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创业潮的兴起已经势成,此次创业大潮中,不免有些不好的现象风气产生,这些现象,对于专业创投领域而言,是虚火;对于准备涉足创业的人而言,是误导;对于外界看客来说,也算得上是混淆视听。
我把这些现象归结为创业热潮里的3个误区,如能对号入座,欢迎反思问题:
一时间,创业似乎成了一种流行——
①成了职业发展的必选项
BAT辞职、大学毕业、职业迷茫……在考虑人生发展规划时,受大潮影响,创业成了必然会首先被考虑到的选项,似乎真到了“不谈创业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的境地”。
②成了值得炫耀的选择
不管做什么,或者做得怎么样,“创业者”这个标签听起来很酷,内涵丰富,且似乎自带光环,在社交领域显得无比通达——甚至炫耀创业之苦逼也可成为很时尚的事情。
即往往隐藏了创业的真实体验,而是将其中标签化的、成功的、酷炫的,及“金字塔尖”的一面,放大呈现出来。这里面,既包括个别创业者的营销和投机驱动,有些媒体在造神方面的误导作用更不可忽视。
①PPT创业现象
马佳佳是这方面的代名词,而这也似乎代表了一个群体。给人造成的一个错觉的就是,凭借一个足够耸人听闻,及对常识性观念起到破坏性的理论体系,就可轻易拿来投资,然后大开干,同时获得光环。
②90后的天下,95后的逆袭
余佳文尽管现在并没能继续获得主流创投及媒体领域的一致认可,但其代表的群体,及生长的土壤依然活跃——凡带有该标签的项目和人,都更容易获得眼球,及投资者带有“尽管看不懂但不能错过心理的尝试性”投资。
理论上讲,对90后的重视,利于创业者更好地抓住消费升级需求,但这并不意味着对这个群体,及基于该群体创业项目的迷信是得体的。
③一个段子就可炒火一家新公司
这是新媒体传播,及几个侥幸案例带来的实际效应,但被浪漫主义情怀激励的创业者们,更愿意相信神话会降临到自己身上。
造星在每个高关注度领域都会发生,但这两年在创业领域的表现有点过火。
①媒体各种创业类节目、评选、路演
搭好台后,诞生了一批以参与各种竞赛为日常生活的创业者——除了佩服他们口才好之外,很好奇动辄半年几个月的路演周期,他们如何分配时间招聘团队、做好产品、发展和维护好客户。
②个别创业者的营销或投机需求
有种不可回避的现象是,很多创业项目半死不活,但创业者本身却成了人生导师、论坛嘉宾和青年领袖。这种创业者,或者本身的创业动机不纯,或者对团队极其不负责任。
③个别投资人为了炒作项目或机构知名度的有意参与
投资潮中浮躁的另一群体是投资机构。因为机构众多,彼此区分不明显,知名度及给创业者的印象就显得十分重要。为此,很多投资机构也启动了公关传播规划。其中,对有传播性项目的炒作就是手段之一。比如,在马佳佳的成名路线中,投资人和投资机构闪现的身影就功不可没。
创业本身,是个需要全身心投入、变数不断痛苦不堪,但九死一生的过程,完全不浪漫,更没有时尚色彩。
真正的创业者群体,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力、排除万难的决心、忍受孤独的能力、长期积累的扎实的专业知识,及保障有力的团队协作,完全没有时间和欲望个人秀——尽管不恰当的公关推广心理和方式存在,但真正的创业者并不会以个人投机为追求,项目和产品的成功才是其终极目的。
本文系创业观察家投稿思达派(Startup-Partner.com),转载请注明链接及出处。