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1日,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在昆明依据科技部《科学技术评价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科技成果评价的标准及程序,本着科学、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组织专家对云南大学、重庆大学完成的“高原山地人居空间适应性理论与关键技术”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 此次成果评价专家委员会由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总规划师苏涵,昆明理工大学院长、教授许佳,昆明理工大学教授赵志曼,云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正高级工程师黄文君,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副高级工程师康忠学,西南林业大学教授黄海泉,西南林业大学教授唐岱等专家组成。 经过专家评审,认为该项目资金主要来自于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对西南山地人居环境国家重大任务和关键科技难题,克服无国际、国内同类经验参照的困难,以区域协同发展思想为基础,以人居空间生态效能、乡村振兴、绿色低碳为主要目标指向,围绕高原山地人居空间关键的绿色生态人居理论、人居安全、历史遗产保护、声景互融、数字能源及建材适应性技术,创新性如下:创建了“高原山地绿色人居理论与生态适应性”规划、设计关键技术,建立高原山地人居环境多维要素适应性特征下的保护、建设理论基础,形成高原山地人居环境适应性评价体系,建构避灾空间体系空间格局划分关键技术、生态适应性规划设计关键技术,解决了高原山地生态与人居环境协调发展的适应性难题;创建了面向高原山地适应性历史遗产保护理论及声景互融技术,建立了高原山地传统村落文化基因谱系识别和“声-景互融”的高原山地乡村原生态文化传承保护规划框架,揭示了高原山地传统村落文化基因传承规律,解决了高原山地传统乡村人居环境传承-发展-振兴的矛盾问题;创建了高原山地数字能源系统及建材适应性技术,采用适应性数字孪生技术,建构高原山地人居环境数字化信息技术、数字化高效清洁综合能源系统,实现了优化,建立热力-经济-环保性能全工况的系统评价体系;开发了高原山地高适配度的低碳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利用高原山地当地材料特性制备具有复合功能的低碳建筑材料,解决了数字化参照下,高原山地能源系统和建材适应性更为科学的问题。项目获国家自科基金8项,出版学术专著6部,发表SCI/EI论文43篇、国内核心期刊等成果论文41篇;项目成果应用于同乐村等山地人居空间保护与建设工程项目100余项;教育部产学合作项目8项,完成实用新型专利4项,授权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1项,地方标准及导则2项;培养西南山地规划建设的博、硕人才180余名,2019年云南省千人计划青年人才专项1人,2022年云南省兴滇英才计划-青年人才1人,中文核心杂志编委2人。项目研究支撑了云南省山地高原人居环境保护建设和乡村振兴工作,相关经验得到中共云南省委、各地方政府充分肯定,产生显著的科技价值、社会贡献和经济效益。该项目在高原山地人居空间适应性理论研究成果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项目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空白。经专家组全面审核,与会专家一致同意,“高原山地人居空间适应性理论与关键技术”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