交易等多方面入手,提升政府采购工作质效。
2022年中心研究制定了中期规划《三年提升行动方案》,启动8方面64项重点改革任务;提出了完善中心职能和调整内设机构职责的19项修订建议,推动交易与采购有机融合;建立了全员强基机制、省市协同发展机制等十大工作机制,推动机制重塑;全面优化制度体系,出台了“总纲性”制度——《山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业务运行管理暂行办法》,修订制度78项,以制度建设规范从业行为。
针对营商环境优化,中心去年率先推行“承诺+信用”制度,提升供应商参与政采活动的便利程度,降低交易成本。同时,中心秉承“第一时间+顶格兑现”原则,推动惠企纾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政策落地见效,市场交易主体库注册实现“一地注册、全省通用”,有效注册率同比提高51%。此外,中心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此外,通过免收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投标保证金等举措,为市场主体节省各类成本费用1000余万元。
清廉交易对市场主体公平公正参与政府采购活动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中心为有效防范各类风险,全面排查了廉政风险点和技术风险点。针对文件编制环节的廉政风险,成立了“采购文件评审委员会”,在逐级单人审核的基础上,增加集体研究会审环节。针对开评标环节的廉政风险,建成“项目评审主持人库”,开标前30分钟随机抽取项目主持A岗、B岗,有效屏蔽“熟人圈”“人情圈”“关系网”。同时,推行场外主持制度,主持人评审全程与专家不见面,通过音视频手段主持项目,有效阻断了主持人与专家的接触。中心通过全面推行“不见面”开标,有序推动政府采购项目远程异地评审活动常态化、规范化开展,并积极推进开评标场所音视频智能化改造工作,持续提升技防水平,实现技术层面从“功能拓展”向“智慧防范”的转变。
全国人大机关采购中心业务一处处长韩首军:
近年来,全国人大机关采购中心聚焦中小企业支持政策落地,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提高全国人大机关面向中小企业的政府采购市场份额,提升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便利度和积极性,有效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和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首先,厘清适宜中小企业的项目范围,预留足够份额。全国人大机关严格落实相关规定,为中小企业预留足够份额。此外,全国人大对于采购中一些有特殊要求或需求的项目,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对是否适宜面向中小企业采购进行市场调研,必要时邀请专家论证分析,大大激发了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的活力和热情。
其次,严格落实价格扣除,给予中小企业评审优惠。全国人大机关采购中心在原有扶持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对于未预留份额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的采购项目,以及预留份额项目中的非预留部分采购包,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将评审过程中的价格扣除比例由6%—10%提高至10%—20%,用扣除后的价格参与评审。
最后,降低中小企业准入门槛,减少供应商参与成本。全国人大机关采购中心在采购工作中严格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在供应商报名阶段,精简供应商所需提交的证明材料;在评审阶段,当供应商满足评审使用和存档要求时,让其尽量少地提供相应文件。同时,全面推行信用承诺制,加快推进政府采购“互联网+”建设,对服务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的项目,与采购人单位进行充分研讨论证,保障中小企业公平公正参与项目的权利。
海南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海南省政府采购中心)主任徐秀裕:
近年来,海南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海南省政府采购中心)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抓手,创新交易举措,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创造公平竞争营商环境。
第一,健全招标采购文件编制内控制度。海南省政府采购中心积极推进采购文件标准化建设,并严格执行《海南省政府采购负面清单》相关规定,防范招标文件出现排他性、限制性条款。同时,严格审核采购文件,保证文件质量,并充分听取专家意见,对400万元以上的项目随机抽取评审专家对采购文件进行论证。
第二,引入“放管服”改革经验,扫除隐性壁垒。海南省政府采购中心规范发布政府采购信息;积极探索针对投标人的“承诺+信用管理”制度,建立信用管理体系。此外,还利用数字化平台,降低采购过程中的人为干预。
第三,创新打造“机器管招投标”平台。海南省政府采购中心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新技术,建立“机器管招投标”系统,即“海南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及智慧监管一体化平台”,全面推行招投标的全流程电子化交易。
第四,以营商环境评价考核为突破口,以评促优。国家营商环境考核指标已将数字化平台的建设情况纳入考核,为此,海南省着力构建交易、监管、服务全流程电子化系统,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第五,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海南省政府采购中心定期开展培训,为采购人和代理机构培训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政府采购行为。
珠海奔图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林:
奔图作为一家民营企业,一直致力于推动我国打印产业的崛起。过去几年,受疫情影响,我国打印行业受到了一定的波及,但得益于国家不断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为奔图乃至整个打印产业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
我国打印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通过国家政策扶持以及用户的大力支持,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然而,无论是打印产业的全面发展,还是国家生态体系的成熟应用,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仍然需要政策给予倾向性的引导,对拥有打印机整机与核心关键零部件研发能力以及未来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国家应给予更多支持,让打印机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协同进步,推动我国打印产业做大做强。
这些年,奔图在打印机研发生产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2007年,奔图开始研发打印机,2010年第一台自主研发的奔图打印机上市。凭借十多年的创新研发和技术积累,奔图构建了“关键零部件—打印机—打印管理服务”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布局,打印设备涵盖A4到A3,黑白到彩色,单功能到多功能,硬件到方案全产品线。同时,奔图还积极配合业内厂商,顺利完成了国产生态的适配工作。未来,奔图会继续坚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通过技术创新开发差异化产品,为政府及行业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当前,我国打印产业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而保护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是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也是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有力支撑,因此,奔图希望国家能加大对打印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通过市场引导进一步加大核心技术投入,推动我国打印产业稳步发展。
永辉彩食鲜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翁海辉:
永辉彩食鲜近3年来有一万多家客户是全国各地的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在如何优化政采营商环境方面,我谈三点体会。
首先是自我驱动,加强企业自身能力建设。一是供应链建设能力,永辉彩食鲜整合了全国甚至全球的供应链资源,现长期稳定保持3万种以上的商品池;二是食品安全体系搭建能力,永辉彩食鲜采用“24小时轮班检测”机制,每年完成近百万批次的检测,保证商品从源头到客户实现“可持续性安全”;三是优化运营效率,彩食鲜3年来通过系统化和数字化的方式,驱动运营效率的提升。
其次是通过实际业务,推动整个行业的运营效率提升。食材配送行业中,最大的群体是商贸公司,而这些商贸公司绝大多数是中小微企业,永辉彩食鲜近年来不断总结行业经验,推动行业数字化变革,带动全行业发展。
最后是满足客户实际需求,永辉彩食鲜把客户实际需求放在首要位置,坚持采购审计合规要求,为客户的预算管理输出方案。此外,还想提个建议,对供应商来说,营商环境最重要的改善是加快回款,希望采购单位能加快对供应商的回款。
史泰博(上海)有限公司行业总监缪微微:
史泰博作为一家B2B电商,近年来不断与工业、智能信息化建设等各个领域进行融合,发展出了诸多业态。同时,政府采购的需求种类也有很大的发展和变化,不仅仅局限在办公用品上,还拓展到了员工福利、扶贫、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等方面。
政府采购对电商平台产品的丰富性、电子支付的安全性和物流系统的快捷性和售后服务的保障等各个方面均有非常高的要求,电商企业只有不断协助和提升政府采购电商化标准,建立规范的采购流程,在品质、效率、价格等方面一起抓,才能建立科学的电商平台管控体系,让消费者在购物全程均享阳光、透明、便捷的购物体验。
此外,电商平台作为服务政府采购的重要一环,其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公开。史泰博一直致力于将原来在线下渠道的服务优势转化到线上来,规范统一编码,杜绝渠道控制,保证用户单位的采购价格可比、可控。
史泰博将逐步突破做到“平台”化布局,从产品、技术和公开三个方面不断精进,做好“最后一公里”业务落地服务,助力互联网营商环境优化。
彼图科技(青岛)有限公司CEO刘攀:
彼图科技作为一家在产业场景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客户提供全链条数字化解决方案的数字化服务商,在人工智能赋能政府采购方面有自己的优势,也有一些体会。
政府采购领域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来解决。当前,政府采购最常见的方式就是招投标,包括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等程序,其中,评标是招投标工作中的核心环节和关键要务。在政府采购的评标环节中,有些问题仍旧为人诟病。如:信息共享、利用程度低,评标阶段未能全面共享供应商信用和产品质量等信息,基础信息的归集和利用程度不高;评标耗时长,过程繁琐,比如:某地的绿化项目,5个标段投标单位多达3000多家,11个评标专家花费4天时间才完成资格审查;评分过程主观性强,缺乏科学依据,每个评标专家的历史经验、打分习惯以及主观感受不同,导致评定结论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出现偏差。
针对以上问题,彼图科技的人工智能评标系统能够实现自动、智能辅助评标,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建立基础数据库,收集供应商资质能力核实、绩效评价、不良行为以及全寿命周期质量问题等信息,为评标阶段提供充足的第三方保障。
作为当今时代的前沿技术,人工智能的应用将促进新一代政府采购智能化体系的建立,进一步提高政府采购的科学化、智能化,希望政府各部门积极推进“人工智能+”的数字化采购。下一步,彼图科技也将持续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政府采购业务场景的深度结合,为数字化政府建设添砖加瓦。
北京优易惠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德泉:
北京优易惠技术有限公司长期深耕政府采购电子化领域,为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为采购人和供应商提供了更多便利。
在电子化平台建设方面,优易惠先后建设了中央政府采购网国e采系统、国家税务总局采购中心税智采平台、中国海关政府采购网一体化采购平台、国家网信办采购平台以及教育部直属高校等采购平台。同时也参与建设了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国铁物资采购平台、国家电网电商平台以及金砖银行五国采购平台。长期以来,优易惠为众多重要机构提供服务,并共同为营造优质的营商环境和提升采购业务的发展而努力。
在采购文件结构化方面,优易惠也取得重要成果。一是优易惠通过对海量的历史采购公告挖掘分析,整合资质数据、信用数据、中标历史数据,实现对供应商的业绩、历史中标报价和征信情况等的有效分析,采购人能够批量查信用、批量进行资格预审查;二是优易惠通过对采购需求标准结构化、投标文件结构化,有效实现了对采购历史的大数据挖掘,对埋藏在Word和PDF等格式文件中的采购结构化数据内容进行分析,为政府采购辅助决策和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支撑。
框架协议电子化、采购业务一体化将成为未来的采购趋势。为此,如何实现协议采购和单独项目采购的横向对比将成为更有意义的课题,而这离不开采购需求标准结构化、投标商品参数化、电子评审智能化等技术,我们将继续在这些领域里不断努力,以更优质的产品和更贴心的服务为政府采购事业做出贡献。
中企云链(北京)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副总裁(数字金融部总经理)白静:
中企云链近年来通过数字供应链金融服务,帮助政府、企业逐步完善数据应用场景,成为政府、企业重要的数字化转型手段之一。
近些年,中企云链在产业数字金融领域不断前行,先后推出了政采信、云数等多款全线上化的政府端、产业端数字金融产品,并与多地政府合作。这些数字金融产品基于中企云链“产业互联网+数字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开放、合作、共赢等特性,整合政府资源、产业链核心企业资源、金融资源、中小微企业资源,打破各链条边界,加速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痛点,助力地方政府优化营商环境。
中企云链在数字金融领域的探索旨在从全产业链角度进行资源整合和价值链优化,降低社会整体生产运营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中小企业的融资获得性,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中企云链的数字供应链金融服务也能为企业管理提供数字化抓手,帮助核心主体降低整体产业链条成本,稳定并赋能产业供应链,帮助企业将存量、持续积累的数据产生可量化价值。
未来,中企云链将会继续在数字金融领域深耕不辍,挖掘产业生态数据价值,扩大数字信用应用范围,为产业生态内的中小企业增信,破解普惠金融难题,助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展。
中国惠普有限公司打印机与耗材产品企业销售总经理刘学颖:
今年恰逢惠普在中国市场40年,40年中,惠普见证了中国的发展,见证了中国营商环境的变化。坚持“在中国,为中国”本土战略,早已成为中国制造业重要的一份子。如,惠普是第一批响应政府号召去西部的跨国企业,自2009年惠普在重庆设立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以来,至2020年,惠普已在当地生产了近3亿台设备;2017年惠普全球最大的打印机生产基地落户山东威海,借助区位优势,将产品销往全球60多个地区。自2000年以来,惠普打印机销量连续22年在中国市场位居第一,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去年第四季度,惠普打印机国内出货量创下了单季的历史新高,市场份额继续领跑行业。
多年来,惠普与中小企业紧密合作,推动生态企业发展。目前,惠普在全国有几万家中小企业的渠道,他们是惠普与客户建立连接的重要纽带,尤其是在政府采购项目中,惠普绝大部分业务是由中小企业合作伙伴完成。同时,惠普也用自身的成功经验和完善的培训认证,帮助中小企业合作伙伴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助力服务好最终客户。在中国40年中,惠普和遍布全国的中小企业合作伙伴互帮互助,合作共赢,建立了共融共生的命运共同体。
今后,惠普将秉持初心,遵循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指引,继续以高品质服务做最值得信赖的科技伙伴,回馈政府、企业和个人用户。
领先未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行业总监肖慧:
优化营商环境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就政府而言,政府促进政采市场公平竞争,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权利,对帮助供应商提升内在核心竞争力和外在服务能力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政府要在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方面加强管理,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采购程序,确保采购过程的公平、公正和透明,提高采购效率。
第二,政府应大力推进政府采购领域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支持企业开发和使用采购系统,改善采购流程,减少采购过程中的人工干预,降低采购成本。
第三,政府可以在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企业投入更多资金和劳动力,助推优化营商环境。
就企业而言,企业首先要做的就是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契机,抓好自身企业合规方面的工作。同时,企业应梳理自身在合规和安全生产方面的管理漏洞,打造过硬本领,提升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平台客户。
博思数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政府采购事业部总经理马亮:
近些年,博思数采紧跟财政部出台的政府采购相关政策,在政采领域提供技术支持、发挥积极作用。
在政府采购需求管理方面,自2021年财政部出台《政府采购需求管理办法》以来,各级财政管理部门和采购单位都把加强政府采购需求管理、实现政府采购项目绩效目标、强化采购人主体责任意识作为重要目标。博思数采则在采购监管、采购单位服务两个维度,为各级财政部门和采购单位提供技术支持,支持采购人快速落实要求,提升需求管理合规性及采购执行效率。
在政府采购框架协议方面,博思数采为落实财政部印发的《政府采购框架协议采购方式管理暂行办法》,开发了“框架协议采购全流程电子交易系统”产品,实现框架协议全流程业务管理在线操作,满足各类采购主体业务需求,横向覆盖开放式、封闭式两种业务类型,纵向打通征集入围、合同授予两个环节,实现框架协议采购、监管和服务一体化。
在促进远程异地评审方面,博思数采开发了“远程异地评审管理系统”,实现不见面开评标,帮助各地区更好地发挥专家资源和场地资源,共同促进政府采购公平交易,提高评标质量,落实了监管可视化、无死角的要求。目前博思数采已在内蒙古、福建等省实现了省内远程异地评审管理和跨省远程异地评审协同,全面应用音视频技术,采用评审场地点位异地共享管理模式,真正实现了异地专家和场地资源的高效共享共用。
2023-11-29 招标网发布了 《“三零”政府采购市场环境是怎样的?》的文章
2023-11-24 招标网发布了 《“政府采购百强”企业能享受加分吗?》的文章
2023-11-24 招标网发布了 《《政府采购法》最大补丁来了,25处新鲜解读》的文章
2023-11-24 招标网发布了 《广州立“新规”规范采购人代表评审行为》的文章
2023-11-16 招标网发布了 《全国精选:服务领域重大项目(11月最新)》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